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武汉风和日丽,碧空如洗,久违的阳光淋浴万物,人自由的在阳光里徜徉,欢快肆意!
今天还在看《人是自己吃出来的结果》这本书,虽然我搞健身这块也好多年了,自知也有一定的饮食经验,但看到书中的一些营养观点,还是给以前固有的思维,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原来满瓶水是不晃的,像我这种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才是半瓶子到处晃荡。还好为人师,想想可笑,还好,有则改之!
中国人的饮食观念里,碳水化合物吃的太多了。
就拿武汉来说,每天过早都是清一色的热干面等各种粉面,炸面窝、炸丸子、炸糯米、三鲜豆皮、油条等。
从营养学来说,虽然早餐吃的种类吃的很多,但这些东西全是精致米面做成的碳水化合物,属于高升塘的食物,身体马上会把这些吃进去的碳水转化成葡萄糖,在血液里到处游走,随时准备着能量输出。
而现代人的生活活动和旧社会有很大区别。
旧社会属于农业社会,没有机械参与人类的生产活动,人作为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下地干农活,去能量输出的。而旧社会也没有这么多交通工作,人们出行往往靠两条腿或者蹬自行车。
老一辈人虽然早上摄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但是会把这些食物转化的能量,马上输出做功,而现在人呢?出门开车坐地铁,工作内容就是一屁股坐在软绵绵的椅子上,几小时都舍不得挪位置!
这样早餐吃的大量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能量,因为没有活可以干,不需要对外出去能量,只好慢慢的囤积在腹部上,长久以往,变成一层又一层的“呼啦圈”。
除了造成肥胖的问题,还有一点就是饮食搭配不均衡。
光吃碳水化合物了,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新陈代谢,数以万计的细胞在死亡,数以万计的新细胞又被重新制造出来顶替死亡细胞的工作,而身体细胞结构性构成的原材料就是蛋白质和脂肪!
如果每一餐中,只有碳水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和脂肪,必然这个人是肥胖的,而且是消瘦没有精神气,容易疲劳和生病。现在人特点用脑多体力少,而蛋白质和脂肪又是脑神经元的必须营养!
书中介绍,一顿营养均衡的早餐应是碳水化合物占30%左右,最好选择全麦或者糙米类,除了升糖指数低,饱腹感强,不易发胖。还有这类碳水化合物不像精致米面(被加工后,很多营养素都丢失了),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这些营养素对身体的新陈代谢都是非常关键的,比如皮肤问题,便秘问题等。
蛋白质和脂肪各占35%左右,要有肉蛋奶和植物油动物油,这些都是身体细胞、神经、脑、骨骼构成的重要原材料。
少吃碳水化合物,每餐做好营养均衡搭配,才能保证身体每天处于健康的一个状态,维持我们生命的运转。
这样的身体是精力旺盛的,健康的,少病的,长寿的!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