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感读书教育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读《为何家会伤人》

2017-11-23  本文已影响70人  微尘悦读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读《为何家会伤人》

写于2016年9月2日

        今年2月份时读了高铭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以访谈体记录了各类精神病患者的生活和想法,这本书让我脑洞大开,不过,当时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精神病患者为何会变成这样?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我想也许只能从心理学角度去探究。前一阶段,偶尔翻阅了一些弗洛伊德、荣格的心理学专著,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太理论化。其实,早就听学心理学专业的朋友提起武志红,除了看过他的一些短文外,对于他的了解也仅停留在知道他是个不错的心理专家。看完《为何家会伤人》后,收获很大,我感觉这就是我想找的关于心理学的书,特别想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所有做父母的朋友,因为它实在太好了,太接地气了,太符合中国家庭的现状了,我相信每个父母看完此书都会有所收获。

        都说家是港湾,为何武老师说“家会伤人”呢?光这个名字就让很多老夫子们感觉离经叛道,我也是一直带着这个疑问看完《为何家会伤人》的。武老师以他多年的实践经历,描述总结了大量中国家庭的现状和问题,将其中直达心灵深处的苦痛与伤口赤裸裸地呈现出来,让人不禁沉浸在忧思中。读这本书时,我不时就有惊心顿悟的片刻:“啊……原来是这样!”,有时情不自禁地想起鲁迅《野草集》中的“无物之阵”。的确,爱是“无物”,但在许多家庭里,往往“以爱之名”对家人、孩子造成了伤害。

      武老师通过大量案例,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的两大要点:“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家庭中第一位是夫妻关系,而不应是亲子关系。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坚若磐石。然而,在孝道为先、君臣父子关系书写的中国传统伦理中,夫妻关系往往是排在最后面的。不少家庭夫妻关系淡漠,却对孩子过分关注。而亲子关系若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时,就会带来很多问题,甚至陷入恶性循环。爱与分离,是生命中的永恒主题,但这种关系的错位却造成了两种不能分离,第一种是父母无法放开孩子,婆媳问题的核心是被忽略了的丈夫,是一位依赖儿子的母亲和不能忍受这种依赖程度的妻子的不可磨合性。另一种就是孩子主动的不愿分离,这就是时下啃老一族的写照,由于成长期父母的溺爱和一切包办的方式,这些年轻人安于在家继续做父母的成年宝宝,这时父母想要将孩子推到社会中去,但已是收效甚微了,只能无奈地继续供养着。

      谈完夫妻关系,武老师着墨最多的就是亲子关系,也就是如何培养一个优秀孩子的问题。我很赞同他的观点:“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童年成长经历的投射或反馈。俗话说“三岁看老”,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童年,是童年塑造了一个人,度过不同的童年就会成为不同的人,这童年当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家庭,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决定你什么样的成长道路。

        我一直很推崇龙应台的亲子三部曲:《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能感受到龙应台是个有大智慧的女性,她懂得如何去处理好与丈夫、与孩子的关系。《目送》里有一段话如晨钟暮鼓般给我启示:“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没有哪个母亲不依赖自己的孩子,龙应台也是一样。都说爱是为了相聚,而母子之爱最为特殊,从孩子分娩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分离,先是从母体分离,再从怀抱里下地行走,逐渐的成长直至离开父母远行。作为父母,必须要学会在自己的不舍和孩子的成长中作出取舍。爱,往往与痛的领悟在一起;无奈,有时也是难以描摹的深爱。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安放何处?武老师给了我们答案:学会理解和感知,重视孩子的需求,认可孩子自我成长的价值,这是亲子关系良好发展的核心力量。

      理解和感知,看似容易,做好不易。读书过程中,我一直在回忆我的童年,剖析我的家庭,思考我的人生,反思我对待我两个孩子的方式,这本书让我“不惑”,明白了很多原来弄不明白的一些问题。我的童年是在渔村里渡过的,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我的父母教会了我一生受用的为人处事法则,让我变得自信、勤勉、有勇气,不惧艰难。我觉得我的父母在亲子方面是分工有序的,妈妈关注吃饭、穿衣、睡觉等生活问题,给予我无条件的爱,而爸爸更关注我精神层面的需要。从不斥责,而给予最多的鼓励,哪怕有时我并没有做的那么好。带我去见他的同事时,教会我见面应该怎么打招呼,应该准备什么礼物,带我出去吃饭,教会我如何问候每一个人,带我去娱乐时,鼓励我上台唱响我在大庭广众前的第一首歌。在我上大学时经常给我写信,鼓励我把握好大学时光,努力成长,做好每一件事情。虽然爸爸已经逝去,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永存我心,让我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迷途偏航。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要建立亲密亲子关系的关键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父母和孩子交流首先要先学会聆听,试着从孩子角度去了解孩子的感受。成熟的家长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其实,不管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最重要的都是要换位思考,关心并舒缓对方的感受,不要急于评价。有时对方说些问题只是为了倾诉,而不是想要你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现在经常提“存在感”,存在感是什么,我理解就是“需要被看见”,对于孩子而言,“存在感”会带给他们“安全感”。凡是三岁前妈妈没在身边的孩子,都缺乏安全感。“网瘾”等乖张行为多数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一个人如果在童年只获得了很少的安全感,长大后就很难再重新建立一个安全岛。不过,任何事情关键都在于度的把握,对于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一样,真爱而不能溺爱,很多人会将溺爱理解为过度的爱,“溺”是过度,但过度的并不是爱,而是过度的阻碍,阻碍的是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挫折感低、脾气大。父母“真爱”孩子是看到孩子的真实感受,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比如孩子蹒跚着去拿球时真爱孩子的父母绝不会是帮他去拿,而是陪伴他、守护他,看他独立完成这个任务,并在他遇到危险时帮他化解。如果父母直接帮他拿了球给他,就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这其实就是溺爱。1岁半-3岁是培养自主性最好的时期,很多家长的包办型溺爱把孩子的成长机会剥夺了。往往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感受视而不见,习惯把自己的感受当做孩子的真实感受,令孩子不从自己身上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迷失了自己。孩子在自然成长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很多挫折,孩子经历一些挫折不但没有坏处,反而好处更多。心理学认为,经历的多样性比单一性更好。顺利会形成一个方向的思维,挫折会形成另一方向的思维。总是一帆风顺,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考虑问题容易片面,总遭受挫折,也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最好的经历是,既经受艰难困苦,也经历人间繁华,这样可以帮助形成多向度思维。对于孩子遇到的挫折,父母只要给他们自主解决的机会,他们会自动培养出高挫折商,这是很重要的心灵财富。

      儿童教育理论上有句非常经典的话:“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在3-6岁的孩子眼里,父母都是最好的,无论你很富贵还是穷困,他们没有外部评价体系,就是喜欢和父母在一起。但父母的价值观会对他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妈妈如果总指责爸爸挣钱少,孩子就会用挣钱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爸爸如果总指责妈妈不能干、愚笨,孩子也会看不起妈妈,从而影响他对女性的判断,影响他与女性交往的人际关系。

        阅读是审视自己的过程,我也常在反思自己如何对待我的两个女儿,有做的好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按照“二八理论”来说,“学”仅占20%,重要的是“做”,占80%。作为父母,首先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在单位,就认真做好工作,回到家,就把工作完全放下,专心陪家人孩子。这说起来容易,要想做好需要一个过程。有些人在单位当领导指挥惯了,回家也是颐指气使,以领导的口吻对待家人。工作的规则是权利,而家里的规则是珍惜。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睿智的爸爸在家总是乐呵呵的,孩子问他“爸爸你都没有烦恼吗?为什么每天都那么开心?”爸爸答“烦恼当然有啦,只是我在进家门前都所有烦恼都挂在门前的烦恼树上了。”作为家长,必须学习并养成把烦恼挂在“烦恼树”上的情商,与孩子共同快乐的成长。我也一直在研习王阳明的“心学”,努力去做到“知行合一”,把握当下的每一刻,做好这一时刻该做的事。

      父母除了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外,更重要的是和孩子共同成长,千万不要刻意的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孩子,比如父母自己没考上北大清华,非要孩子考上北大清华。父母付出的越多,期望越高,当孩子比自己预期差很多时,往往有很强的挫败感、甚至不自觉认为自己付出那么多,成了“债主”,甚至逼孩子“还债”,从而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上。这样的家庭环境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

        要想和孩子共同成长,首先要给孩子空间,不要包办孩子的成长,什么都替孩子决定。那样,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己作决定,也就学不会果断和思考。只有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个人空间,孩子才会发展出完整的独立人格。其次,父母一定要自我成长,不能停止不前吃老本。很多父母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塑造孩子,但这种理想如果与父母的自我形象相去甚远的话,容易给孩子不信任感,比如你从不看书,要求孩子天天看书,孩子如何能顺从;你天天睡懒觉,要求孩子早起,孩子怎么能起的来;你天天房间乱糟糟,要求孩子每天收拾房间,房间可能干净吗;你天天打麻将打牌,要求孩子静心学习,孩子学习怎么可能会好!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想孩子成长进步,家长绝不要停止不前。

      为何家会伤人,是因为我们对家庭关系心理学了解的太少。《为何家会伤人》让我们知道了伤的根源与所在,发生的不可挽回,但是,作为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我们,要让家而成为爱的港湾、爱的退路。毕竟,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是我们在冷漠的尘世间最后的避风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