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4-8章)笔记

2020-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阿菊姑娘

这本书真的是知识点多多。

就看这几章的标题都能知道和咱们的切身有着联系。倾听之道,富有创意的不满,圆融的人生,野心,有条理的思维。

1.什么是倾听之道?什么听别人说话,以及你究竟在听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事。

为什么要听别人说话,按自己来想,大概就是:尊重他人,自我学习。

书中说:如果你倾听的目的是想发现真相,你的心就是自由的,不被任何事物限制,它会非常敏锐、活泼、追根究底及好奇,因此它才能发现真相。

如果你真的想要倾听,你的心自然会安静,不是吗?你不会因周遭的事物分神,你的心非常的静,因为你深入倾听着每一件事。如果你能以这种方式放松地倾听,带着某种程度的快乐,你会发现你的心产生了惊人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你未曾想过的,也不是任何方式可以制造出来的。

2.你知道喜悦是什么吗?

它就是欢笑,对万事万物都感觉快乐,没有任何原因的快乐,同时能感受生活的喜悦,也能直接深入于另一张脸孔,而没有一点恐惧。

创造力并不只是绘画或写诗而已,这些都是好事,但是意义不大。重要的是,你必须彻底不满。这种彻底不满乃是主动力开始产生,一旦它成熟时,就变成了创造力。

我们没有离开房间,就想探测河流的长宽,就想观察河岸两旁绿野的丰美。

内心的富足比起外在的富足要困难多了。它需要更多的滋养,更多的关注。

3.你为什么感觉害羞?

克:你知道,生活中有一件不平凡的事,就是做个默默无闻的人,既没有名,也不伟大;不是非常有学问,也不是惊人的改革者或革命家,只是一个无名氏。忽然之间,有一大堆好奇的人把你包围住,使你产生一丝退隐之心。只不过就是这么一回事罢了。

4.什么是真正的学生?

显然,那种只知道读某种科目,通过考试,然后就把它丢在一边的人,绝不是学生。真正的学生是要去学习、研究、探索、发问的,他不是在20或25岁就结束学习,而是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做一个学生是永远都在学习的,只要你在学习,你就没有老师,不是吗

5.尊敬与爱的区别是什么?

但是如果你心中真的有爱,那么不论是州长、老师、仆人或乡下人,你都一视同仁,你对他们是同样的尊敬、同样的关切,因为爱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

如果你鼓励恨,给它时间生根、滋长、成熟,它就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如果每一次恨的感觉生起时,你让它过去,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思变得非常敏感,但不是多愁善感,如此你就会明白什么是爱。

6.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如果你的心处在完全革新的状态,不论你是在做园艺、做一位政府首长或做别的事,你都会爱你所做的事,从这份爱中就会产生惊人的创造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