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夜晚分离
2020年12月28日,我因工需临时出差在外地住一晚。这意味着我和十月第一次夜晚分离,从她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晚不陪在她身边,白天出门晚上归家,离开时间从未连续超过12小时。
从接到通知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担心到了晚上,十月半夜找我怎么办?焦虑一直持续不断递增,我不断联系陆先生问十月情况,直到凌晨2点,十月彻底睡下,我才入睡。
庆幸这一晚,还好这一晚有陆先生在家带她,白天爷俩去动物园玩耍,下午六点到家十月开始找妈妈,陆先生说:妈妈去上班了,下班就回来带十月咯,爸爸陪你玩。因为是白天,她知道我上班是天黑后回家,所以没怎么闹情绪。
看书、聊天、拉粑粑……终于18:30入睡了,21:40醒来十月开哭着找妈妈,陆先生抱着她安慰说:妈妈上班,明天下班就回来了,晚上爸爸陪你睡觉哭了……伤心地哭了十分钟后她开始吃饭,爸爸炖了鸡汤、炸土豆、米饭、蜂蜜水……公主骑士(十月给自己取的名字)一样点来品尝一点后,爷俩继续互动玩耍、看电视她,陆先生再次和十月沟通:妈妈今天有很重要很重要的工作,晚上爸爸陪你睡,睡一觉起来妈妈就下班了。又问她明天睡起来要吃什么,她说豆浆油条,然后说好明天去洗澡。回家来可以看电视。终于,凌晨两点安睡!
凌晨5:28,我醒来给陆先生发信息问十月醒没未收到回复,想来爷俩都在梦乡,心里莫名平静下来!因为天亮了,十月起来后活动项目丰富,一切可以照常进行。据后来了解,十月中途醒了一次,找妈妈要甜甜,转身看到是爸爸后继续入睡到早上八点过。
我曾经在心里默默约定:十月3岁前,我要尽力做到每晚上都要陪在她身边。
发展心理学提到:因为孩子第一次夜晚离开母亲最佳时间是3岁以后,离开时间连续超过2周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安全感不足创伤。孩子4个月~3岁是安全感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如果此时得到充足的心理营养,那么就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否则就将终生寻找,焦虑和缺乏自信可能会长期相伴了。到4个月以后,孩子开始认识妈妈,或其他重要他人,这说明他在意识中开始半分化,意识到妈妈和自己并不是完全一体的。但这个阶段的孩子,依然无法和妈妈真正分离,这就是“共生”。
孩子在前3年必须依赖成人的呵护才能成长。一旦和与最亲密的妈妈分开,孩子就会感觉到恐慌,例如每天早上妈妈去上班时,他可能会哭得非常凶;和妈妈一起出去玩,即便放开了妈妈的手,也会不时回头看妈妈是否还在。只有看到妈妈,她才会觉得安全。直到3岁以前,安全感对孩子来说都是如此重要,就如同生命一样。
有人说:每个人都要长大,难道一辈子不离开父母?是的,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亲子之爱是指向分离!每个人都是经历社会化后蜕变成社会人的,但是3岁前的心理依恋是需要保护和被允许的,这决定她将来亲密关系能否和谐共处。成年后还有心理依恋,则是生活中所谓的“巨婴”。人生每一个发展阶段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和使命,逆行并不美,生而为人,责任有限,第一责任当是了解自己的客观规律,并尊重它!
感谢这一次的突然出差机会,让我们一家人都收获了不同的体验感。我不在家,陆先生成为照顾十月的第一责任人,食宿更上心、情绪对接更主动,对我也是几经问候。十月最了不起,经历了第一次离开妈妈的夜晚,哭过之后仍能正常玩耍吃饭和睡觉,充分证明“我能、我可以”!我从愤怒、无助、担心、焦虑、接纳到慢慢平静,发我们各自度过的这一晚,是一个社会化的重要历程,为十月、为陆先生、为自己鼓掌!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9000/09f5ad9b650b867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9000/f88a468331c5679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9000/e8951973f527f07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9000/7193fd7ad9d78b9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9000/fb4b495c6c71d85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9000/e60d12354ac47f1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9000/52ede7b3f995e84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9000/a3aeb992b00588b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29000/a18ab2b1d1be6c7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