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强大到无往不利

2020-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公子十七_

之前做梦说了句很猖狂的话:

“我要把阳光揣进兜里,实在不愿意要跑出来,我就一口把太阳吃掉。”

大半夜不睡觉,你在找什么呢?

我在找我的骄傲和轻狂。

你见过万籁俱寂的夜吗?

我见过,我感觉我每天只要拉开窗帘,凌晨一两点的夜就会跳进窗来。

有些话,先说在前面。

这世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孤独,各自有各自的月。

我就站在这里,说不上来什么故事。

其实住得离闹市挺远的,远到只要我静下心来就能听见陶潜门前的柳树长满枝丫的声音。

我几乎没见过灯火通明的长夜和人声鼎沸的街道,没听过车马喧嚣的午日,更不用说遇到过多的人。

最近上网课老师总让分享自己的故事,有关于选择的,有关于遇到过什么难沟通的人的故事。

然后仔细想了一下,我好像与世隔绝了。我没有这些经历,也许有,但我忘了。

可我确实很享受这种与世隔绝,久居深山,不愿入尘。

我总在歌单里加很多民谣,想知道别人的故事。

后来,我知道了。

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人狂欢,有人孤寂,还有人孑然一身,义无反顾。

“初见,与你打了个照面。自此,便印了此生之镜。”

你以为我只会写情话?好吧,这个确实是,但是写给我自己的。

我很喜欢给自己写情话,因为自撩自爱自省自强自尊是我不能少的。

十七岁那年,甚至想站在赤道上踏着两个半球。

二十岁了还是会这样,只不过现在会多很多焦虑的东西。

这个时代,正面的和负面的东西太容易一眼就暴露在我们眼前了。

我无法理解“丧文化”的形成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流行起来了,有时候你肯定听到过这些话:

“你全力做到的最好,可能还不如别人的随便搞搞。”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些人就生在罗马。”

......

很多时候“丧文化”一来,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的自我安慰和自我嘲讽的“没关系,困难总比办法多”的模样。

在这种“文化”潮流的影响下,在各大星座平台各大视频软件看多了好多“有道理的话”。

你仿佛觉得自己看透了生活,开始相信“努力”不过只是个可笑的字眼,毫无意义甚至白费力气。然后你将自己的价值观交给了星座测评,将自己的生活灌满了所谓的心灵鸡汤,后来又觉得自己看透了人生,开始怀疑存在的价值。于是决定得过且过,就这样也没什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某些压倒你最后一根弦的事,也许是从踏足这个社会逐渐了解它的真实面目后,开始动摇了你年少时的坚持,摇得散散晃晃的梦想,碎在了你成长的路上。

“丧文化”就好像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法国社会一样,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物质生活得以改善,但精神生活相对贫瘠,躲避崇高,而自甘平庸的催眠风气。

当然,世界在精明的,待价而沽的自私自利中衰弱下去了。

你肯定看过了世界黑暗的一面,但你也应该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

颓废与自怨自艾是不可能被救赎的,这种沉沦比黎明的刀子钝,但“自毁性”很强。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当然,世界有时候是荒诞的。

人一旦被剥夺了幻想和光明,便感到自己是现世的局外人,随时想逃脱自我,又无可奈何置身其间,因焦虑而消沉,陷入绝望所患的一种抑郁症。

我们的能力还很薄弱,我们还很困惑,甚至还存在一些自我分歧和矛盾。

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需要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达到的集中意志这一项伟大艺术。

那就热爱每一天吧,哪怕它是阴霾的、凄惨的。

不要担心,你只要像大地一样有耐性就够了。

千万不要勉强生活,今天就该好好活下去。

你要相信,任何时刻你都是有选择的。

很多时候其实是你在主动选择,有时候看起来是被动的,你都可以改变一下想法。

《非暴力沟通》中有一章叫爱自己。

我想给你们分享我大概唯一能说得出来的勉强算一个故事的事。

我给自己写过很多情书,曾经也给自己写过很多毒鸡汤。

十八岁之前,我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某些选择而遗憾或后悔。

十八岁之后,我尊重自己的每一个决定。

因为抱怨没有用,过去的已经是过去式,抱怨只会让自己不开心,累积负情绪。

所以一旦做过决定,就不要在得到结果的时候反复想着“应该”这两个字。

不要在作出决定之后说“我不应该那样做的”或者“我应该早点知道”。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

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

这是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

如果说你是在想“我之后应该怎么样”,“我应该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未作出选择的“应该”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性推动自己前行,这种时候我认为自己仍然是在掌握主导权。

一旦做出选择,就要承担做出选择的责任。

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

有时候外人可能已经在指责我们了,为什么我们在当下除了责备自己感到很强的愧疚感后,过段时间再想起这种场面时还会羞愧尴尬和自责?

而不是想着去拥抱一下当时的自己,再鼓励一下曾做出选择的自己。

让过去莽撞的自己和现在一起跟着光走。

窃以为选择不同,结果就不同。

往大了说,很多时候一个细微的选择决定人生的方向和高度。

往小了说,我们每天都在面临选择,选择几点起,选择吃什么,选择多久睡,这些选择其实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在选择的时候是以什么方式,用了多久,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的是自己生活方式和工作效率。

我没有开挂的人生,可依然觉得自己还不错,未来还可期。

我是张三是李四,是芸芸众生中最平凡的那一个,我也有过被生活锤得心灰意冷的时候,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

“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这就是我的选择。没有故事,就是从心。

你得一直关爱自己才能攀上云端,这世上优秀的人确实很多,但你没必要和别人一比再比。

大可以心里藏着个信仰,一步步将自己推到高位,你脚踏实地站着的地方是你双手为自己奉上的。上帝不存在,荒诞虚无的世界存在这千万个你,你可以选择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有意义的人。

记住。

第一,永远尊重自己。

第二,一直鼓励自己。

我们不单单只是自己,还有过去懵懂的我们,现在可能冲动的自己。

这些只有一起成长才会让以后的自己变得更好。

永远爱自己,要一直做自己。

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大半夜不睡觉,你在找什么?

我在找我的骄傲和坚持。

对于陶潜来说,归于故里隐于田园,是飘摇了半辈子最好的归宿。

只要你坚持,即便是在低谷,往哪个方向走都是向上进。

只要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哪怕是孤独,你都会找到自己的归宿。

“我将融入剧烈斗争的大人世界,要在那里边孤军奋战,必须得变得比任何人都坚不可摧。”

请相信,你会强大到无往不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