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鑫:学习活动教学最小单位

2020-06-16  本文已影响0人  雨鑫可视化加速教学法

早上好,我是雨鑫,用可视化教学赋能教育,我愿意与想为中国创新教育做点事儿的伙伴一路同行。


结束了高校老师为期两周的《可视化加速教学》的课程,看到老师们的依依不舍,大呼没上够,让我特别感动这些老师们的投入与好学。

其实对于大学老师这个群体特别特殊,是属于学霸中的战斗机,并且每年都会有各式各样的培训,也听过各个级别大咖的讲座,所以能够得到这群人的认可着实不易,从最开始的宣讲课中有很多人质疑到最后大家场场不落紧紧跟随,我知道这是大家对于可视化教学的认可!

这次课程无论是从架构顺序到课程内容,再到呈现方式其实我做了非常大的调整,并且老师群体的特点增加了很多理论和案例,并且也加入了小视频,从而辅助老师对于可视化教学有理解。

老师们反馈

虽然线上的体验感不及线下的十分一,不过毕竟每个部分都是有设计的,依然在线上也实现了课程可视化的理念和方法!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其实核心都是在于学习活动设计,促进课程的快速推进,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最小单位就是学习活动设计。

一、什么是学习活动?

除了ppt和纯讲授的方式以外,围绕着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内容为主导的教学活动。

它有别于游戏,游戏更多是娱乐、放松、吸引注意力、与教学内容无关,而学习活动是围绕教学目标,对于学习内容进行设计,把讲授方式换成让学生通过给定的线索去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中也会借用游戏中元素,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刺激、主动。

线下见

二、为什么学习活动那么重要?

因为从讲授到激发,学习活动是迈出的最小一步,也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最重要的一步。

这个过程即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用结果对学生进行检验和考核的方式,对于知识内容做出直接反馈,用学习活动代替课堂测试,用学习活动成果去验证对于教学内容掌握程度,从而决定应该如何教,教什么?而不是会的不会都去讲,反而让教学速度很慢失去重点!

从学习金字塔的视角,金字塔的下三层更多是学生自己去做到什么,而上四层更多是老师去做什么。所以一个课堂真正有效,其关键点在于学生自己在里面获取多少内容。

下三层更多是学生自己说、自己探讨、自己做、自己应用、自己完成对于内容的理解过程!

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机械学习变成探寻学习。

三、何时用学习活动设计

非常重要就是何时用学习活动,其实并不是说学习活动好,一堂课从头用到尾,其实并不是。

学习活动要恰到好处用,通常学习活动都相对比较小,占用时间不易太长。

所以应用学习活动通常是在四个关键点上,一个是开始,一个是结束,一个是重点,一个是难点。

好的开始是成功一半,开始决定了整个课堂的调性和走向,所以开始再强调都不为过。

老师们的反馈

结束的峰值体验,决定了一堂课学生吸收多少,对课程的整体感受如何,是否掌握住课堂的精华。

所以对于开始与结束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重点和难点更不用说,是一个课程的灵魂,也是最需要学生掌握的部分,课程的2/8定律,其实老师讲的内容并不都是重点,怎么突出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别,就在于用“我们来说、我们来做”的方式。

先做后讲的方式,先体验后反思的方式,会比直接灌输要好太多了,所以重点和难点其实就是一个在试错中学习的过程。

会有老师觉得太麻烦了,这样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怎么办,其实这个时候的核心在于你是要达成教学目标还是要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其实一节课就2-3个,不会更多,如果围绕教学目标做课程设计其实一堂课容量不会有那么多,去粗取精留重点,学生不累老师也不累,反而灌了很多什么都没留下更没有效果。

老师们反馈

学习活动就是对于内容掌握的直接考核,其实最大的难点就是老师提升学习活动设计的能力,怎么样把知识包裹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找寻中获得,学习活动设计的脚手架是什么?

学习活动设计会成为未来每位老师的必备技能,你是否意识到在信息和知识获取如此快捷的今天,什么才是老师面向未来,可以长期立足的能力呢?


我是雨鑫,用可视化教学为中国创新教育做点事儿的人,如果你有同样的梦想,请你一点要链接我,我们一起为中国教育做点事儿!

我的愿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