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角色化归途上致命脱轨
不要在角色化归途上致命脱轨
——兼答本周“六分之一”作业
(释题:思虑再三,最后用了“归途”一词。想到过“旅途”、“旅程”、“道路”等词,因为每个人只要开始角色化,就是在寻找归途,所以作了这般选择。)
你是曾经的好孩子吗,你是曾经的好学生吗,你是现在的硕士生、博士生甚至名校博士生吗?好孩子、好学生、硕士乃至博士又意味着什么?
梁宁在“产品思维”课里说到:每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被父母亲人、老师同学或是领导同事赋予角色化预期。只要你对应了某种角色,你就得贴上相应的能力标签、职业标签、身份标签、地位标签或是财富标签。
一年多前,一个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大三女生,在舍友都去参加六级考试的当天,独自在宿舍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更多间或出现的大学生、研究生跳楼轻生的报道,尽管很快成为旧闻,留下的思考却让人挥之不去。到底是什么压垮了他们的精神和意志?不就是某种预设角色上的一个个标签么。大学生的角色标签至少是要能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研究生的标签就应该是多知多能。你的感受已经不重要了,唯一重要的就是对你的角色要求。某个人一旦被贴上某种角色化标签,再陷入不能承载又揭不掉的极端,致命脱轨很可能就是他的归途了。
问题不仅仅是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忽视了什么的,正如梁宁所言,教育是反人性的。特别是现行教育,就是在给每一个人贴不同的角色化标签。毕竟人不是物,标签物的性状可以固化,角色化的人却不可概而论之。
人人都应该学习,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角色化。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架构面前,给个体提供链接的端口已经变得越来越丰富了。因此,学习的目的应该不再是去简单贴一个固化的标签,而是要通过不断建构和评估自己,既在知识和技能上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又对自己在思维和认知上不断优化,不断尝试寻求对应的社会链接方式和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认同。
不要在一个充满多元链接的社会,还一味去寻求固化的角色认同,更要避免角色归途上的致命脱轨。
(本周问题: 生而为人,什么是我们最应该学习面对的? 背景:大概是2年前,一个四六级考试的日子,听闻一个大三的小姑娘,因为四级未过,在舍友们都去考六级的时候,在宿舍里自杀了。在现在看来,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是横在一个生命面前的大山,我不能感同身受她当时的情绪。惋惜了很久这一个生命的逝去,很心疼,却不知道该去做些什么。对于生命的意义开始思索。 听最近连着两起博士跳楼悲剧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是不是忽视了什么? 生而为人,什么是我们必须学习面对的?若人生真的是一场修行,那修行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请大家及时思考、记录,轻松完成每周“六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