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

当代最伟大雕塑家被强拆,公共对实验艺术接受度到底如何?

2020-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雕塑者1983

1989年3月中旬,雅各布贾维茨联邦大楼广场前,威廉·戴蒙德振臂高呼:“这真是值得人民欢庆的一天,因为广场正确地交回给了人民。”

 就在昨晚,一群警察和工程人员来到纽约曼哈顿下城联邦广场。在起重机的轰鸣中,广场上的一件庞然大物被肢解,运往布鲁克林某处的一个仓库。

被拆除的是美国极简主义雕塑艺术家理查德·塞拉的《倾斜的弧度》。这个被艺术界人士一致认为20世纪的重要作品,最终败给了广场上的路人。

这件伟大的艺术作品,仅仅存在了不到10年。

1979年,美国联邦总务局委托雕塑家塞拉为联邦广场创作一件雕像。

1981年,《倾斜的弧》安装于联邦广场。作品安装之后,就有市民提出反对意见。

1985年,联邦总务局纽约地区主管威廉·戴蒙德组织听证会,就《倾斜的弧》是否应该迁移位置进行讨论。

1986~1989年,理查德·塞拉几次试图通过法律程序阻止《倾斜的弧》的拆除。

1989年,《倾斜的弧》被拆除。

或许很多人都不曾见过和了解这件作品,这件以钢为材质的弧形雕塑,高12呎,宽120呎,像一幅墙般将广场一分为二。理查德·塞拉对此很满意,认为自己重塑了这个空间。然而广场上的人们却并不这么认为。

联邦广场的四周,商业楼众多,大家经常要穿梭广场去办公、吃饭,这座雕塑的建立显然要让他们绕很远的路。陈旧而粗糙的雕塑在他们眼中看起来也并不美观,交通的阻塞加上不愉快的视觉感受让人们的不满日益加重。

直到《倾斜的弧》被拆除,理查德·塞拉都没搞清公众到底要什么。《倾斜的弧》除去艺术价值外显然也有考虑到公众的利益,但公众的利益是什么?他们想要的又是什么?塞拉和策划方却并没有搞清楚,公众与艺术家所想与实际或许存在很大的差距。换而言之,如果艺术作品不是放在博物馆或美术馆,而是放在公共空间中,那么其适用的指导方针是不是也就不同?

纵观以往,公共艺术与政府财产、艺术家声誉产生矛盾的事情也并不是只此唯一,本是双方互惠互利的事情,最终却不欢而散。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公共性与艺术之间的矛盾到底是什么,或许在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有不一样的看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