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栖止木》

《心的栖止木》是日本的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一本关于如何面对心灵的书,全书有75篇小故事组成。读这本书,就如同和一个慈祥的老者聊天,他不断地向我们分享人生的智慧,让我感受到的是柔软和对一切事物的慈悲与宽容。
1.青年问题,他说,一个人的青春好比蛹的状态,蛹内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但从蛹外面却看不出任何变化,就像一个表面上沉默寡言的少年,其实是满腹心事,内心可能经历着惊涛骇浪的挣扎,外表却不动声色。
(面对青少年,我们只是看到了他们的外表,他们的逆反,殊不知他们内心也在经历着成长的磨难,陪伴他们,静待他们破茧成蝶,不过多的干预,或许是最好的方式。)
2.人在有所创新之前为什么总是在退步?因为必须先把僵硬的框架卸除,才重新发现或者组合新的结构,也就是必须先破坏,才能产出新的创意,新的设计,新的构想。
(打破旧的总是要用些时间与力气,然后才能创造出新的。)
3.嫉妒是爱的表现呢?还是爱的不够?
(应该是爱的不够吧,真爱的话会为别人着想,不会产出嫉妒之心,比如对自己的子女,没有一个父母会嫉妒他们的才能,总是希望子女比自己要出色。)

4.夫妇吵架对小孩的影响就像地震一样,家庭的地震父母浑然不觉,孩子却敏感地感觉像天塌地陷般可怕。
(在孩子的眼里,家就是一切,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如果他们吵架了,孩子心里会有天塌下来的感觉,安全感全无。父母吵完架可以和好如初,但是孩子心理的伤害却无法弥补,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父母之间更应该和睦相处。)
5.孩子的世界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其实我们成年人都有过,只不过,我们成年后就忘记了这段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满眼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而忘记了我们自己小时候,小时候的我们也不是样样出色的,甚至还不如我们的孩子。七八岁的孩子,我们要求他们考满分,回想我们七八岁时正是满大街的在疯跑,不记得作业为何物,而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累的多,他们没有真正的童年,如果遇到孩子的问题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就不会有那么多焦虑了吧。)

6.动不动就要“大家一起”也是一种近乎病态的习性。
(我们习惯了整齐划一,我们要求学生齐读课文,齐背古诗,一起去玩,玩同一个游戏……却没想到有的孩子真的不适合这种学习方式,不喜欢这个游戏,我们一直要求孩子有个性,却又在时时抹杀孩子的个性,不允许他们有一点出格的举动,所以很多孩子成了我们眼里的问题孩子。)
7.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读书呢?实在是因为书太多了,孩子们产生了“厌书症”。
(物质太多了反而不好,让我想到了黄生所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那么多书,看那本?看什么?实在拿不定主意,不如不看了吧。)
8.雨淋过的地才能变坚硬。
(家人团结一体经历过灾难性的事件,同心协力克服困难之后彼此的心应该会结合的更紧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