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社会热点

装什么高大上?旅行的意义,就是去别的地方玩而已

2017-10-24  本文已影响138人  猫左先生

前几天有一篇名为《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的文章在社交平台刷屏了。

这一看就是10万+的标题啊,果然文一发引起众人喷。后来不知道是因为被喷的太狠还是什么别的原因,被删帖了。但是没过多久,此文内容原封不动,只是标题改为《给巴乔的一封信》,再次重发上线。

因为首发标题太有煽动性,我就很认真的拜读了一遍。总结起来就是一对爱旅行的夫妻,辞职之后带着娃环球,玩回来写了这么一篇文章,虽然名义上是写给自家娃的一封信,但是读完感觉就是奔着爆文的路子去的。

文章一开篇,这对父母就用隐含着优越感的口吻跟自己的孩子道歉:

妈妈爸爸,想让你拥有不一样的童年,想让你看到学校里不曾看到的世界。

对不起,你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之时,妈妈爸爸没有带你去3w的早教班。

对不起,你适龄踏入幼儿园之时,妈妈爸爸没有送你去8w的双语。

对不起,当你即将入学之时,妈妈爸爸依然无法给你800w的学区房。

但是我们愿意辞去工作,带你一起去“环游世界”!

道歉结束后,开始晒带娃环球的照片,说实话拍照技术不错,张张都可以放到旅行网站首页做推荐。

最后,文章结尾总结陈词也非常的治愈:

爸爸妈妈不想仅仅教会你如何拼命的学习,如何拥有所谓励志人生。

我们更想教会你,跌倒时如何跌的从容而有尊严;

受到伤害时,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如何才能顽强的自愈;

冲突与分歧时,如何包容、退让和坚持。

成长的路上,我们愿意陪伴你任何的失败、痛苦、无助和彷徨,愿意教会你怎样才能勇敢,怎样才能获得智慧和力量。

带你环球旅行,

让你适应各种生存环境,你才有能力在未来的生活里遇事不惊,泰然自若。

让你的眼里拥有更广渺的世界,你才会带着包容与好奇之心走的更远。

带你领略更多的人生百态,你才懂得人生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本就不同。

其实,如果不扯上辞职旅行,学区房还有旅行的意义这些话题,只是作为一封写给自己孩子的私人信件,这篇文章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爹妈的,爱给孩子喂鸡汤,是自家的事情,别人也犯不上评头论足。

问题就在于,这是一篇发到公众平台的文章,通篇读完发现,明明只是一场很普通的环球旅行,非得跟800万学区房扯上非此即彼的关系,并且从头到尾都饱含着浓烈的优越感强调旅行对一个学龄前儿童的伟大意义,就真的有点儿装过头了。

如果,租着均价至少300人民币一天的汽车(还不算油钱和保险)自驾环球,足迹遍布欧美洲,在拉斯维加斯看着人均票价200多美刀O秀的家庭都买不起学区房上不起双语幼儿园,那么又让大部分要还几十年房贷,不敢辞职,也没那么多钱带着孩子去环球的父母情何以堪呢?

旅行,不是非要很多钱才能成行,但是,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行的。当然,一百块丽江三日游和靠着逃票和每到一处就举牌乞讨的不算在内。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辞职旅行和间隔年只是传播于社交网络的热词而已。

两年前,说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师据说哪也没去,辞职后没多久就结婚了,还开了间客栈,靠着辞职信的热度,生意很好。

是啊,世界这么大,谁不想去看看啊。可是假如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拿今天赌明天的绝对乐天派,没几个人会真的背起行囊说走就走。

很现实的道理:任何物质享受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

这年头,旅行这件事已经被炒作神话的没边儿了,网上常年旺火熬煮各种鸡汤,例如:“没有独自旅行过的人生不完整”、“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哪哪哪”、“人生至少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可是我始终觉得,没必要人人都一窝蜂的把旅行当成让人生得到圆满升华的途径。

一个人,现实生活里遇到瓶颈了,很fashion的背上背包去远方了,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吗?对于一个生活中的Loser来说,进入到一个比现实更复杂陌生的环境中,不但原有的瓶颈依然存在,而且很有可能还会衍生出更多在路上的麻烦出来,挫败感反而会加深。

在这个可以通过各种App搞定出行的时代,在网上定好机票酒店租好车,看完各种攻略做好行程,带着导航上路,去到一个被标记过无数次的热门景点,旅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挑战了。

讲个真实的段子吧。前阵子我护照到期,去办新护照的时候,正好遇到我家隔壁阿姨也在窗口做台湾通行证的签注。

排队等着拍照的时候,阿姨很豪爽的拿着我的旧护照翻看,然后略带小得意的说:“老看你妈转发你的游记,我还以为你去过多少国家呢,这么一看也才十几个呀,还没有我去的地方多呢!”

被这么赤裸裸的鄙视,我竟无言以对。因为,我确实没人家去的地方多啊。类似我妈这个年龄段的叔叔阿姨们,退休之后,这个月10天9晚欧洲8国游,下个月东南亚4国游,再下个月美国8天6晚东西海岸游......

可是,一个人的认知,会因为去的地方多,就发生巨大的变化吗?

当我的护照被翻到柬埔寨那一页的时候,在我心中产生长久震撼的吴哥窟,却被阿姨很不屑的评价为“看着都一样的一堆破石头”。

所以,例如买不起800万学区房的那对夫妻所说的“旅行,让你的眼里拥有更广渺的世界”的话,真的只是一勺鸡汤而已。

So easy的数字化旅行方式,会让人在看世界的过程中获得很多快乐,在回到家之后,留存下一些美好的记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仅此而已。

对于一个学龄前儿童来说,旅行的意义,可能就更没有那么宏大了。

我一点也没有鄙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意思。我身边朋友的小孩几乎都是这个年纪,他们可爱,情感丰富,有超强的感知能力,对精彩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他们看到地处落基山脉清澈静美的露易丝湖,会说:妈妈,这里好美。看到行走在黄石公园里成群的野牛,会说:爸爸,你看,这么多牛!看到清晨卡帕多西亚上空飞行的热气球,会跃跃欲试闹着也想搭乘。

他们看到这些的同时,当然也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有多美,每个美丽的地方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一场旅行带来这些就足够了。

假如你非得跟买不起800万学区房的那对夫妻一样说什么“带你环球旅行,是让你领略人生百态,教会你跌倒时如何跌的从容而有尊严”,那可真是强人所难了。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人类进步,历史政治这些课题对他们来说太沉重。与其带着他去看林肯雕像,给他讲什么奴隶制,种族歧视,还不如带他去迪斯尼疯玩一天更有意义。

你带着他去看耶路撒冷哭墙,希望他了解种族间的冲突与融合,孩子对你点头,你就高兴的觉得他理解了。其实,那只是小孩子对父母说的话的本能回应而已。

也许我这么讲很不浪漫,很不文艺,但是除了那些职业旅行家和理想就是一辈子在路上的行者之外,旅行的意义,对于成年人来说,其实就是去别的地方玩玩而已。

是的,请几天年假,选一个想去的地方,暂时搁下工作,脱离繁杂的人际关系,看看风景,散散心,旅行,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而对于带着娃去旅行的父母来说,没必要那么励志,非要你的孩子通过一场旅行就发生什么质的变化。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去环游世界,还是去楼下的街心花园,都是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陪我玩的美好时光。

最后,无论旅行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都祝你们在路上的时光快乐美好。


猫左先生和小牙签

2个女子,组团6年

行走14国,自驾3万公里

我们结伴旅行,看最美风景,记录有趣时光


本文作者 | 猫左先生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使用转载,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