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莫过于照亮对方
《绿皮书》是由彼得·法拉利执导,维果·莫特森、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剧情片。影片于2018年9月11日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2019年3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于2019年1月荣获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多项提名。
影片讲述了意裔美国人保镖托尼,他被聘用为世界上优秀的爵士钢琴家谢尔利开车。钢琴家将从纽约开始举办巡回演奏,俩人之间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的故事。
相比于众多影评者所津津乐道的种族歧视问题,我更愿意谈谈电影里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所发生的改变,因为它离我们的生活更近。就像培根曾说过的: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
故事采用双主角的方式进行,两个从肤色、背景、职业、环境到为人处世、性格三观都截然不同的人,因为偶然的因素开启了一段令双方都非常难忘的长途旅行,在这趟旅行中,他们彼此互相了解、改变和成长。影片节奏舒缓,镜头里都是非常生活化的画面,就是这些细节处的展现,将两个主人公的性格刻画的非常形象,也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体悟和充满感性的沉思。
一痞子式人物形象——白人托尼
托尼是个意大利裔美国人,全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身边围绕着一大群亲戚,时时搞个聚会,影片中相比较黑人博士的高冷,他身上更加具有烟火气。
1.圆滑世故的个性
托尼是一家酒吧的公关保镖,他精明能干,善于摆平各种麻烦,对于那些打架闹事的顾客,他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有时为了多挣点钱,也会耍点儿小聪明,比如趁机偷偷拿走富翁失落的钻石帽子,趁其暴跳如雷的时候再把帽子还回去,凭借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既捞到了客观的小费,又赚到了人情。影片的一开始,通过他收买通衣帽间女郎故意藏起客人的帽子这个细节,不难发现,他懂得如何不露声色地使用小伎俩来操纵别人,让自己和不同的阶层的人攀上关系,并且从中得利。
2.对家庭的责任和妻子的爱
托尼算是“宠妻狂魔”。他去参加大胃王比赛赢回奖金的第一件事儿不是去酒吧喝酒,而是拿回家全部交给妻子。踏上旅程前,他向妻子保证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向妻子写一封信,一路走一路写,错字连篇、语句不通的心里充满了他对妻子和孩子的爱意和想念。即使临近归家,他仍然在写最后一封信,自己亲自带回家。包括他在旅馆,拿出妻子的照片亲吻,那浓浓的爱意从一个中年男人身体的每个细胞里流露出来。
卡耐基夫人曾经说过:不要太注意家庭的外观及形式,最主要的,是要注重家庭里特有的,充满了爱、温暖与明朗的气氛。
3.戒备心强、懂得生存
旅途刚开始时托尼拒绝和谢尔利分享三明治;停车小便时返回取走的钱包;车上听到的只言片语误将俄语认作德语而对提琴手产生的防御;在警局用贿赂的方式救出谢尔利;对垃圾钢琴的不妥协;从橙鸟酒吧尽欢之后走出来,发现图谋不轨的家伙开枪警示;他在牢房里告诫看似有洁癖、需要红丝绒毯子的谢尔利不要碰那些床单。整个旅程中,托尼表面看似大大咧咧不讲卫生,实际上很多地方都表现出托尼对社会生存的了解,他更加独立、更能照顾好自己和他人。
4.不羁的外表下保持正确的是非观
托尼身上有很多恶习,就像一个混迹社会多年的痞子。他喜欢耍小聪明贪便宜,他顺着车窗丢垃圾、跪在地上和混混赌博、路边随地小便、偷拿石头,但是,他却保有一份他自己的是非观,在最一开始唱片公司只付给他一半的薪水时,他就表示既然已经答应好的,就一定会如约办到。旅途中,托尼遇见好友,但是却拒绝了他们提出的另找工作的提议,这些方面都表现出托尼重承诺,并且懂得辨别是非。
托尼的形象塑造的非常成功,相同的,谢尔利外在的自律优雅、内心的纠结冲突、边缘化的孤独无奈心理也刻画的非常到位。
二秀才式人物形象——谢尔利
1.身份高贵、举止优雅
与普通的黑人不同,谢尔利是跻身上流阶层的演奏家。独住在卡内基音乐厅的二楼,装修富丽堂皇的豪宅,雇佣仆人服侍自己,衣着华丽仿若一个国王,坚挺地脊梁高昂地头颅。随时随刻保持着优雅地举止和有教养的语言。托尼第一次见到谢尔利时大吃一惊,眼前这个黑人甚至比白人还要高贵。六十年代,美国正是种族歧视最尖锐的时候,黑人被视为下等人,只能下地干活或者到酒吧当侍者。
在与托尼同行的路上,托尼顺走路边摊的矿石,谢尔利言辞坚决地让托尼去付钱,面对经理只允许他去外面简陋的茅厕里上厕所,谢尔利宁可开车回旅馆解决,最后他微笑着与经理握手告别;服装店不肯卖给他衣服,他仍然保持得体地微笑表示感谢。面对周遭环境的敌视,与托尼随时发起的暴力反抗不同,谢尔利随时保持理智,用更文明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就像他自己说的:“只有保持了自尊,你才能赢!”
2孤独和纠结
在他们到达的第一站,钢琴演出前,主持人介绍了谢尔利博士,三岁开始公开演出,十八岁时举办了交响乐演奏会,过去一年内,谢尔利应邀在白宫演出了两次,同时他还拥有心理学、音乐学和仪式艺术学三重博士学位。这在当时黑人处处遭受着不公平待遇的社会背景下,谢尔利无疑更像是一个异类。
他的文化和修养也让谢尔利无法融入到黑人同胞中。在旅馆里提琴手们在和美女们搭讪喝酒,谢尔利一个人坐在二楼阳台喝着威士忌;有黑人邀请他一起玩游戏,却令他无所是从,在嘲讽中离开;他有一个许久不联系的兄弟,他不在钢琴上摆放威士忌……这一切都使得他与他的黑人同胞相去甚远。他所接受的白人教育中的彬彬有礼与高傲的自尊心,不允许他低俗与无礼。
从肯塔基州到达下一站的中途,车坏在了路上。谢尔利下车看到路对面农田里黑人奴工正在辛苦劳作,谢尔利与那帮黑人奴工彼此遥望,黑人奴工困惑不解的目光让谢尔利局促不安。同样的肤色,同样的种族,生活却是天差地别。谢尔利既无法融入白人社会,也无法走近黑人同胞,他孤独地站立在原地,穿着昂贵的西服,眼睛里流露出各种复杂而纠结的情绪。
3)矛盾和勇气
相比美国南方各个州对黑人的极度歧视,北方对谢尔利来说更适合。不仅受人追捧还可以拿到比南方这此演出高出三倍的收入。谢尔利放弃了收入更加丰厚的演出,选择深入南方。他希望借着这场演出,改变白人对黑人的看法,改变种族之间尖锐的矛盾。“改变人们的观念需要很大的勇气”,谢尔利决定承担这份勇气,并且付诸实际。“改变人们的心灵”也是这此巡演的目的。
同样,作为黑人的谢尔利无论多么成功,他终究无法跟白人平起平坐,大众对黑人的普遍歧视已经根深蒂固,同时在托尼播放爵士乐,谢尔利居然不认识同为黑人的音乐人;他也不肯吃黑人喜欢吃的炸鸡,他的社会身份和文化背景使得他也不受同胞的认可。他拥有白人和黑人双重身份,同时又被白人和黑人同时排斥到边缘化,谢尔利对身份的矛盾可想而知。
在密西西比州,两个人被抓进派出所,在托尼认为寻求上层朋友帮助是很有面子的事儿时,谢尔利却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两个人在车上争吵了起来。暴雨中,谢尔利郁积在心中的矛盾情绪终于彻底爆发:“我住在城堡里,没错,孤身一人,白人付钱让我演奏钢琴,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有文化,但只要走下舞台,我立马就变成一个他们不屑一顾的黑鬼。我独自忍受轻视,因为我不够黑也不够白,我无法融入黑人群体,白人也不会真正接纳我,我甚至不够男人,托尼,你来告诉我,我到底算是什么人!”
三性格迥异的二人,却成为了照亮彼此的光源
两个人无论是生活细节还是对待问题的原则上,都是完全对立的。谢尔利喜欢安静,托尼却是个大嘴巴,嘴巴只有在睡着的时候才能休息,谢尔利不喜欢烟味,托尼却是个老烟枪。刚一开始的旅程,就显得矛盾重重。但是,就是性格如此迥异的人却无形中受到对方的感染,最后做出改变。任何里程碑式的成功都不是简简单单一朝一夕的,正视每一个的努力,尊重每一个人的每一份尊严。这也是影片最终想要表达的。
改变从细微处逐渐展开,谢尔利在匹兹堡第一场演出,托尼被震撼到,演出当晚,托尼主动为谢尔利拉开车门,在踏上旅程的最开始,托尼甚至都不愿意为谢尔利拿行李。他在晚上给妻子的信中写道:谢尔利博士是个音乐天才。这是从最初为了钱不得已接下这份工作后慢慢改变对谢尔利改观的开始。
一路上,托尼按照妻子的要求经常写信回家,但没有什么文化的托尼只能写一些生活的琐碎,还经常语句不通,谢尔利帮助托尼润色信件,通过文字传达托尼对妻子和孩子的爱意。谢尔利却因为托尼聚众赌博而生气。“为什么要只针对我,大家都那样做了。”“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进场的权利,但你有。”两句话将托尼说的无地自容,一直唯利是图,只做些粗活的托尼居然被这样的看得起,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他对谢尔利的态度有了明显的缓和,他不惜使用暴力迫使音乐厅负责人换上合约里要求的施坦威钢琴。之后,谢尔利博士在酒吧被人殴打,托尼第一时间赶到,置自己安危于不顾,救出谢利博士。“从现在开始没有我你哪都不能去”,从漠不关心到不顾自己的安危,托尼渐渐被谢尔利正直和才华所折服。
同时发生改变的还有谢尔利,在帮托尼润色寄给妻子的信件时,谢尔利似乎也寻找到了一座与许久都不联系的兄弟沟通的桥梁;同时,在那个炸鸡和玉米糊就是黑鬼的代表的社会,谢尔利接受了托尼再次递到面前的炸鸡,托尼“教育”谢尔利吃饭时不够豪迈的话也为谢尔利的内心注入一道明亮的光线,“做什么事都要全力以赴,工作就要好好工作,笑就要尽情大笑,吃东西就要最后一餐那样去享受。”
密西西比那晚两人发生的争吵,是彼此之间最为激烈的争吵,一个是白人,却每天为了家辛苦奔波,一个是黑人,没有为了家庭的付出,却活得孤独。这此争吵,彼此都发现,每个人背负着自己的痛苦。真的就无法安慰了吗?隔着种族,隔着阶级,敞开心扉,彼此尊重原来能给为对方带来莫大的安慰和勇气。
最后一场,在伯明翰,酒店经理看上去彬彬有礼,其实骨子里非常歧视黑人,不仅不提供更衣间,更是拒绝谢尔利进餐厅用餐。“要么我进去用餐,要么我罢演。”在遭到谢尔利坚定地拒绝后,经理企图用钱打动托尼,好让托尼劝谢尔利同意这样的安排,就在托尼挥起拳头的时候,谢尔利却颤抖着声音对托尼说:“没关系,如果你想让我上台表演,我一定做!”托尼拉着谢尔利,潇洒地说道:“让我们离开这个鬼地方吧!”
谢尔利甘愿为了托尼忍受这份屈辱,托尼甘愿为了谢尔利放弃那另一半的报酬。早在两个月前,他们初次见面那次,或许两个人都没想过,他们会为了彼此忍耐、妥协。早在公元前九世纪,荷马就曾说过: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
托尼带着谢尔利来到一家黑人餐厅,黑人异样地看着托尼,托尼在这种目光中如坐针毡。谢尔利点了炸鸡套餐,不再翘起兰花指,大快朵颐。最后,谢尔利来到了餐厅破旧的钢琴前,将威士忌放在了钢琴上,那晚的演出,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那或许是谢尔利演出史上最完美的一次,那是为自己而奏,为友谊而奏,为同胞而奏。
结语:
幸运石
回程的路上,谢尔利知道托尼肯定没有将那颗矿石还回去,托尼顺手将矿石放在了车上,目的只有一个,在谢尔利一个人孤单地在空旷的豪宅里度过圣诞节时,给他一个能够与托尼一家共度节日的理由。
他们行走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中,一个彬彬有礼,克制理性,一个简单直接,率性而为。曾经他们都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处事方式是正确的,彼此互不妥协、互相争吵。一路上的种种遭遇,让他们之前的原则发生了改变,他们都在尽力成全对方的尊严。最后,谢尔利放心芥蒂,主动融入到黑人群体和托尼的家庭中,这不得不说是托尼带给他的改变,而托尼阻止家人称呼黑人为“黑鬼”,张开双臂迎接谢尔利的到来。这种改变才是真正让人动容的地方。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是照亮他人的一道光芒,是人性善良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