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一定是八股文
2020年5月18日 星期一 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要体现在文章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只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文章,才能称之为好文章。
由此可见,文章的主题思想是处于第一位的,文采是处于第二位的。唐代的韩愈先生的《答李翊书》也强调“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古今是一致的。
“至情言语即无声。”文章能够感染人,与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的是依靠“真情”,而不是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其次,文章的结构安排要有逻辑性、要合理,符合一般的阅读习惯。由于毛泽东主席一篇《反对党八股》,让“八股文”遭到无情的批判,仿佛文章不应该讲结构要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但我们看看毛泽东主席的文章——哪一篇的结构不严谨,哪一篇逻辑不严密呢?可以这样说吧:“八股文并不都是好文章,好文章一定是八股文!”
结构是一定是要讲的,连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先生也认为白话文运动的社会含义:它实际上是要清除传统等级社会在文化上的隔离手段。
这意味着,白话文与文言文其实都是有现实意义的。那么创作的方式方法怎么会被驱除的一干二净呢?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从何而来?”的这个问题,不是被我们自己搞复杂了吗?
连封建社会中“有识之士”搞“新政”还知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理。
毛泽东主席也承认对于外来文化,古代文化所采用的正确态度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如果全盘否定一个事物,那不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犯了“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用着“八股文”的实务,却全盘否定“八股文”,岂不肯更可怕,更可笑,更可悲吗?
即使是“形散神聚”的散文,写作框架也应该是清晰的,而不应该是含混不清的。而且一篇文章离开了结构,就像如果一个房屋离开地基、框架,它所用的材料再好也无法建起来。
连软塌塌的篷布,只要有框架都能搭起帐篷——人还是要有自己思维的好,不要不加思索的人云亦云!
再其次,圣人的话“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还是有道理的。“文”不仅仅是语言上要具有文采。也要讲求艺术手法,写作手法。
手法上的运用繁杂纷呈,不一而足,依靠的是写作者平日多阅读,多练笔的积累。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
写文章仅凭理论的操作是不够的,要靠实践操作一步一步去感受——谁也不是天才,而需要一个人不断的去练笔,去感悟。
这正应了那句话:“好医生是靠医死人练出来的!”虽然细思极恐,但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吧?
最后,奉劝大家几句:写文章是一个需要凝神聚气的工作。这个工作要求人去掉任何杂念,来全身心的投入。
灵感——构思——腹稿——成文——修改……它的过程环环相扣,而且可能耗费的时间也很长,要有吃苦的准备!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作者,
电子信箱:1345236039@qq.com
手机号码:15688538578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