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职场菜鸟成长记

我们要不要揣测他人的动机?

2020-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蓝茶2575

保持好奇,继续期待,做自己的首席学习官,这里是易喜聊成长。

有事发生的地方就有是非,我们一方面特别爱揣测别人的动机,另一方面也特别爱凑热闹,听别人的揣测。

最近美元上升又有人提阴谋论了,说美国在通过回收对外投资,拉动美元提升来收割世界财富。之前中国的新冠疫情,也有人阴谋论说是病毒美国投放的。到底这是是不是阴谋论,咱们今天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那么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于揣测别人的动机?

1、煽动情绪,博得关注。

每个媒体生来就要成为热点,博得关注,而煽动情绪通常是博得关注的核武器,很多媒体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设计标题和文章内容,而比起铁证如山的事实,揣测事件背后的动机,可以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一点正好可以用来制造话题。

2、这样显得是知情者,且机智过人。

人们天生恐惧未知,一件事发生,知情人士少数,大多数人不明真相,刚好为事件本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而如果我能提供一些事件的线索,甚至揣测事件主人公的动机,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制造“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假象。逻辑是:我是内行,而且我机智过人,跟着我就能够洞察事件的真相。

3、他曾经赌对过并因此获益。

揣测动机就好比下注,也许他曾经真的赌对过,并且因此得到了别人的追捧或者得到了利益,再没有比这感觉更好了,既然赌对过,为什么不再来一次?

4、除了这样做,他不知道该怎样面对现在的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是,除了揣测别人的动机,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样落子。面对未知,他束手无策,就只好靠揣测动机让自己心安,至少这样显得事件是可控的。

5、小心试探,引蛇出洞。

这种情况下,这么做是先假设,再论证,让事件逐渐清晰。刑侦断案、打辩论赛,通常都是采用这种做法。不同的是,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让对手露出破绽,而不是放烟雾弹迷惑群众。这样操作的难点是不带入主观意见,尊重证据。

我们该不该揣测别人的动机?

马克·吐温说,对你造成伤害的不是你的无知,而是你的所知与事实不符。

每一件事的背后都有因果关系。有时候它有一个简单的主因,有时候它是由很多复杂的原因交织而成,即便当事人自己,也不一定知道到底是个啥情况。

他自己都不清楚,你操个什么心?

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不需要了解他人的动机是什么,该忙啥就忙啥。我注意到有一些习惯的APP里专门有一项习惯是“不刷抖音”、“不刷微博”、“不翻朋友圈”之类,挺有趣的,专注的活着挺好。

揣测动机也许有帮助,但会让事情更复杂。

如果实在放不下,有两个建议。

1、收集信息,关注事实,独立判断。

对于特别关注的事,不要先入为主的揣摩动机,有意识的不被别人的揣测迷惑牵引,我们尽可能的收集一手信息,用收集到的线索独立作出判断。

2、开发一套系统,让系统做判断。

桥水基金的掌门人瑞达里奥在他的《原则》一书里提到他是如何对抗人性的,他开发了一套系统,以此来对抗情绪,让系统做判断,即使聪明如他,也没有信心完全不被情绪控制。

我们当然没有办法做出一套万能的决策系统,帮助我们决定任何事,但我们可以拥有一套简易的决策系统,那就是原则。其实我们每天做的决定也都是基于原则,只不过有的人原则清晰笃定,有的人原则模糊易变。

最后,不揣测,是为自己好过。

提一个延伸思考,如果身边的朋友经常向你提及别人的动机,你会怎么做?

近期精彩文章:

“共享员工”来了,你猜猜他们都在担心什么?

什么是遗憾性怀旧?

一招缓解在家办公的焦虑:成长早课

适合疫情期间在家玩的思想游戏:给自己换个英雄皮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