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年过五十,还要不要坚持学习

2022-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弁山老笋

俗话说,医生越老越香,而老师却越老越不吃香。

或许因为,年纪大的老师吃老本,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吸引不了学生。

如果一位老先生,从一百年前,穿越回现在的课堂,可能还会似曾相识。但课堂内的孩子却已经完全颠覆了,他们出生于二00八年的“奥运宝宝”,伴随新时代成长起来,是数字原住民,手机是他们的玩具。“老先生”,当然不吃香了呀。

年过五十,还要不要坚持学习呢?

"不学习可真的老了"。我爷爷晚年时,耳朵聋了,眼睛也瞎了一只,基本上吸收不了外界的新鲜事物。与人聊天就是回顾曾经的往事,我们想搭腔都不沾边。那时候,我想,什么是老的标志,就是“不合时宜”了吧。说话不合时宜,甚至穿着也不合时宜了等等。


近日读了日本畅销书作者和田秀树的《高效学习:高效能人士的7个学习习惯》,书中对成年人的学习提出了7个建议。作者的一个观点“人不学习就废了”,深深地打动了我,引起了我的共鸣。

习惯一:高效能人士一直在强化自学。为什么要坚持学习?“成人后是否持续学习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通过学习来保护自己才更加重要。”自学是成年人最好的学习方式,因为自学有三大优势。一是可以用自己的视角拓展学习的深度;二是没有制约,没有时间、金钱和信息等方面的制约;三是可以永远保持年轻。“如果一个人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我觉得即使是在超老龄化的社会中,他也同样保持健康和年轻。”

习惯二:高效能人士学习前会做充足的准备。学习什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非常重要。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有意义,能长久地持续下去,且是自己强项的方向,也可以从自己不满意的事情中去寻找问题的方向。而要找到一名好的导师,却很难得。

习惯三:高效能人士看问题经常用独特的视角。成年人的学习有什么不一样?成年人的自学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单纯地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第二个阶段是自己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解读,再输出知识;第三个阶段则是以学者为目标。“一边工作一边在闲暇时进行研究,也是一种很有魅力的生活方式。”“成年人的学习应当更有趣、更自由才行。”而有趣,则是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习惯四:高效能人士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成年人的学习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成年人学习的主题,是要掌握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决定了成年人选择的学习方法应当不一样。比如,学习历史时,不能为了自己的观点误读事物本身的构造,要尽可能地使用原始的史料。比如,精读是一种提高英语水平的训练方式。对于外国人,与其学习英语对话,不如更重视读写。而说话内容比口语能力更重要。

习惯五:高效能人士很擅长时间管理。成年人的学习时间从哪里来?首先再忙也要保证睡眠时间。“早起三日抵一工”,每天早起两小时,在身体和大脑状态都非常好的时候,更能提高学习效率。找到自己的“黄金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效果最高,做什么事情需要多少时间等等,尽量让自己每天学习时间与任务可视化、定量化,要有计划性,提高学习效率。

习惯六:高效能人士会有选择地阅读。找什么样的书作为入门书呢?有兴趣、简单易懂的。看一看序言和目录,读一读开头的章节,大致能作出判断。可以追随自己信赖的作者进行跟踪阅读。怎么读书?“部分熟读法”,就是没有必要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可以只读有用的部分。把握不准时,读一读序言和第一章,有时亦可以从后面读起。“比较阅读”,同一主题下,选择不同作者的书进行比较阅读,尽可能多个视角看待问题,就会加深理解。

习惯七:高效能人士通过输出学习强化知识。成年人自学的目的就在于输出知识。学习的关键也在于输出,无论读了多少书,不输出就没法确认自己究竟理解了多少。能将学到的知识准确说明出来的人在现实中更容易得到认可。进行输出训练时,模仿他人的方法比较有效。要经常训练,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说话模式、找到具有个人特色的内容,最终形成个人风格。而写好一篇文章以“容易理解”为目标,重要的是研读和借鉴优秀的范文。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投入实践、持续写作。


“认为自己应该去做、知道应该怎么做、有方向时,应该是干劲最高的时候。”

有想法就去行动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