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随笔
今天早上气温骤降几个摄氏度,且下起了绵绵寒雨,颇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的感觉。
清晨将近六点,带着余温迎着寒风走出公司。骑上蓝色小电驴,直奔目的地菜市场,准备吃早餐。
这个点,市场上两间阳春肠粉店,一间包子铺,一间供应早餐以及快餐的门店,一间粥铺已经老早打开门做生意。
粥铺已经坐满了顾客,都是退休老人居多。这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
很多老人一般很早就出来,点了那份生滚粥坐下来。
不一会,老板或服务员就把滚烫冒着热泡的生滚粥端来了。
老人们吃着鲜美的生滚粥,一边吃,一边喝着玉冰烧,空闲下来时,点上一根烟。
三五知己围在一起,聊着各自的故事。当然,有时也免不了追忆一下年轻时候的往事。
他们的年龄至少在七十岁以上,脸上总会挂着和蔼可亲的微笑。
粥铺里面很少有啤酒出售,因为除了我喝啤酒,其他顾客都是和市面上出售的玉冰烧。
而且每张桌子摆满了没喝完的白酒,瓶子上留下主人的记号。
由于没有啤酒,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似的。于是,我就进了肠粉店,要了一份肠粉。
打了一杯免费供应的热豆浆,喝下去,感觉身子暖和了不少。
时间尚早,顾客不多,肠粉很快就做好了。
肠粉店老板是我以前的同事,递给我一根烟,叫我抽烟再吃。
很快就将肠粉吃完,如果是喝粥的话,前后估计要将近一个小时左右。
吃完早餐,回到宿舍,先把昨晚录播的中国文学简史第12课看完。
这节课讲到了百家诸子散文,孟子以及他的《孟子》。
这节课讲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主要讲了孟子的生平事迹。
孟子生不逢时,各个诸侯都不愿意采用他主张的仁政。
因此,孟子也得不到重要,但是诸侯们利用他的名气,招揽人才。
虽然孟子一生怀才不遇,但是他并没有气馁,最后致力于教育事业。
这也许就是他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道理吧。
孟子享年84岁,这在战国时代已经属于十分长寿的。这得益于孟子豁达的心胸,以及对理想不懈的追求。
虽然孟子的仁政没有得到采纳,但这并不是他的错,是时代的使然。
而且孟子他也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一点,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无疑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学习完了中国文学简史课,看了一会一本有意思的《魔鬼家书》。
再手写一篇《大学》的文章,不知不觉困意涌上来。
虽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不得不去洗洗睡,给疲惫的身体补充必须的能量。
下午五点钟醒来,先总结一下一月份目标的完成情况。
看书方面,看完《金蔷薇》、《不离》、《不离不弃》、《写作的零度》,《魔鬼家书》也接近了尾声。
看书的Flag我不担心不能完成,倒是一百篇短篇的Flag让人头疼。
一月份即将过去,才勉强写完了五篇。
感觉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是当初打个骨折,五十篇就刚好,不多不少。
不过,既然Flag已经立下了,就坚持写下去吧。
说不定,在今年的某一天,它就完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