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比喻

2020-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查理的小屋

        “我们的许多同志,在写文章的时候,十分爱好党八股,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也不讲究文法和修辞····有时废话连篇,有时又尽量简古,好像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

                                            ——《反对党八股》


最近在读毛选,深感伟人纵贯古今之渊博,目力之开阔,见识之深邃,真真印证了那一句——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意气奋发,挥斥方遒

而毛泽东的语言也是富有激情又接地气,在毛选中处处闪耀恰如其分的比喻,不仅形象贴切,而且一针见血,号召力强,将马列主义、敌我分析、革命战略思想、中国发展前途等用通俗生动准确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深入浅出,可见其功底。

英译版毛选

好作家都十分善用比喻,毛泽东也是如此,他在提振士气中说道——“······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革命高潮

对内外因的阐述生动而精辟——“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成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 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

在说如何调查比喻成解剖麻雀——“麻雀虽然很多, 不需要分析每个麻雀, 解剖一两个就够了”;

在战略上蔑视敌人说道——“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还有耳熟能详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糖衣炮弹”等等不胜枚举。

经典语录

毛泽东是如何提炼出这些比喻,做到表达兼具思想深度和传播广度呢?

除了他博览群书手不释卷,还在于他勤于思考慎于调查,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总结,还能放下身段和群众打成一片,洋为中用古为中用。

就如在《反对党八股》中毛泽东提到的三点:“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我们不是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是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们适用的东西·······第三,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

反对八股

我觉得,结合了这三点,做得最好的作家就是——钱钟书(之前写的文章——《围城》的魅力)。

钱钟书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也是一个比喻大师。《围城》读了五六遍,每次读都很畅快。

学贯中西的大师

据统计,《围城》里有比喻600多条,俯仰间都有精巧深刻的比喻桥段和高级幽默,令人在捧腹间还能留下思考,不愧为喻海明珠。

如:“大家称鲍小姐为‘真理’,因为她穿着大胆,而‘真理是赤裸裸的’,但是因为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因此大家就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如“······他全无志气,跑上甲板,看他们有说有笑不容许自己插口,把话压扁了都挤不进去,自觉没趣丢脸····”;

又如:“ 沈太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 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 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

再如钱钟书最经典深刻的比喻——将婚姻比作围城“ 被围困的城堡,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婚姻是围城?

许多没有经历过婚姻的人看了《围城》也会有很深的感受,正如当年的我。比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到的那样“——对我有意义的事物,基于我曾经的各种经验,你没有体验过,因此我不能充分而恰当地把这种意义传达给你。然而隐喻提供了部分的传达非共有经验的方法。”

生活处处是隐喻

好作家就是能通过恰当的比喻来把自己感受的非公有经验进行不同时空的传达,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共鸣。

试着在文章中运用比喻,因为这样“…能够让我们对我们的经验有一种新的理解,他们能让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日常活动,我们的知识和信仰有新的意义”。

因此,提高表达,善用比喻,让我们去阅读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去吸收国外经典作品,然后接地气地表达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