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传统中国大戏《花木兰》、黑人吃瓜及难以跳脱的刻板印象

2020-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牛奶小强

本文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同时发于BiggerOffice公众号。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本文观点源于个人浅薄的知识储备,如有错误请君指正,如有冒犯请君担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2020年《花木兰》海报

01.

2020真人版《花木兰》是由于疫情原因延期上映的第二部进口分账大片。一方面晚于海外上映时间,另一方面《信条》在院线的热度依旧,这部映不逢时的《花木兰》票房堪忧。

北美由于疫情肆虐,直接取消的院线上映计划,改为线上流媒体发行,观众们只需花29.99美元就可以买个合家欢。不过,老套的故事情节,全员的亚洲面孔演员阵容恐怕很难引起西方观众的兴趣。投资方只能寄希望于这部电影主人公家乡的观众给力,挽回一些损失。

迪士尼《花木兰》流媒体线上宣传广告

1998年动画版《花木兰》是迪士尼经典长篇系列中的第36部电影,也是历史上一部与中国有关的动画电影,在当时引进国内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如果说之前动画版电影是儿童电影的定位,那么这一次的真人版改变,可能意在针对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而冷饭炒得观众并不是很买账。电影场景对于小朋友来说是比较“恐怖”,而对成年观众又显得过于小儿科。过于动画化的真人演绎也违和感十足。

1998年《花木兰》海报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从人物形象、情节设定以及文化背景都充斥着对于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比如说留着八字须的李连杰、木兰相亲会以及中国武术(气功)(笑),让人看得尴尬。

《花木兰》艺术海报

02.

说到《花木兰》中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我想先说说另一个故事。事情是这样的:一位老哥为了庆祝自己完成考核正式入职消防队,买来西瓜请同事吃。但是好死不死,同事里大部分是黑人朋友,然后这些黑人同事向自己的上级投诉,把这位请吃西瓜的老哥给告了,理由是种族歧视。最终,这件事不得不以这位老哥被辞退收场。(事情发生在2017年9月美国的底特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搜索相关新闻)

为什么西瓜会跟种族歧视有瓜葛呢?在美国废除奴隶制之前,南方蓄奴州的庄园里,奴隶主为了减少自己的“生产资料”损耗,广泛的种植西瓜这种水分多、糖分高的水果让奴隶们随时可以补充体力,不至于因中暑而无法劳动,进而可以持续的压榨他们的劳动力。久而久之,西瓜也就被打上了奴隶专属水果的标签。这样的刻板印象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以后不能随便吃瓜了

时至今日,西瓜、炸鸡和麦芽酒仍然被认为是典型的“黑人食品”,常被用来嘲讽黑人好吃懒做,即便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未能幸免。(有关炸鸡和麦芽酒被打上“黑人食品”的原因,以后有机会再说)

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出现过大量贬低、丑化黑人的漫画、影视作品等,而随着黑人平权运动的兴起,对于以非洲裔为代表的少数族裔的不公正待遇有所收敛,然而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对于少数族裔,尤其是非洲族裔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即便是在美国这样凡事讲求政治正确的“民主国家”,除了少数非裔精英,大部分的非洲裔美国人仍然生活在各种刻板印象当中。在我看来,这样的刻板印象很难消除。

不过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切有关黑人的歧视性话语只能黑人兄弟自己说,比如N字开头的那个单词。黑人说没问题,白人说就是大大的问题。同样,黑人导演斯派克·李的《迷惑》(Bamboozled,2000)也用一个吃西瓜的黑人小孩的漫画形象作为封面,算是一种自嘲?

《迷惑》(Bamboozled,2000)海报

03.

由刻板印象这个话题,我联想到最近几十年,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一些看法。

根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相关资料的整理,2019年入境我国的外国人入、出境为9768万人次,这相对于中国以外全世界60多亿人口来说仅仅是一个很小的数字。我们间接的得出结论,能够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的外国人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

在一些有关中国(人)的影视作品中,西方媒体刻意地对于中国人形象,甚至是亚洲人形象的丑化,也导致西方观众对中国或亚洲面孔的蔑视。2018年的《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更是对亚洲面孔一次极大的不敬。在德国访学期间,甚至有外国同事跟我讨论《摘金奇缘》中有关的亚洲文化并延伸至中国文化,整个过程中充满了误解,我发现他们对于中国的准确认识真的少得可怜。

李小龙

外国人对于中国人的印象大多来自李小龙、成龙、姚明等少数精英形象。互联网在全世界普及之前,外国,尤其是美国这样对中国抱有假想敌预设的国家,对于中国的印象还是停留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甚至有的人对于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脑后留着辫子的大清朝。

成龙

姚明

这些都归功于少数立场不正的西方媒体长期对中国的污名化和丑化(《花木兰》中李连杰饰演的蓄着八字须的皇帝,与在西方世界臭名昭著的中国人角色傅满洲如出一辙)。对于很难有机会来到中国亲自走一走、看一看的外国朋友而言,这些媒体的信息几乎成为了他们了解中国的唯一窗口。

李连杰在《花木兰》中的扮相

克里斯托弗·李扮演的邪恶中国人傅满洲

现在外国人对于中国最为熟知的事情大概就是无人能敌的中国功夫、一掷千金的中国大妈和到哪里都闹闹嚷嚷的中国游客。而某些政客营造出来的中国威胁论,更是让不明真相的外国民众对中国报以敌意。绝大多数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途径不外乎短期的中国旅游,与中国人做生意,和来他们自当地媒体的报道等等。片面的信息来源加上语言和文字的天然区隔,对外部世界准确了解与正确理解中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加勒比海盗3》中周润发的角色形象与傅满洲如出一辙

04.

反之亦然,中国人对于外国的了解同样存在片面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居民个人财富的积累,走出去看世界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的私人对外交流才日益增多。之前长期的封闭和单一的信息渠道很难不让人们对外国产生一些刻板印象。而对于大多数没有机会出国看一看的人而言,来自媒体的信息(新闻、影视作品等)成为了唯一的信源,因此,刻板印象自然会在这部分人当中形成。比如,意大利人说话的时候最爱“手舞足蹈”;德国人最严谨,最守时;法国人最浪漫也最傲慢;我们的近邻日本也是遍地萌妹、宅男和二次元等等等。

美国人眼中的全世界

同样来自中国移民管理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有3.5亿人次出入境,我们做一个不太准确的数学计算,如果打个对折,那么2019年也有近1.75亿人出国并回国(实际上这些人员中还有当年新增出境但未入境的比如留学生等群体,以及之前出境但在统计当年入境的回国人员等)。

出境人员因学习、商业、旅游等目的长期或短期的在国外生活,从而可能改变一些过去的对于外国的刻板印象。但相对14亿多的人口基数,绝大多数人对于外部世界的印象仍然还是来自于媒体(包括来自互联网上有的没的、真的假的新闻)带有立场的报道(媒体自带立场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因此,过去的刻板印象无法消除,同时新的刻板印象正在形成。

05.

中国正在全面复兴,经济的腾飞让我们有了物质的底气,而文化自信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一个伟大而自信的文化不仅有利于自身的长期繁荣发展,更是向周边友邻展示自身魅力的必要途径。努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融入世界文化大花园,是中国未来践行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跳出对人对事的刻板印象,是我们不断学习进步的必要条件。革命导师们教导我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实事求是地、以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武器。我们只有虚心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储备才可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否则只能固步自封,自鸣得意,自以为是。

06.

话题回到这次新上映的《花木兰》。故事情节和1998年那一版的动画电影大同小异,唯一让我比较意外的是,电影刚过一半,木兰就自曝了身份,然后被逐出军营,然后又救了皇帝.....剧情有些许跳跃。而剧中加入女巫(巫婆)、凤凰等神话元素,可能是近年来玄幻、魔法电影大流行趋势下的常规操作。不过,在真人版中加入这些元素稍显违和(还TM是5毛特效)。

巩俐扮演的女巫

《木兰辞》中所描述的是一个女儿替父从军的故事。而在历史上有关木兰的历史记载不止一处。可能花木兰并非只是古代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而是确有其人。《花木兰》尽管是一个中国女英雄的故事,但好莱坞的演绎确是不折不扣的美式价值观,不过是“忠、信、真”的中国式文化道德外衣下的美式价值观表达,影片中个人英雄主义展露无遗。

影片中并未能很好的体现“孝”。在我看来,木兰替父从军实际上是孝文化的体现,是在一种无奈的情况下,意外成就的英雄史诗。可能好莱坞不懂也无法理解中国的“孝”文化吧。这种停留在故事表面的改编并无法让西方世界的观众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

演员阵容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可能还能还是有点吸引力,毕竟都是演艺圈的话题人物们。让人唏嘘的是子丹胖了,连杰和巩俐阿姨也都老了。华裔演员安柚鑫在剧中活生生就是个路人甲的形象,刘亦菲嘛演技还算在线,不过这浓眉大眼的好看样子怎么能符合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审美呢?在我的印象里,刘玉玲、吕燕这样的典型东方形象才是老美的审美偏好,动画版《花木兰》中的木兰形象才应该是对的。

美国演员刘玉玲

中国名模吕燕

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形象

这大概也是我对美国人对中国女性形象偏好的一种刻板印象吧(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