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心怀柔软做教育

2022-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持之以恒读书ba

一提到教育,似乎话题是针对老师更多一些,然而,我今天谈论的是家庭教育。

下午,我在卫生间,听见王老师带着自己的女儿进来了卫生间,孩子在哭着,妈妈特别生气,而且大声呵斥着孩子:“你为什么哭?啊,我问你,你为什么哭?”孩子已经泣不成声,家长孩子大声呵斥着。

正好赶上放学,铃声中夹杂娘俩的声音。卫生间里,我看到家长使劲拽着孩子,并且拉来拉去,非要问一个哭着的孩子:“你为什么哭?”

看到这一幕,我第一反应就是,暴躁的家长好可怕。一个还不到三周岁的孩子,你让她明白自己为什么哭,这合适吗?

哭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我极力阻止她不要这样对待孩子,实在是有些粗暴啊。可是,王老师意思是她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尽量是不要“参与”阻止。

说得也是。所以,我离开了那儿,去了餐厅。路上,我已经走到一楼,我还仿佛听见孩子哭的声音,我的心里一直不很舒服。

教育孩子该严格时要严格,该温和时要温和,可是,严格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或许应该给她定下一些规矩,这是对的。但是,不到三岁的孩子,很多不愿意做的事情,可能更多的是用哭声来表达的。

说到这里,不到三岁的孩子哭有错吗?当然没有。

餐厅里吃饭的时候,我心里想着这一件事情。一直心疼这个可爱的小女孩,一直等着娘俩下来餐厅。终于,大约开饭快十分钟,娘俩来到了餐厅,孩子眼睛湿润,还掉着两滴泪水,妈妈气呼呼,走路都似乎带风了。我看看丫丫,小嘴巴撅起来,满脸都挂着委屈,想哭又不敢哭的样子。

孩子刚哭完,不想吃饭。妈妈也很生气,没有给孩子喂饭。一会儿,孩子看见妈妈满脸怒气又开始哭了,妈妈特别生气,抱起孩子就气呼呼走了。

目睹了这几个画面,我的内心里充溢着难过。妈妈暴躁起来真的可怕,以前的我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妈妈呢?现在回想起来,这是多么没有耐心、且不称职的妈妈啊。

可能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院子里我与王老师沟通交流时,她依然不同意我们的看法。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她用这句话来解释自己的正确,还有教育要严格的正确性。

内心里五味杂陈的我,告诉王老师,宁愿找一个嫩娘,不要找一个后娘。

此刻,我的内心里还是久久未能平静。粗暴的妈妈来教育孩子,就相当于拿着大斧子来雕琢玉器一样准确。孩子幼小的心灵怎么能经受住这么夸张的教育呢?

尽量不要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最不应该选择的就是这一种。

谨以此记录,提醒自己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还有别人家的孩子。

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理论,慢慢领悟其精髓,并践行着“心怀柔软做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