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桥断想

2017-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甲老师

      邯郸学步,从古自至今讽刺的是学步者。驱车千里,来到邯郸古城,站在学步桥头,看着“学步者”石雕栩栩如生的丑态,我不禁沉思。

学步桥断想

       这个典故发生在战国时期。 燕国青年,发现赵国邯郸人走路不紧不慢、优雅潇洒后,决定去邯郸学习走路。这充分说明燕国青年,不敢后居,积极进步,并具有世界目光与胸怀。

       青年的学步想法,遭到家人一致反对,但青年人并未因此改变初衷,而是继续出国学习。这说明青年人,认定目标,坚持观点,是有主见之人。

       青年人,从燕国到赵国,一路风餐露宿,克服了重重困难,千里迢迢,艰难万险,只为学得真经,再苦再累也能挺住,足见他有惊人的毅力。

学步桥断想

       来到赵国都城邯郸,青年人马不停蹄就开始了紧张而认真的学步之旅,他悄悄地跟在人后,别人走一步,自己学一步,别人抬一脚,自己仿一脚,学得刻苦而专心。

      尽管青年人由于学得太认真、太死板,亦步亦趋,以致忘了自己原来这么走步,学步未掌握真谛,反而又忘了老本,可谓悲矣!

学步桥断想

       但是,我们是不是多给这些学步的青年人一些包容。我认为他是燕国的骄傲,敢想,敢干,敢做,敢为,虽然失败了,但青年人的这种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