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心身健康的好人
田学文
今天去妇联干部做心理团辅,讲到了情绪对人的影响,聊到了这句话:“好人没长命,祸害活千年”。细想想,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而且有一定的心理学依据。
必须声明:“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这句话有道理,但不绝对。好人长命、祸害早亡的例子比比皆是:
马识途(1915—),作家。至今108岁,被誉为“最长寿作家”;杨振宁(1922—),已满100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秦怡(1922—),已满100岁,演员;邵逸夫(1907-2014),107岁,慈善家;周有光(1906-2017),111岁,语言学家;巴金(1904-2005),101岁,作家;宋美龄(1897-2003),106岁,知名人士;杨绛(1911-2016),105岁,作家;苏步青(1902-2003),101岁,数学家;张震(1914-2015),101岁,开国上将;萧克(1907-2008),101岁,开国上将;张学良(1901-2001),100岁,爱国将领……坏人有希特勒、东条英机、汪精卫等遭报应夭亡等等。
但我们还是觉得“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
究其原因,首先是我们的相对心理预期原因。好人活得年龄再长,我们也嫌不够长,希望他们永远活着;而坏人活在这个世界的每一天,我们都会觉得多余。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那些戎马一生的将帅,历经苦难凶险,也验证了他们的身体素质极好。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情绪对人的影响了。那些历经苦难的人能长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好心态或是能够及时调整情绪。
坏情绪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积郁成疾”就是这个意思。
好人太无私!好人遇事爱“纠结”,也就是更容易出现“心理冲突”:某件事做了,会不会对其他人有影响?某件事如果做不好,好人会“内疚”,会“自责”,会“难以释怀”……时间久了,难免会“积郁成疾”……
而坏人由于以“自我中心”,丝毫不会考虑别人感受,只顾自己利益,我行我素,不会像好人那样面临许许多多的左右为难、前怕狼后怕虎、无所适从的心态。坏人活得比较“本我”,比如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曹操明明知道错杀无辜的时候,依然有充足的理由为自己杀人开脱;还有诸如“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处世方法和原则,这种人极端自私自利,自己开心高兴就好,甚至为所欲为,很少也很难出现“自责”“愧疚”“纠结”和“心理冲突”等等,他们更不会像好人那样“受到良心的谴责”。
尽管心理冲突是正常的,我们每个善良人都会遇到,但过多的和持久的心理冲突是不利于一个人的心身健康的。
另外,好人因过于善良且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正因为善良和正直,很多事过于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在乎他人的感受,宁可自己受委屈也不愿迁怒或向他人发泄,因而活得非常“压抑”;甚至把自己的面子、名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遇到困难、烦恼也只会藏在心里,不会轻易发泄出来。
而坏人则不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他们为人处世的信条,凡事都是“外归因”,即把一切原因都归因于外人和外界,而从来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内归因),因而也就不会出现什么自责、愧疚等不良情绪。
而恰恰是这些不良情绪,是非常不利于一个人的心身健康的!百病从心生。著名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过这样一句话:“我非常相信一句话: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我这样说,只是想提醒那些“好人”,有情绪是正常的,但应学会调节情绪,及时把忧郁、焦虑、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就像扔铅球一样,扔得远远的,不要让自己成为情绪的奴隶,争取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