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1000字

技能是立身之本吗?

2020-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子夜书案

​在现代社会,人有一项过硬的技能是其立足之本。

然而,等这项过硬的技能越来越精通时,掌握它的手艺人也很容易慢慢成了这项技能的牺牲品。

为何这样说?

君不见,大把的专业被时代抛弃后,曾经为拥有这项技能的而自豪的人,今天都在别人领域奔波劳累郁郁不得志?

君不见,大量的人新生事物涌现,沉守故里的人,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机会擦肩而过?

没有什么行业是永远繁荣的,也没有什么行业里的人是永远风光的。

想一想前些年,因为行业紧缩而失业的中兴员工们;想一想,近年来越来越萧条的衣、帽、鞋等轻工业小厂们。

行业的兴衰,有着其必然的规律,不要一直拘泥在它曾经的繁荣里。

什么都是在变的,不能一直抱着静态的眼光来看待运行中的事务。

一定要跟上节奏,感受它的脉搏,勇敢的尝试、运用新事物。

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许多人上完初中,就出去打工,或者跟着手艺师傅学手艺。

那时比较流行的职业大概有木匠、石匠、裁缝匠、剃头匠、篾匠、铁匠等,现在再回头看这些行业怎么样了?

铁匠、篾匠在近十年就式微渐渐消失了。

曾经的手艺人已经老去、逝去,曾经指望延续手艺的徒弟们早就改行,另谋生计。

木匠、石匠,因为中国这几十年能的大力发展基建工程,老技能有了新的用途,

一改之前以散户的形式,走街串巷去主顾家忙活计的模式,而是集齐在一个个工地。

他们改变原有技艺的输出方式,用多、快、好、省的工程化思维,集成化、模式化的建造一个个城市建筑。

裁缝匠们,运气好的,成立了一个个小作坊,为顾客定制衣物。

剩下的大多数都是纷纷寄身于工厂,栖息在流水线上,一针一线的做着重复枯燥的工作。

和职业往日带给他们的荣耀和成就相比较而言,现在只能算苟延残喘为了生计而已。

剃头匠在我们农村地区,是不受尊敬的职业。

他们手艺多数是家族传承,外人不愿也不屑于学,还记得老一辈人讲述剃头匠这一行,要遵守这样那样的规矩。

例如,不能上正席,不能享受车接车送,吃饭、享受的服务也都要低人一等。

那时候,农村人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认为务农种地是创作型的工作职业,而服务型的行业就是寄食性、下作的工作。

然而随着这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人们的记忆都慢慢的发生了变化,那种轻视服务行业的规矩好像是上古时候的陋习一样了。

人一直在时代的传送带上被裹挟着前进,要是身体已经处在是新时代、新世纪,思想还落在几十年前,那就不好了,很可能有一天就会吃大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