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 [简·学习]

笔记 |《你对我讲道理,我对你讲逻辑》(上)

2019-03-23  本文已影响6人  蓝天白云下我家

我是谁?谁是我?

很不错的一本书

前言:思维决定未来

1)换个思考方式,柳暗花又明。

2)深层次的思考还可带来创新。

3)未来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思维能力的竞争。

4)思维训练的必要性:未经训练的“思考”只是杂乱无章的想法,根本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思考。

全书思维导图

1、思维能力能够改变未来

1)要想有成就,必须刻意进行思维训练。

2)思维就像藏在我们身体里的巨大保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孟子曰:劳心者之人,劳力者治于人。

2、清晰独到地分析问题

1)能力比知识重要,因为所有学习的知识,都是应该内化、吸收后转化为自己更好生存的能力。

2)学习、工作中最重要的是看到事物本质的能力;任何问题的最终解决,都源自于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3)不要读书读成个书呆子,读书的目的是吸收知识,然后内化成与这个世界更好相处的能力;读书只是拓展能力的方式,而非目的——本末倒置。

4)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愿我们迈着青春的脚步,走向成功的人生!

3、思维的单元

1)沟通的关键在于理解对方,引起误解最普遍的原因是概念不清。

2)概念是我们思维的细胞、最小单元。

3)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外延指的是这个概念包括哪些个体;概念的内涵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外延解决“有哪些”的问题。

4、白马非马中的概念属性

1)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基础。

2)概念具有抽象性:我们的思维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凡是思维中的东西都是抽象的。

5、和服市场中的概念分析

1)学习概念分析问题方法叫概念分析法。

2)减少内涵,外延扩大;增加内涵,外延减少。

3)和服市场

A.衰退原因:每家都有;新购买群体减少;跟不上时代需求。

B.大前研一法:通过“开发适合年轻人的和服”,是扩大和服外延;“把和服当做新事业”,这是调整和服内涵;没必要“努力设计高级和服”,就是增加更多限制条件导致外延及受众人群缩小。

            1-5小结

概念及其抽象性

6、飞矢不动中的内涵演变

1)古希腊先哲芝诺提出:飞矢不动,即飞行的箭是不动的;射出的箭是运动的;但是,这支箭在每一个固定的瞬间又是不动的,也就是每个瞬间都是不动的,所以这支箭是不动的。

2)现代解题

A.运动是一个物体在一个位置又不在一个位置的矛盾统一。

B.静止是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移动,而不仅仅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没有移动。

3)思维的运动不是位置的变化,而是它在一个状态又不在一个状态的连续,这构成我们的思维运动。

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7、概念的延伸

1)外教一对一培训陷阱:我们学外语时候的一对一外教,就像我们教老外中文一样:大部分人都可以教,但未必教好;只有专业的才过关。

2)关于新概念的打造

A.面对一个新概念,对善于思考的人是机遇

B.谁最先明确一个概念的内涵,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就归谁。

8、扩展性思维

1)吉芬商品:需求量同价格呈现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背后原因在于不可替代性。

2)同样买菜,历经艰难岁月的老人只考虑价格、性价比;年轻人花钱不看价格。

3)关于规律:规律是人们对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并非一成不变;规律要遵守,但遇到与规律不符合的新情况的时候,不要上来就否定或回避;思维千万要开放而非僵化,要去想有没有新的可能。

4)放空思维: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仅要多角度展开思考,还要学会在大脑可能停滞的碎片化时间里,思考一些看似不找边际的问题,以此训教我们的思维能力。

5)反思:克服思维惰性和惯性,遇到问题多思考、深入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9、通过时间管理提高思维效率

1)要想提高思维效率,必须具有时间观念,从管理时间开始。

2)合理的管理时间,不是让自己的大脑始终处于紧绷状态,而是通过有效地使用时间,处理完必须做完的事,留出更多的时候做自己喜欢的事。

10、知识圆圈与概念标准

1)分析问题时,首先明白问题所涉及概念的真实含义。

2)有知&无知&未知

快绕晕了,呃呃呃

3)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一

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你,处于哪一层?

4)李笑来在书中说:一个人聪明程度与其掌握的准确又清晰的概念数量及概念之间联系多少正相关。

书还是很不错的!

6-10:概念的历史性,存在可变性

克服“思维惰性”
11、信息社会里的选择困境

1)面对信息社会中的大量信息,难以选择的根源在于~缺乏选择标准。

2)做决定之前,要先有选择;选择的前提,是确定选择的标准或范围。

3)面对大量信息做出选择标准,即便这个标准不够明确,也要有个大致方向。

4)就孩子教育而言,作为家长,不妨先想想对孩子的期望;有了明确想法,就会采取相应策略,选择就不艰难儿模糊了;家长只负责引导而非包办。

12、满脸疑惑中的隐性思维

1)前提意识:面对一件事,在不清楚前提条件之前,不要急于判断。

2)“忽略背景”怪圈:很多时候,我们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会陷入忽略背景的怪圈;这里不包含故意隐瞒的,而是自以为说清楚、实际上没有意识到所忽略到的那些信息的重要性的情况。

3)“隐性思维”的两面性:避免隐性思维对自己思考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要加强对别人的隐性思维的辨识和理解。

4)概念不清、隐性思维都是引起误解的原因;我们表达观点时有意或无意忽略很多有用信息而不自知。

5)隐性思维:有意无意忽略信息的情况。

6)做判断时多想想自己是否掌握了足够、全面信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判断的依据只是从自己角度出发,难免会隐藏主观信息,而且别人还帮不上忙。

隐性思维,自己多发现、揣摩
13、思维惰性

1)恶性循环:一个不好的原因导致不好的结果,这个不好的结果又作为原因进一步引出不好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正好是上一个原因,如此循环往复。

2)思维惰性往往来自目标设定,源自缺乏思维主动性;思维惰性的人也许能欺骗别人,但真正欺骗了的是自己~通过“假装思考”欺骗自己,自欺欺人。

3)扩展/发散/隐性思维都不是思维类型,而是一种称呼。

A.扩展思维:通过概念的延伸,或者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扩展思路的办法;

B.发散思维:类比思维的运用;

C.隐性思维:主观上的不周密、不全面。

4)一切惰性源于自身,不要继续欺骗自己了。

14、思维导图的运用

1)整理信息最基本的两种方法

A.分类:按照某种属性对信息进行划分;

B.概括:按照一定属性对信息进行汇总。

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A.思维导图虽然在浅层思维层面有效,但在深层思维层面难以发挥作用。

B.可以画出《红楼梦》人物关系图,但是画不出所包含的思想图。

C.X86:复杂指令的PK精简指令:ARM

刘润:尴尬的让人有些担心他未来的Ipad

刘润老师棒棒哒
15、思维错误

1)自己说不清楚的事情,别指望他人清楚,结果他人也只会胡言乱语。

2)现实的复杂与混乱,常常导致我们思维含混不清,可能引起交流不畅。

3)各自说各自的,争论一番发现不在一个节拍上;原因不在于我们跟别人错位,而是自己错了位。

16、思维突破

1)不要给自己划定界限,因为我们的思维从来就没有限制;而且思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固定型思维VS成长型思维

      一本被严重低估的书

2)很多时候的瓶颈障碍是自己画地为牢、故步自封造成的,而且还没意识到~不自知;只有依据正确的原则,突破原有的思维桎梏,才能开展有价值的思考。

3)看待任何问题都不能太过僵化、片面,而要从多角度思考;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动态发展和变化的。

4)“立足对方立场、为对方观点辩护”才是恰当的沟通原则:在考虑别人的观点时候,应该抱有“宽容沟通”原则,尽力站在别人提出某一观点的出发点基础上,争取为他的观点辩护找打理由,以此作为理解别人观点的根据。

5)马云的“五新”

A.新零售:零售并不新,新的是零售方式。

B.新制造:不是不再加工制造,也基本上是从新形式来解释;包括新技术、新设计、新的功能需求等综合性的概念。

C.新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仍然只是形式改变而非根本的转变。

D.新资源:广义的资源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总和,还要加上世界上非人类干预的可供人类利用的一切事物;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创造的所有新成果,还可理解为对原有资源的重新组合;强调的还是一种形式。

E.新技术:重新研发出的新的技术。

6)引起宗庆后、董明珠和李东生思考的“五新”,如果变成“新渠道、新形式、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那就不会引起传统行业那么多反对意见了。

7)影响我们思维突破的其实是我们对事物本质的探究和理解;理解的越深,找到的症结就越准确,进而就更加容易寻求突破。

8)所以说:人微言轻;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权威效应”的包围,我们不否认成功人士的思维高超之处,但是并不代表所有;我们容易被权威绑架和束缚,失去判断和批判精神。

17、观念的转变

1)观念的转变不是容易的事,但是具备条件后,转变就没那么难了。

2)从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明了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时间、空间皆变,永恒在哪?

3)我们追上时光,恰好获得光明。

观念有历史局限性

4)忽然有种感觉:观念如此不可靠!

那观念的作用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应该相信什么?

反之,如果我们不相信观念,那应该相信什么?答案很明显:好像没有更好的选择。

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如何认识和以什么方式信任“观念。

观念,英国成为指导我们开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指导;但是,观念也有其局限和不可靠的地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避开不可靠之处、注意其局限。

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观念的“历史局限性”是如此的深刻而又抽象。

对,思维都是抽象的!

18、忒修斯之船与深入分析

1)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只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放弃和懒惰、意志、精神等很多因素有关;但是,探索这些因素背后的原因,也就是方法,才会对指导我们人类实践活动有意义。

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知道。

2)忒修斯之船

船还是船吗?

3)问题诱的发思辨比结果本身更有意义

什么是船?

思辨的乐趣,乐在其中。

多角度思考和理解

4)有时候答案并不重要

A.一般想到“问题”,我们自然而然的就联想“答案”二字,这也正是人们日常各种实践活动训练、反馈回路的正常结果。

B.问题,是分很多类别的;根据情境、类型等等;而且,有问题,未必有答案。

C.比如,“李约瑟之迷”

a.在回顾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成果之后,李约瑟不解地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b.当我们遇到这种大而无当的问题时,应该后退一步,认真想想,是不是题目出得不对。不是说老师出的每个题目都是对的。糊涂老师会出糊涂题目,你可以拒绝回答。

c.李约瑟假设,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是每个文明都必然会出现的东西。但历史中充满了偶然性,或许,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是西方的希腊-欧洲文明特有的偶然性事件。好比你问,为什么鸡不会游泳?废话,鸡天生就不是要游泳的,游泳是鸭子的事情好不好。那我们应该怎么提问呢?或许,我们应该问的是:为什么鸭子会在进化中学会游泳的本领,而鸡却没有?

d.“李约瑟之谜” ,更准确的提问应该是:为什么西方文明演化出了近代科学和工业化,而其它文明却没有?

D.这几年我最大的感受,是人与人之间正常“无压力社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感受:答案并不重要,回答问题的技巧和态度更重要;而且,有时候问的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的,对答案的苦苦纠结,只会像个“书呆子”一样的傻瓜表现。

有时候,过于追求目标、答案,反而束缚了自己的眼界和思维,产生“管窥效应”;当然,我没有任何说目标、结果不对的意思,而是说在某些情境下,比如我刚才说的无压力社交情境中正常的寒暄类问题。

19、批判思维

1)批判思维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尤其是那些试图寻找标准答案的人,要想具备批判性思维,更要转变观念了。

2)思维的“自返性”:思维可以思维自身,再将思维的“批判性”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对自身的思维进行反思——思之再思,并加以修正和调整。

当然,反思不止是头脑中思维的批判等活动;而是在行动中进行反思,这样更有效。

3)批判思维不是一种全新思维,它是对原有思维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观念转变都是在原有想法的基础上改变的。

想法的可贵在于引发思考乐趣

4)批判思维具有多样性、多角度和多层次的特点。

笔记 |《你对我讲道理,我对你讲逻辑》(上)

5)追求答案本身就已经在制约我们思维。

A.追求答案没有错,但是不要被完全遮蔽

B.对问题的探讨比答案本身更有乐趣

C.问问自己是否有真正的思考

D.人生是一段永不停止思考的思维之旅

20、全能悖论与思维陷阱

1)世上之事,有不能者,有不为者;能而不为,要看意愿;不能而为,脱离实际。

2)我们经常落入思维陷阱,有时候是自己挖的,有时候是别人挖的;当我们开始决定改变的时候,我们的思维能力就已经得到提高,也就可以有效避免一些陷阱。

3)思维陷阱:我们的思维进入的自以为安全的模式。这个“自以为”极其害人啊!

4)系统方法本身自带批判性。

5)思维惰性就是自欺欺人。

6)关于陷阱:有的陷阱可以避免;有的却隐藏的很好、很深,确实难以避免,只能加以应对。

7)理性思维&感性思维

A.理性思维冷静客观,分析不会的原因,找出错误所在,反思以前做法。

B.感性思维则主观热情一些。

C.二者区别更多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

8)全能悖论:万能的上帝能否造出一块自己举不动的石头?

        16——20总结

这一章节写的真是太棒了!

意象思维&抓住本质

忍不住把精华贴了上来,当然听着鲍勃·迪伦的《blowing in the wind》。

声音特有磁性

大学的时候,迷恋音乐:从磁带,到随身听,再到VCD,MP3;虽然家境贫困,但是敢败啊!哈哈哈……

回头看,谢谢家庭提供的资金支持,让我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尽管回头看,自己在那时候眼界不够大、心胸不够开阔、野心不够强悍;但是,我永远试着不去后悔。

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进场选手,和场外观众有本质区别。

所以,我现在争分夺秒的看书、听书、带着一颗好奇的心面对当下生活的一切:感恩生命!感恩生活!感恩自己~尽管有时候生活不如意、让自己难堪、让自己被动、让自己难以应对。

谁的生活不是表面风光背后的负重前行?

这才是生活和生命的真相!

臣服于当下!

但绝不屈服命运安排!

寻找生命的“通透感”

慢慢的,拥有了一种生命的“通透感”,

那些很多原来看不到、看不清、看不懂、看不明白的事情,现在愈发清晰与豁达。

是的,自己又成长了、又进步了。

尽管,这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21、归纳抽象

1)Right or wrong ,这是个问题。

哈哈哈

2)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联系关系的肯定或否定。

A.判断必须对事物有所判定,要有对错,是陈述句或条件句,不能是疑问句。

B.特朗普是中国人。(×)

C.特朗普是美国人。(√)

3)多个判断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推理。

对,还是错?

4)归纳

A.归纳的过程是通过观察事物属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出相关共性和规律的过程。

B.归纳是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思维运转的一种形式;思维运转除了“归纳”,还有多种运转形式。

C.归纳的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归纳法,就是从个体到一般的过程。

D.归纳法并不能保证结论都是对的。

E.数学归纳法不是真的归纳法。

5)逆否命题/等价命题

6)一本好书:《紫牛》

奇货可居啊!老贵了!

7)和《黑天鹅》一样吗?

不知黑天鹅,别说玩商业

8)既然归纳法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是真的,那我们还用它的原因是: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完全替代它;所以,退而求其次。

22、抽象演绎

1)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个体、由普遍到特殊。

2)数学归纳法不是归纳法而是演绎法。归纳无法保证推理必然正确。但数学证明是要保证推理正确的。

3)推理的关键还是在概念。

4)解开“麦堆之谜”:所谓的一堆,和数量没有直接关系。

解开麦堆之谜

5)深层思维正是前言里提到的日常思维。

6)这一类的诡辩有很多都表现为“一点一点”的变化,还由此发展出专门研究这类问题的领域——模糊数学。

23、透视

1)提起“透视”,是不是想起N年前火机后面的某种图片?反正我没有烤出来什么好看的,呃呃呃……

2)保持清醒,看世界不光用眼睛。

3)论思维训练的必要性:未经训练的思维,很难形成完整有效的思维过程。

4)抽象思维的形式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这三种基本形式,思维通过归纳和演绎的过程来完成思维活动。概念,判断,推理都包含在其中,而一个完整的过程是若干个推理的组合。所以前文会提及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说法。

5)强盗:你猜我们会不会杀掉你?

学好逻辑,可以保命!

6)我坐在桌子上=我坐在名词上?

偷换概念

7)换个角度,解决矛盾。

8)透视不是用眼睛,而是用思想看。

成熟的人从不回避矛盾
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1)假言推理:前提是假设的情况。

2)充分条件就是前提必然导致结论。

3)必要条件是结论必须有前提。

4)充分必要条件是既充分又必要,简称充要条件。

5)《庄子·天运》里的一个故事

西施美若天仙,东施丑的一坨

6)为何非要用富人和穷人划分呢?

批判性思维

7)个人认为解读庄子最深刻的一本书

非常好的一本书

A.读史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而是要代入到古人的情景中——代入感读史观。

B.经典也需要与时俱进。

8)抽象思维的表现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运转的过程是归纳和演绎。

A.运转的过程是观察和体验。

B.同一个现象,不同人的表述方式不同。

25、概念的辨析。

1)想象力来源于对事物的理解深度。

2)是否认识一个人并不需要见到他本人。

3)认识和认出是两回事。

          21-25小结

26、深层沟通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也勿都施于人。

2)人生没有彩排,每天上演现场直播。面对人生,我们只能知道错过之后的结果会是怎样,永远不知道当初没错过会是什么样。

3)观念的转变跟时代紧密相关。一个人的观念很难脱离所在时代和所处的环境。
4)观念的转变在自身。时代既然在变,那么我们要敢于改变自己的观念。观念转变需要能力,不想被固化,就要努力解决问题。
27、思维迷雾

1)生命中总会有得有失。

不费心思,内心即少诸多烦恼

2)“有没有”只对那些已经存在的事物才有意义,而对世上不存在的东西来说,当然也就没有“有没有”的问题。

3)因为不能拥有,不存在的东西,你也不可能没有不存在的东西。

4)沟通的最终结果都是妥协,妥协就是为了达成结果的让步,不妥协就没有结果。

5)谈判=妥协

生活处处皆谈判
28、逆向思维

1)立体思维,让“迷惑”无处躲藏。

2)逆向思维是换到其它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方式,而非一定必须是对立的角度。

3)从消费者角度转到销售者角度

存在即合理

4)从“想去旅游”的心理角度转到“要去旅游”的需求角度思考。

分析的真好

5)重新认识“逆向思维”

A.逆向思维不是一种思维类型,它只是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

B.逆向思维最大的特点在于变化立场来看问题,而不是有没有否定词。

C.凡逆向思维,必转换立场;但未必非要去对立面。

29、思维重点

1)抓住重点才能避免拖泥带水,不要被旁枝末节纠缠。

别跑偏,说正事

2)经常把问题想偏的人,是因为抓不住重点,还固执己见。

3)自信来自于能力,能力提高,自信自来

4)永远追不上的乌龟

这是概念的思辨

5)飞矢不动的问题

永远追不上的乌龟

7)今天听的一本书:《科技想要什么》

KK三部曲之一

A.本书核心观点:技术就像一个孩子,有需求、有性格,而且还有它的明确使命:带着全世界明确物质,构建更复杂的生命,走向宇宙终极规律。

B.科技想要什么:科技也就是技术元素,它想要的是大家一起进行一个无限博弈;也就是谁也不把谁灭掉,谁也别把谁欺负死,而是在一个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自由的系统里,大家长期互动,长期进行良性博弈。

C.技术元素想要的是一个自由繁荣的无限博弈的平台,就像一个欢乐的全民参与的大型广场舞。

8)抓住问题的关键/本质,问题也就相对清晰了;至于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之上产生。

30、理论的乱用

1)一知半解混淆视听,不如半知一解落个明白。

2)鄱阳湖之伤

3)宽容沟通原则:先从别人的本意出发,对方自己不清楚,我们可以帮他理清楚。

4)抓重点就是不被表面迷惑。

5)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非依靠固定的套路。

            个人总结

1、遇到一本好书,不舍得读太快;但内容又很吸引人去读;这便是好书的矛盾吧!

2、造成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在于思维;所以,思维训练,势在必行。

3、拥有逻辑感和逻辑思维能力,就拥有了理解世界最有效的武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