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让学习象吃饭一样
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
生而知之者,乃是天赋异禀,千人中难得其二三;
困而知之者,身处困境却能奋发图强,最终否极泰来;
而大部分孩子,则是学而知之,通过后天努力不断汲取知识,循序渐进。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张开双臂迎接学习的到来,像吃饭一样自然,像呼吸一样必不可少。
它是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不需要我们刻意去追寻。
既然说学习像吃饭一样自然,那学习方式的变化是否也像吃饭?
孩子吃饭,是一个由大人喂到孩子自己吃的过程,由孩子吮吸到咀嚼的过程,而且吃的食物也由奶类到米饭类的过程。
这过程要好几年,但我们感觉不到漫长,反而是很自然的事。
那让孩子学习,是不是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包括学习的方式和内容?
让孩子在某个时间段马上读起厚厚的书来,岂不是反而有点奇怪?
学习的方式是不是要先从听到读,到看?
学习的内容是不是要从绘本到桥梁书,再到整本的文字书?
要让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包括一个充满学习内容的视听环境,一个书香四溢的书的世界,以及一个高水平的语言交流环境。
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当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时,我们的感官会被充分激发,学习的乐趣也会更加浓厚。
只要愿意,只要连接网络,无论大人、小孩,随时可以发生学习,想学什么都可以,甚至学习外国的课程也不难。
提高学习认识,开阔视野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聆听老师引导、与同伴交流等方式,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优秀的榜样和同伴的激励也会让孩子更加热爱学习,更加努力地追求进步。
当孩子看到那些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时,会更加坚信学习的力量;
当孩子与优秀的同伴交流时,也会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学习机会。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才能成自然。
学习不是一件被动的事情,而是需要主动参与的。
孩子要学会自己安排时间,和家长一起商量学习内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当孩子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时,就会不自觉地投入其中,享受其中的乐趣。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学习,不应该是一时的热情,而应该是一种终身的习惯。
当我们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时,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像吃饭一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