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信念组成的眼罩

2024-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寶天天践

一旦我们形成一种观点——属于我们自己的、聪明睿智的看法——我们就很容易爱上它。医生们爱自己的诊断,政客们虔诚地遵从政党路线,科学家们故意无视矛盾的假说。我们的想法变成了我们自己。被表达过许多次之后,信念变得越来越牢不可破。自我与信念融为一体,无从分辨。

事实不会影响我们的信念,信念却会影响我们对事实的选择:接受哪些,又忽略哪些。我们认定事实与逻辑站在我们这边,而对手简直是睁眼瞎,怎么就是看不见真相——但我们没有意识到,在更多时候,双方眼里的我们其实是一样的。

当信念与自我融为一体,我们就会为了捍卫自我而拥护这个信念体系。任何想让我们改变想法的尝试,在我们的感觉上都像是威胁——无论这尝试是来自我们自己,还是来自别人(这更糟)。当有人说“我不喜欢你这个想法”,我们听到的是“我不喜欢你”。于是批评变成了语言暴力,简单的意见相左升级成生死存亡的大战。

有这样一则众所周知的寓言:一群盲人平生第一次遇到一头大象。每个人都通过触摸来了解这个奇怪的动物,而且每个人摸到的部位都不一样。一个人摸到的是象鼻,于是他说这个动物像条大蛇;另一个人摸到的是大象肚子,他认为这东西就像一堵墙;第三个人摸到的是大象尾巴,于是说它像条绳子。在寓言的一个版本中,不同的意见引起了怒气冲冲的争吵。几人互相指责别人说谎,最后大打出手。“那是条蛇啊,蠢货!”“瞎说,笨蛋,那明明是堵墙!”

故事的寓意很简单:感知塑造了现实。我们看见的并非事物的本然,我们看见的是我们自己。

虽然我们的体验可能是真实的、准确的,但它也是主观的、有局限的。它并不是全部的真相。我们没有看见房间里的大象。我们只感知到了它的一部分。

和别人交流时,我们的目标不是评判对方或批评对方(只在心里想、不说出来也算),也不是说服对方,或在争论中获胜。研究表明,我们越是努力地说服对方,就越发说服了自己,于是我们的信念就变得越发牢固。其实,交流的目标应当是带着好奇心去了解——努力地搞清楚对方看到的是“大象”的哪个部分,以及为什么他们看到的是这些;应当是“多跟我说说”,而不是“你是错的,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想要运用这个“以好奇心取代好胜心”的心态,有一个不大寻常的方法:下次当你不同意某人的观点时,什么都别说,先把对方的话复述一遍,直到对方认可为止。而对方也要做同样的事,即先复述你的观点,得到你的认可之后再做出回应。

这个规则打破了沟通中一个极为常见的现象:一心想着如何既聪明又漂亮地反驳对方,结果压根没听见对方在说什么。在下次的工作会议中或遇到争论时试试看。也请你记住作家村上春树的良言:“争论,获胜,相当于击碎了对方心目中的现实。现实碎裂是很痛苦的,所以请善良一点吧,即便你是对的。”

每当你发现一个新的视角,你就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世界本身并没有变,但你对它的感知变了。如果我被困在这里,只能摸到大象的耳朵,那么,要是我想了解象牙是什么样子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另一个人的力量。

这并不需要你改变自己的看法,你只需看到他人的观点。“受过教育的头脑的标志,”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这样说道,“就是能在不接受一个观点的情况下欣赏它。”

诀窍就是把你的身份与信念剥离开,这样你就可以清楚地看见你的信念,诚实地做出评估,并在必要时放弃它们。一旦你摘下由信念组成的眼罩,你就能更加清晰地看见世界——以及你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