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

走心观察才能把文章写活

2019-07-25  本文已影响672人  闲云悠悠

好文章,大都是从泥土缝里钻出来的,用心观察,笔下就出彩,文章就有了灵气。

昨夜睡前,品读黄渺新《夏日瓜荫》一篇千字散文,把我折服了。

该文,通篇围绕母亲在自家院子种丝瓜展开,从丝瓜籽种来历到下种到长大播荫,非常细腻,生动鲜活,犹如身临其境。

请看,作者是如何描写丝瓜成长的过程,农家小院充满温馨场景的。

丝瓜籽种的到来:“母亲从窗台上拿下一根老丝瓜,风干后,瘪瘪的,摇一摇,听得见里边响。拿一把剪刀,把絮状的丝瓜皮剪开,便有黑溜溜的瓜仁儿,一窝蜂从里面涌出,一粒粒饱满,满是淘气劲儿。”

丝瓜出土的镜头:“不出几天,丝瓜种子就发芽了,戴一顶精致的小黑帽,小黑帽下边,是一张娇小嫩青的笑靥,含羞,探头探脑,俏皮可爱。脱下这顶帽子,幼弱的瓜苗伸展身子,在春风细雨里茁壮成长,渐渐地,绽出绿叶,抽出瓜蔓,昂扬一股向上攀爬的生机。”

丝瓜生长的过程:“转眼进入夏天,丝瓜藤蔓缠缠绕绕、密密交织,爬上木桩,爬上草绳,一路葳蕤,为小小的庭院,增添盎然绿意……院子里,尽情绽放的丝瓜花,吹起一支支金色的号角,随风吐出丝丝缕缕的芬芳”

农家院子夜晚的气息:“夏日有月的夜晚,一家老小晚饭后,喜欢在院子里乘凉。大人们坐在竹椅上,一边低声叙谈,一边轻轻地挥舞蒲扇,赶走几只蚊子,留下几分闲适。小孩子们呢,或坐在小板凳上,或依偎在大人们的怀里。时而,他们抬起头,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看夜幕下飞舞的萤火虫。宁静的庭院,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虫声,繁密如雨。”

试想,若没有亲身生活过或者没有仔细用心观察过,怎能描述的如此逼真鲜活,怎能绘出如此美妙的画面呢!

细节决定成败,一篇好文都是用心观察,精雕细琢而成的。文章谁都会写,但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没有走心的观察,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精彩的画面来,无病呻吟,胡编乱造,难以撬动读者的心。

写文章就应该像黄渺新那样,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哪怕是小小的一个瞬间,只要寻找冠以一个好的主题,一样风采灼灼。灵感哪里来,生活实践中来,不是吗?!

《夏日瓜荫》,透过一个小小农家小院里的丝瓜,反应出了我们这个大时代的身影,折射出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夜,渐深。凉意渐浓,虫声渐稀,万物渐入梦乡。狗卧于屋檐下,蜷曲成一团毛物,睡着了。鸡栖于木架上,仿佛做着一个甜梦,低声梦呓。”

《夏日瓜荫》尾声让人入迷,渐渐地把我带进了梦乡,梦里还是这个充满诗意的农家小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