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全体“缺觉”:别让你的孩子,输在健康的起跑线上!
文 | 木青本文首发小十点
这个周末,你的孩子补觉了吗?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一份来自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把孩子的睡眠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
原来不经意之间,中国的青少年“全体缺觉”!
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青少年的睡眠状况评分67.14分,仅在及格线上!
其中北京的孩子睡眠状况最好,甘肃的孩子睡眠状况最差。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的孩子还没起跑,身体健康却堪忧。
是什么影响了孩子的睡眠?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繁重的课业!
1
繁重的课业
令孩子的身体不堪负重!
一个孩子的课业有多繁重?
作为一年级孩子的家长,我想起了开学初的一幕。
开学一个月有余,学校组织召开一年级段家长会,阶梯教室密密麻麻坐了近300位学生家长。
校长在台前做着思想报告,说到一年级孩子作息制度时,他突然来了一个现场大调查:孩子能够在8点前入睡的家长请举手!
顿时,家长群躁动:8点?怎么可能!
结果如预想的一样,当校长的目光扫视过整个阶梯教室,能举起的手寥寥无几,300多个一年级的孩子,赶在8点前上床睡觉的,不超过5个!
家长们窃窃交谈,得出的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业那么多,孩子能赶在9点上床已经是谢天谢地,10点入睡也属正常现象。
这,还是一年级孩子的作息状态,如果孩子年级升高,势必课业更加重,我们的孩子,真正能够拥有多少睡眠时间?

我曾有一次向我的表姐抱怨:为什么现在的老师布置作业,也不考虑一下孩子的接受能力?
表姐哈哈一笑,更是给了我当头一棒:
“你就知足吧,你家孩子现在还能赶在10点前爬上床,你看我们家的,不过才读初二,天天凌晨才睡觉,一早6点闹钟又叫醒。现在的孩子读书,真苦!”
表姐话里都是心疼,目睹孩子拿睡眠拼作业,可却万般无奈:作业那么多,不做完怎么行?别人家的孩子都这么拼,不跟上怎么办?
可学习时间花的多,就一定学习效果好吗?
恰恰相反,侄子在班中的成绩属于中游偏下,每天他有大半的时间都花在补习上:不补习跟不上,补习了又累得慌,如此陷入恶性循环,不得其解。
《白皮书》调查分析显示:
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有45.4%和34.1%的人在班级排名中分别位于前5%和6%-20%;而睡眠状况差的青少年中,有41.9%的排名在班级靠后。
学的时间长≠学习效果好!
孩子只有拥有充足的睡眠,才更有精力学习,学习效率高,作业用时更少!
2
是谁偷走了孩子的睡眠时间?
6~17岁的孩子正处于青少年期,也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成长期。
一般情况下,孩子睡足多少时间,才是正常情况?
从健康学的角度而言,
6~12岁孩子的睡眠时长应该保持在9~10小时;
13~17周岁的青少年睡眠时长则应该保持在8~9小时。
如果孩子按早晨6~7点间起床,也就是说,12岁以前的孩子必须在晚上9点就入睡,而13~17周岁的孩子,最晚不能超过晚上10点。
家长们,你们家的孩子睡眠时间够吗?
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有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其中,13~17周岁的青少年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的占比高达81.2%!
是谁偷走了孩子的睡眠?
除去课业繁重(占67.3%)的原因,位居白皮书“睡眠神偷排行榜”的前3的原因,值得每一个家长深思。
电视、手机、电脑等蓝光产品:占27.1%
噪音、声光、空气等睡眠环境:24.8%
家长的睡眠状况:占18%
现在的家庭中,电子产品齐全,手机、ipad、电脑,几乎是人手一个。
工作了一天,很多家长都会在饭后刷刷手机、打打游戏、看看电视剧,以此作为工作解压方式。
殊不知,在家长投入电子产品的行为,却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

在对睡眠状况较差的青少年儿童调查中发现,有67%左右的父母都会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或电脑;因此,有41.9%的孩子也会在睡前接触电视、手机、电脑等3C产品。
家长们,请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机!别忘了,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孩子良好的习惯来自良好的家庭氛围。
3
睡眠不足,靠周末来补觉,管用吗?
也有家长有这样的思想:孩子平时学习要抓紧,欠下的睡眠周末补补就回来了!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美国睡眠协会报道的,来自阿得雷德南澳大学睡眠研究中心的一项实验研究。
实验中,研究团队招募了12名年龄在15~17岁的孩子,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均达到健康状态,并没有睡眠障碍。
实验持续时间为十天,被实验的孩子,在第一个晚上睡足了10个小时;接下来的5天,每天睡眠时长限制在5小时;最后2天,每晚的睡眠时间再次恢复到10小时。
研究人员从孩子的精神运动警戒任务、注意力保持、反应时间方面检测孩子视觉刺激的反应速度,结果发现:
在被限制了睡眠的时间段中,孩子保持注意力的能力减弱,反应的时间延长,并且有更长时间的嗜睡倾向。
虽然经过一个晚上进行补觉,但孩子整个精神运动警戒任务不能恢复到最开始的状态。
也就是说:青少年如果长期睡眠不足,睡眠太少会导致功能障碍。
2019《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
睡眠状况差的孩子中,有45.9%的人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有40.5%的孩子会出现神经衰弱或抑郁;36.5%的孩子则会出现肥胖症。
孩子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孩子身体发育、智力发育、认知能力、学习成绩,还会对孩子的情绪产生影响,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能力变差,甚至考前过度焦虑。
4
周末怎么补,才是正确方式?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家长心疼孩子平时学习累,于是在周末让孩子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
这种做法其实也不可取,反成为另一种“放纵”,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它虽然有个体差异,但生物钟都是遵循一定的昼夜规律的,这种生物规律负责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其作用就是让人们白天保持充沛的精力充沛,晚上则负责充足的睡眠。

生活规律的人生物钟也非常的稳定,分泌出适度的激素,维持人体器官正常运行;而若生物钟被打乱,那将会使人体内分泌激素出现异常,导致人体生理活动受到影响。
孩子如果睡眠不足,可以周末补觉,但一定要记住,不能过度。一般来讲,补觉时间不宜超过10个小时。
最有效的补觉方式,其实就是比平时早睡一点,起床的时间则应与平时一样,这样身体就能调整到最佳的状态了。
5
如何促进孩子的睡眠质量?
孩子睡眠时间有限,家长可以从提高睡眠质量入手,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睡眠。如何促进孩子的睡眠质量呢?几个建议给有需要的家长:
心态上:让孩子拥有轻松的学习氛围
孩子课业繁重有压力是客观事实,但家长不要再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家长除了要帮助孩子合理规划睡眠时间,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放松心态,放下焦虑来看待孩子学习这件事。不给孩子过高的期许,而孩子成绩有落差时,也不要过于指责,给孩子造成过分的心理压力。
环境上:给孩子创设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为孩子选购舒适的床褥、枕头,也有助于帮助孩子促进睡眠。尽量给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的睡眠空间,让孩子在学习之后,能够尽快入睡。
行动上:让孩子多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事情
愉悦的心情,能够促进良好的睡眠。
家长可以在学习之余,带孩子外出郊游、运动,孩子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不仅能否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情,运动好,心情好,睡得更好。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对于孩子来说,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则是他们学习的本钱。
别让你的孩子输在健康的起跑线上,该睡的时候,让孩子睡吧,睡饱了,孩子才更有精神学习呢!
-作者-
木青 /白羊小妈一枚。世界很大,理想很小,读书、写作、遛娃,笑看窗外事,静写心中文。本文首发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集结专家及辣妈,让带娃变得轻松好玩。
模范家长会分享最优秀的教育心得,最成功的育儿经验,让教育更轻松,让成长更美好,关注我们一起学做模范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