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探密狮子林
之所以对狮子林情有独钟,源自学生时代学习的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一文的“启蒙”。
与拙政园的舒朗宏阔相比,狮子林是紧凑“局促”的。尽管占据的空间不大,即使一花一草、一山一石、一台一阁不放过,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但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置身其中,在假山池沼间穿行,能够真切感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韵。
因受疫情的影响,进入狮子林不像原来那样顺畅自如,而要经过繁琐的手续。骄阳的炙烤,汗流浃背的等待,多少消解了那份息心赏景的雅兴。当真正走进园中,葱茏的草木、随处可见的亭台轩榭,加上姿态各异的假山池沼,还是让人产生“人在画中游”之感。
如果要给整幅画寻找一条中轴线,或主体的话,那么相较于其他精致风物,“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荷塘当是最突出耀眼的。之所以如此说,源于其他景物的布局都是围绕荷塘铺开。澄澈的水,掩映着层层叠叠的荷叶,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鱼儿在其间自由自在地穿行。在它们的世界里,除了水中被游人洒落的食物可以吸引它们偶尔与游人相嬉戏,大多数的时间呈现的是乐府《江南》诗中描绘的景致:“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至于周围的喧嚣,丝毫没有影响它们自由嬉戏的兴致。对观赏者而言,看到它们看似漫无目的的游来游去,可能有太多的不解,但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
从荷塘的世界脱身,与鱼儿告别,沿着曲曲折折的小径在四周穿行。虽然有形态各异的亭台,但是因为有姿态迥异的假山的堆叠,就不可能如入无人之境般阔步前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狮子林中的“山”而言,因为其“假”,自然就没有神仙驾临。但是,设计师在不经意处匠心独运的“安放”,让一块块冰冷的石头带有了灵性。叶圣陶先生说:“人站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看到林中之景,没有任何的阻隔之感。”初读这些文字,还以为先生是以文学的笔法展开丰富想象的即兴之辞。当真正身处其中,站在任何一个角落环顾四周时,才感受到先生并非随便的说说,而是真实的境况写照。山原本是实的,可是狮子林中的“山”是镂空的,稍加小心,就可以自在随性地在“山腹”中行走。一段“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探秘,看似绝境处,但一米光线的射入,提醒你只要不放弃,就能够欣赏“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景,此情此景,不由得不让人联想到靖节先生的“初极狭,才通人”的妙语。
一个地方,有山有水,既有“巍峨”坚毅之感,又有空灵温润之美。不过,山水是自然的生命形态,如果仅仅是山水相依,似乎就少了些许的灵气。正是如此,设计师在不同的角落,因地制宜,修建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的亭台。站在亭台之中放眼四周,不同的角度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风物。至于散落在山石台阁间的花草树木,虽然不是奇花异草,但经过精心修剪呈现出姿态各异的形态,让它们外溢出别样的意蕴,“长虹卧波”、“虬龙探景”,原本普普通通的树木,在设计师“化腐朽为神奇”的精湛艺术造诣的浸染中,外显出厚重与灵动之美。而亭阁间随处可见镂空的屏风,营造隔而不隔的艺术情境。通过大小不一的屏风,从不同的方寸间欣赏风物,虚与实、大与小、高与矮借助屏风而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在蜿蜒的长廊间漫步,大量形形色色的游人,口音不同,肤色各异,但没有了昔日的匆忙,而是漫不经心地在自己喜欢的风物中尽情享受。
当然,一个地方底蕴是否厚重,除了借助造化鬼斧神工的伟力,更离不开文人墨客在其间的呼吸。走进大小不等、高矮不一的殿堂,除了雕梁画柱的艺术痕迹,更有迁客骚人留下的墨宝。一幅幅对联、一帧帧画作、一首首理趣相谐的小诗,再配上古香古色的家居,把这些按照一定的密码编织在一起,宛然构成了一个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少长咸集,群贤毕至”,“流觞曲水”,别有洞天。
因为围墙的包围,狮子林是一个封闭而独立的世界。但是,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狮子林不可能“独善其身”。在树木掩映、山石相拥的林中漫步,远离了尘世车水马龙的聒噪。虽然游人如织,但没有了行色匆匆。山石与建筑的古朴是园林悠久历史的写照,而各种现代元素的移入,向人们昭示着这里不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置身园林中,清空内心的所有,把自己完完全全地安放其间,贪婪地欣赏,忘情地吮吸,即使“不带走半根草”,但一行行足迹的留存,见证了生命的律动。(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陈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