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好好说话,是成年人对儿童最大的文明

2018-02-26  本文已影响13人  白头可守

带宝宝在小区里玩耍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孩子的看护者们各种气急败坏,不准小孩做这个干那个,甚至因为小孩不听话而恼羞成怒,并说出“你再……就不要你了。”“你再不听话,就把你扔在这里。”这样恐吓小孩的话,有的还一边骂一边打,上演一出出鸡飞狗跳。

每天,带娃的我们都在说那么多的“不行”“不可以”“不对”,那么为啥娃们就是不愿意听我们说呢?

因为,我们并未将他们视作和我们平等的人。我们只是口头上在说,要尊重孩子,要平等对待。而实际上,我们不过是在试图用我们“大人”的力量,不过是仗着我们年纪、身高和力气比孩童大,用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语言,去野蛮的征服一个“弱小的人”。

在面对一个孩童时,成年人最大的文明,就是好好说话。所谓好好说话,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思维和行为,用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

很多人都说,家长首先是一个人,面对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也会有人的情绪,也需要发泄。这话说的没错,但也不全对。我们做家长的,总希望孩子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其中也包括对情绪的处理方式。而如果我们自己因为带孩子引发的情绪起伏而任性,那么又该如何给孩子做一个好的“言传身教”?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大声斥责,这是人们相互关系中修养很差的基本特征。凡是出现大声斥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用大声斥责教育出来的孩子,失去了感受别人最细腻的感情的能力,他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周围的美。他非常冷漠无情,毫无怜悯心,在他的行为中有时会出现往往是人身上最可怕的表现——残忍。”

对此最有力的证据,便是从小在家暴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成家后往往也是施暴方。因为他们没有感受过爱,不会用心去爱。蒙台梭利博士也说过,“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打是亲,骂是爱”,不过是家长一种粗暴的情绪发泄方式,这是最容易上手的方式,却不是一种教育手段。而孩子却无法了解家长情绪崩溃的真正原因,感受到的只有狰狞和恐怖。

但其实,你认为通过打骂能解决的问题,通过态度友好的教育也能解决。那就是,面对孩子,好好说话。用成年人社会的文明,来对待孩子。

那么,该怎么对孩子好好说话呢?

我们可以尝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其《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说,“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

面对孩子,我们之所以会打骂甚至歇斯底里,无非是因为他们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而我们的愿望是什么?有人会说,不过就是希望他们能听话,能按照我们的说法来做。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提线木偶”,难道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如果孩子习惯了家长的语言暴力,甚至打骂,那么,将来当他面对校园霸凌的时候,他不反抗,而是习以为常,不也就变成了正常现象了吗?这个时候,家长是否又会觉得自己孩子没有欺负回去吃亏了呢?又或者,我们希望他以后对别人的要求百依百顺,委屈自己来迎合别人吗?

不!

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做情感的奴隶,而做自己的主人。他真诚待人,而不是委曲求全。如果别人因为未被满足而有情绪,他可以认真倾听,但无需责备自己。

而他以后的样子,就从现在家长对他好好说话开始。好好说话不是耐着心思跟他说,你不行,你不可以,而是从对孩子无条件的尊重开始,从孩子的视角孩子的思维去考虑他行为的动机。

我们成人世界里,常常赞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那么,我们也可以将此作为对待孩子的方式。和他好好说话,从把他当作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来平等对待开始。

不会因为孩子听话而爱他,不会因为他取得了某个成绩而欣赏他,更不会因为他不听话就打就骂。爱他,就是理解他,尊重他,愿意听他说,愿意跟他好好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