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实现工厂模式的思考
2018-05-11 本文已影响117人
流芳不待人
模式从业务场景中总结出来,然而并不是固定的。
起因
有一个多平台的抓取需求,必然要提炼一个方法,根据平台类型获取实例,每个实例有各自的实现。这是个典型工厂模式。
经典OOP伪代码如下:
class siteModel{
url string
func factory(siteName, url string){
if siteName == "site1"{
return new site1(url)
}
}
}
class site1 extends siteModel{
func construct(url string){
this.url = url
}
func fetch(){}
}
model := siteModel::factory("site1")
model.fetch()
实现
然而golang是没有类似java那样的继承和重载的。透过表面看本质,go提供了更直接,更简单的实现。
所谓工厂只是定义了一些必须实现的方法,正好对应了go的interface 只是go并不做强制要求。
type site interface {
fetch()
}
type siteModel struct {
URL string
}
type site1 struct {
siteModel
}
func (s site1) fetch() {
fmt.Println("site1 fetch data")
}
func factory(s string) site {
if s == "site" {
return site1{
siteModel{URL: "http://www.xxxx.com"},
}
}
return nil
}
func main() {
s := factory("site")
s.fetch()
}
设计模式是前辈从业务场景中抽象出来的实现方式,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go中虽然看起来没有面向对象的特性,但其实是把这些特性以春风化雨般的方式融入到了语言本身,剥离了复杂的外表,让设计模式的使用更加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