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证研习社区块链大学每天写1000字

你以为比特币是石头缝蹦出的孙猴子?

2018-08-09  本文已影响81人  桑榆仁

简介:现代世界的创新越来越不是单点突破,而是时间之树和空间之网上结出的果实,像比特币和区块链这种级别的创新更是如此。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这个我们都知道,但是你知道比特币诞生前的历史吗?密码朋克运动又是怎么回事?往下看吧。

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当然,它背后的技术区块链也诞 生于2009年,这些我们都知道,比特币诞生后的很多故事我们也都耳熟能详。

所以,有一个叫中本聪的牛人,突然有一天发明了一个叫比特币的东西,引发了后来的区块链大变革。你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当然,这只是感觉。

我们只要想一想,就知道这不太可能,就算是天才,一个人也不可能创造出那么多东西。

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下子出现,就像一个孩子,也得经历10个月的孕育期,才能出生。那你想,比特币难道像孙猴子一样是从石头缝蹦出来的吗?

当然不可能。

1 密码朋克运动

比特币或者说区块链的出现,也必然要经历一个孕育期,这个孕育期多长呢?长达30年。

可以说,没有一个叫密码朋克的运动,就不会有后来的比特币和区块链。这个密码朋克运动是个什么运动呢?

这得说到上世界70年代。那时候密码学的成果主要来源于军事项目,对民间是绝对保密的。后来,在IBM的运作之下,美国政府就向民间释放了一些密码学的研究成果。

这就像一个火种,点燃了一帮人的热情。

这帮人是谁?密码学的爱好者,他们在美国政府释放的密码学基础上,不断地研究、探索,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密码朋克运动,最终指向一个成果——比特币的诞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里面有一天逻辑线条,那就是,他们不仅是密码学的爱好者,更是自由的捍卫者,他们的宗旨就是用密码学来保护个人的隐私。

保护个人隐私嘛,他们自己也是在践行,所以,很多密码朋克们的活动都很神秘,身份不为外界所知。

就像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2 无隐私则不自由

我们对密码朋克不甚了解,但是有个名字却很熟悉——黑客。

你是不是有个疑惑,这个密码朋克和黑客有啥关联呢?

他们有共同点——都是密码学和编程的高手;但他们的价值观和目的完全不同——黑客的目的是窥探隐私,密码朋克的目的是保护隐私。

“无隐私则不自由”,“强者要透明,弱者要隐私”,“匿名通讯和匿名电子货币是保护隐私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这是密码朋克们的核心主张。

简单列举下密码朋克们的一些成果:

20世纪80年代,蒂莫西.梅(Timothy May)提出不可追踪的电子货币——加密信用(Crpto Credits), 用于奖励保护公民隐私的黑客, 加密货币的最初设想由密码朋克们提出;

1982年,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 等人提出拜占庭将军问题(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研究如何让分布式的节点基于零信任基础达成共识,确保信息传递的一致性。这标志着分布式计算的可靠性问题研究进入实质性阶段;

1985年,Koblitz和Miller各自独立提出了著名的椭圆曲线加密(ECC)算法,由于此前发明的RSA算法不具实用性,ECC的提出使得非对称加密体系有了实用的可能;

1990年,大卫.乔姆(David Chaum)提出中心化的,基于密码学网络的支付系统Ecash;

3 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在密码朋克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年份非常重要,那就是1993年。

这一年,密码朋克Eric Hughs发表了一个文件,叫《密码朋克宣言》(A Cypherpunk’s Manifesto)。

这个宣言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We are defending our privacy with cryptography, with anonymous mailing forwarding systems, with digital signatures, and with electronic money.

翻译过来:我们要用密码学,匿名邮件系统,数字签名,以及电子货币,来保卫我们的隐私。

为什么这个宣言很重要?

可以说它是承前启后,它非常明确地指出,电子货币是沿着匿名邮件系统之后,保护个人隐私的必需。此后的努力,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1997年,亚当.拜克(Adam Back)发明哈希现金算法(Hash Cash)机制,当时主要用于反垃圾邮件,但他为解决“双重支付”难题提供了基础;

1998年,密码朋克戴伟(Dai Wei)提出了匿名的、分布式的电子加密货币系统——B-money;

2001年,NSA发布了SHA-系列算法,这成为比特币后来采用的哈希算法;

2004年,哈尔.芬尼(Hal Finney)基于哈希现金算法(Hash Cash),提出“可复用的工作量证明(Reusable Proofs of Work)”;

直到2008年11月。

2008年11月1日,赛托西.中本聪 (Satoshi Nakamoto) 在“密码学邮件组”发布帖子——我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电子货币系统,采用完全点对点的形式,而且无须受信第三方的介入。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4 区块链进行时

2009 年 1 月 3 日,中本聪发布开源的第一版比特币客户端,序号为 0 的比特币创世区块被挖 出,中本聪作为第一个旷工,得到 50 枚比特币。

50枚比特币,现在价值200多万人民币。

当然,比特币最初只在极小范围的极客圈子流行,他们关心的只是有没有一个不受政府控制的,去中心化的货币系统。

渐渐地,人们才发现,它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才是真正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东西。

此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而且我们也正在经历!区块链最终会带给我们什么?我们拭目以待吧。

-------------------------

我建了一个通证经济微信交流群,感兴趣的可以加入哦,微信qingqingzijin421445,暗号:通证

通证研习社,研习通证经济的基地,欢迎加入知识星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