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记录美好生活 作家集千万有趣灵魂

烘笼子(散文)

2019-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读秒

我给大家讲一件多数人闻所未闻的事,但它的确在早年间偏僻的农村出现过。

只因贫穷,才有了它那时的生存机会。

                                            一一题  记

搬家的时候,正读小学的儿子,从杂物堆里翻出了一个用竹子编的器物。器物的篾条已经发黄发红,灰尘和污垢让它陈旧得不成样子了。

可能当初丢弃它的主人,早已忘却了它的存在。要不是这次搬家,让它重见了天日,真不知它还要被尘封多久。

“这是什么个东东”?儿子问我。

我拿起一看,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迎面而来。“这是烘笼子”,我说。

心里五味杂陈。一种老朋友见面分外亲热的感觉,由然而生。

“能不能拿给我玩”?看到它希奇古怪的样子,儿子立即对它产生了兴趣。

这哪是用来玩的嘛,我的傻儿子哟,心里虽这样想,却没有说出口。不知怎么的,我突然有些可怜起儿子来。他们生活在幸福的今天,却因为经历的事情不多,而变得知之甚少了。

凡是识货的人,谁不知道,它就是我们小的那个时候的宝物呢?

“它是干吗的”?儿子继续着它的好奇。看着那上面油腻的污垢,儿子又从心里不免发出啧啧的嫌弃声,“脏死了”。

“它是取暖用的”!

接着我就给儿子讲了烘笼子与人相生相伴的故事。“它的过去很辉煌,我们都喜欢它”。

听得儿子津津有味。

老家在盆地之侧。它的冬天,异常寒冷。荒山野岭下的气候,让裸露的冬天没有太阳,只有雨水和恶劣天气的伴随。

想起那些碜人的泥巴路,以及到处湿漉漉的景致,至今仍心有余悸。

记得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婆风苦雨把天气弄得特别寒冷。班上有个女生,从家里提来了一个我们从没见过的新玩艺,大家很是好奇。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只觉得它特别好玩,可以把冻僵的手暖热拿笔写字,就是时间管不了多长,那里面的炭火就完全熄灭了,化成白灰。但大家都利用那有限的时间,一下课就风样地跑过去,围在那女生的周围取暖。

她每天都提着那宝物,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在对她的羡慕之中。羡慕她家的富有,羡慕她在班上的受人尊宠,还羡慕她那傲娇的范儿……与她相比,

不,根本不敢和她比,在她面前,我只有深深的自卑。

于是,我暗暗地发奋学习,我也只能有此选择。还好,我的成绩全班第一,但整个冬天,我耳朵边沿溃烂了,双脚后跟流脓了…

一天,那个女生力排众议,主动走近我说,你在烘笼子上暖暖手嘛,我知道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看看我做的作业。也就是那一次,我才看清了那个叫烘笼子的圣物到底长什么样,也才知道了它的名字。

我第一次感受到它的温度,心中便有了畅想。要是有一天,我也有个像她那样的烘笼子,伴我度过整个严寒的冬天,该有多好啊!

于是,我期盼愿望的实现,一天比一天浓。

爷爷是个篾匠,他编的竹器虽然多而广,但要维持全家人的生计还够呛。

再说,像烘笼子那样小巧而精致的细活,好像他还不会,我也没看他编过。我本来是寄希望于爷爷给我编的,但我还是暂时把想法收起来了。原因嘛,爷爷年岁大了,很多篾活已力不从心,我不能为难爷爷。

还有,当家里穷得叮当响的时候,我也不能指望想着先弄个烘笼子来享受着吧!

爷爷是个细心的人,其实他早就猜透了我的想法,只是秘而不宣。当他把亲手编的烘笼子放到我面前的时候,我惊呆了。

新编的烘笼子散发出竹节的清香。

“爷爷,您怎么知道我想要呢?”

“除非你不想要。想要就要呗,人家有钱,就买。我们家没钱,就自个编…你看,不比别人买的差吧?”

我的眼泪来了。

“傻孩子,编好了,还哭啥呢?”

后来,那个女同学告诉我,我的这个烘笼子,是她那个烘笼子的克隆体。

烘笼子,碗大的一个口面,上面一个如拱桥的提手,肚子里装了一个红色的土巴碗,盛着红红的“火石”,把我的手暖热和了,更把我的心也暖热起来了。每天提着它,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告诉我,亲情是难忘的。

再后来,家里有了更多的兄弟姊妹。人多,一个烘笼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了,有时你争我夺的,爷爷又编了几个,我们人手一个,大家都互相爱惜着自己的仅有……

“那这个烘笼子,是哪个留下来的呢”?一直认真听我讲故事的儿子突然问我。他的问题比一万个为什么还多。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哪还知道呢?不过,从这编制的工艺来看,不像是你祖祖编的”。

“为什么呢?”

“这个很粗糙。你看这篾条的宽窄,这上下的缝隙……都不像。你爷爷的竹编是出了名的。尤其他后来给我们编的那些烘笼子,一个比一个精制,像工艺品一样”。

“那这个烘笼子还能用吗?我想试试看……”

“可以啊,可以用的。不过,要清洗一下,太脏了”。

于是,我和儿子开始忙活起来。儿子表现出少有的积极来。

边清洗,我边问儿子:“以前我给你说过什么话,还记得吗?”

“你给我说的话可多了,鬼知道是哪句啊?”

“是关于烘笼子的话”。

儿子使劲地摇着头。

“小时候,你的身体很热和,我就说你热和得像个烘笼子”。

儿子想了半天,身体靠着我说;“爸爸,等你老了,我也要做您的烘笼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