海南海口

海口:琼山区“王氏宗祠”

2019-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2018栏杆拍遍

         海口“王氏宗祠”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文庄路东口路北。在文庄路与琼州大道交汇处的行人过街天桥上,即可看到祠堂的侧面。祠堂占地面积不大,且仅为一明两暗开间,故很不引人注目。但祠前的空地面积很大,祠门距文庄路约有50米距离,为日后扩建留有很大余地。

         王姓是中国四大姓氏之一,过去北方地区有“张王李赵遍地流”之说。据说、王姓发源于山西洪洞大槐树,我在山西太原、临汾都见过建筑颇为宏伟的王氏宗祠。但偌大的北京城中,虽然王姓人口众多,却没听说、也没见过有王氏宗祠。没想到,在遥远的海南倒建有王氏宗祠。所以,我在过街天桥上看到它后,便径直朝他走去。

        祠堂无人值守,但可以看到香炉内有很多香灰,说明来此祭祖朝拜的王氏后人还是很多的。

        下图、海口王氏宗祠全貌,匾额:王氏大宗祠。祠门两侧石柱上阴刻长联一副:

                    居仁辅政才兼文武勋名扬海内      正道为民惠及子孙盛德润南疆

下图、窗户上的彩画为“麒麟送子

下图、左侧窗户上的彩画为“八仙过海

下图、王氏宗祠内供奉的历代王氏祖先牌位      对联:中华百姓根同叶茂      王氏一脉源远流长

下图、王氏祖宗牌位近景

下图、这是供奉在祠内东侧的王氏祖先画像。

          左侧对联:庭前刻玉称人瑞      阶上看槐庆德长     据传南宋时高宗为先贤王居正题联

          右侧对联:中华百姓根同叶茂     王氏一脉源远流长     乙丑年春月 法章书

  下图、祠堂两侧墙壁上挂有18位王氏祖先画像。这是挂在东墙上的画像。但不知何人、根据什么史料绘制的。

        左:太原王宗敬公像,王宗敬是太子晋公子,仕周为司徒。其时诸侯称霸,王室日衰。宗敬知国事已不可为,遂上表致仕,避乱于晋阳。世人以为王者之后,乃称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是为太原王氏之姓祖,后人并尊太子晋为王氏“系姓始祖”。

        中:太原王翦公像,王翦是陕西频阳东乡人,系太子晋十八世孙,是秦代大将军,在秦王朝统一全国大业中立下不朽功勋。王翦子贲,为秦将军、通武侯。贲子离,西汉时封武城侯。离长子王元,秦代中议大夫,避秦乱迁山东琅琊,为琅琊王氏之始祖。

        右太原王霸公像,王霸字儒仲,是太子晋第二十八世孙,王离的九世孙。太原广武人。王离的长子王元为避秦乱迁琅琊,但王离次子威仍居晋阳,两汉时曾为扬州刺史,其子孙亦散居各地。其中王霸又重返故里,徙居太原。王霸生于东汉,屡聘不仕。霸生二子,长曰殷,东汉中山太守,食邑山西祁县,其后裔称王氏祁县分支。次子咸,随父居晋阳,其后裔称为晋阳分支。

下图:琅琊王览公像,王览(206-278),字玄通,是太子晋第三十一世孙,山东临沂人。历东汉、三国、晋三代,官魏清河太守,晋宗正卿,光禄大夫,封即邱子。

             中江左王導公像,王導(276-339)字茂弘,山东琅琊临沂人,东晋大臣。西晋末,为琅琊王司马睿献策移镇建康(今南京市),大兴元年(318年),司马瑞称帝(元帝),王導任丞相,历仕元、明、成三帝,领导南迁士族,联合江南士族,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

             右河汾王通公像,王通(584-617)字仲淹,河东龙门人(今山西万荣县),出生在世宦兼儒学家庭,是隋代著名儒学理论家、哲学家。曾任蜀?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后弃官回乡,著书立说及讲学,故后人称为隋唐时期儒学复兴的先驱。

下图: 太原王劭公像,字均懋,太子晋第四十八世孙,太原晋阳人,历北朝齐、周、隋三代,历官齐中书舍人、隋秘书监,史学家,撰《北齐记》、《隋书》八十卷。

             中:太原王维公像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画家,历官监察御史、尚书右丞,史称“王右丞”。

            右:开闽王审知公像王审知(862-925),字信通、祥卿,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太子晋五十四世孙。历官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后梁中书令、封闽王,为开闽支始祖,世称“王氏闽台祖”。

下图、以下9张是挂在祠堂西墙上的王氏祖先画像。

        左东莞王泰公像 王泰、字护轩,係太子晋六十五世,开闽王王审知十七世孙,原籍福建兴化府莆田县龙井乡人。生于北宋哲宗末年(公元1100年)。 官拜八品承事郎。因宦游广东,落居东莞厚街村,成为太原王氏东莞支祖。

        中琼州王居正(悦公)像王居正:(1086-1151),字习之,一字刚中,扬州人。历官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史馆修撰、权直学士院、兵部侍郎,文学家。因力主抗金,被当权的投降派秦桧排挤迫害迁琼,为琼州支祖。

        右三槐王祜公像王祜:(923-986)字景叔,五代宋初期人。籍贯是大名莘县,历官宋监察御史,知河中,开封、兵部侍郎,为三槐始祖,追封??公。

下图、沙塘王翰公像 王翰:字子羽,山西晋阳(今太原)人。景云间进士,官仙州别驾,任侠使酒,恃才不羁,以行狂妄,贬道州司马。(著名诗人,其14首诗载入《全唐诗》)。

           中潮州王坦公像 王坦:是开闽王王审知的四世孙,初居福建泉州开元寺巷,后由泉州徙居广东潮州,是为“王氏潮州祖”。其后代散布于潮安、普宁、潮阳一带。明清时期,潮州王氏漂流出海,在南洋的开发中名扬中外。

           右:赣湘王该公像 王该,字元仁,其先为太原人,其父吉公唐僖宗时为侍御史,后迁吉州刺史。时逢唐末,战乱频仍,该公为避战乱,由太原迁至四川,又由四川迁到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子孙繁衍,成为太原王氏赣湘支祖。

下图、左:闽台王世杰公像       珩坑王宣公像         太原王琼公像 王琼(1459-1532)字德华,号青溪,太原县(今太原市南)青溪镇人。二十六岁登进士。历官户部尚书,少师、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兼都御使、总督陕西三边事务、太子太保,是明代重臣之一。

下图、海口王氏宗祠外景

                                                  关于“王”姓

        王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11月1日零时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为十三亿七千万(1370536875)人。李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530万人,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94%。王姓中国第二大姓,约8890万人,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41%。

        王姓通常被称为“三划王”“三横王”。在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江苏等省,王姓均为第一大姓。古时的太原郡、琅琊郡、京兆郡是王姓重要的发源地,王姓历史悠久,名人众多,如书法家王羲之,改革家王安石,思想家王阳明等。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中国十大姓氏中,排名第三的是张姓,其次为刘、陈、杨、赵、黄、周、吴姓。前十名的人口总数约5.5亿。

        全文完 

原题   (原创)海口“王氏宗祠”     2013-10-26 09:00    发表

2018.12.31      阅读(1688)| 评论(30)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