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那年夏天的树

《今日泪,昨日水》下

2018-05-27  本文已影响18人  奕远君

第五章 要广度还是要深度

人脉

大家就都会明白,让人认识你的原因是:你能满足对方的需要。如果对方的需要越急迫,你又恰恰能满足,那你的出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谈到此处,我就明白了《水浒传》里边的宋江为何没啥功夫,但是却被那么多兄弟封为老大的原因:他总能在兄弟最紧急的时候出现,靠一点点小手段来解救兄弟。他最牛的本事就是知道每个兄弟的需要是什么。

而跨界是建立人脉网络更讨巧的玩法。懂得经营餐馆,也许会成为移动互联网,指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沙龙的座上客;如果做过网络产品经理,也能流窜到传统行业里聊聊如何把网络平台建在水果店、美发店里;懂幼儿教育,那就是师奶杀手,只要有孩子的,统统是自己的地盘;有职业生涯咨询经验的,饭桌上都能两句话点出对方职业困惑的痛点。

跟一个主编讨论跨界时,她疑惑地问我,如果不在某个领域里做它十几年做得精深,如何在职场往上走呢?如果一个兄弟管理过团队和项目,兼职做培训师,懂一点数据库,还曾经玩乐队,我们知道他每个都没做到精深,但是他可以在很多领域成为香饽饽:这类人就可以跟音乐人谈项目管理,给管理团队维护网络,给IT工程师培训课程,还能给培训师们演上一曲。

跨界定位的前提之一,是自己在本领域的能理可以拿得出手。你不必是多强的高手,但是也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

前提之二,是关注人们的需求。

我们在工作、身边、朋友圈、聚会中,可以发现各种需求,但是如果不关注,就缺少一次建立人际关系的机会。我们往往陷入这样的需求误区:人们的需求不都是利益需求吗?走关系不就是送礼吗?咱没那么大能耐满足他的利益需求啊。

1.满足利益需求不见得需要多大的能耐。小雨小时候练过毛笔字,工作中一到年底就成为领导用得着的人:领导要给客户发请柬,如果用毛笔字写就更显格调,于是他就派上了用场。当自己有点小能力时,除了继续提升能力之外,更关注这个能力到底能用在什么地方,满足了对方的利益,对方自然会高看你一眼。

2.不要忽视情感需求。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利益需求,也有情感需求。我的一个朋友,孩子3岁。她对育儿很了解。于是,当她的上司准备生孩子时,在聊天中,她给了上司不少建议:要准备什么东西,提前多少天去医院,办出生证和户口要带什么,什么时候找月嫂。更重要的是,她留了个心,不光是吃饭聊天时扯扯淡,而是又给上司发了一封邮件,把这些信息都列成清单,搞得那上司倍加感动。这个生娃清单就成了她搭建人脉的敲门砖了。谁又能说这种需求是利益需求呢?

3.关注他的价值观和兴趣。

兴趣和价值观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它不同于市场、财富、资源,这类玩意儿会因为关注的人多而令关系紧张:如果多个人都关注商业地产,他们在一起往往会产生某种防御心,因为市场、财富、资源总是让人感觉是有限度的。兴趣和价值观这类玩意儿恰恰相反,如果我们都喜欢现代美术(兴趣),我们相互之间不会感觉紧张和防御,反而会因为感觉投缘而走到一起。

4.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这道理大家似乎都明白,但真到了事上,精力却往往放到了已经有名望、地位、权力、财富的人,就容易冷落了真正需要支持的朋友。我的一个朋友就很会“烧冷灶”,一次工作会议,聚餐后大家在酒店花园散步。多数人都走得比较快,聚集到会议组织者(自然是颇有威望的领导)周围聊天,而他看到一个参会者腿脚有点不灵便,便故意走慢,半搀扶半散步地跟那个人攀谈。谁曾想到他俩竟因此成为朋友,后边还有了很多业务往来。其实,如果多想想,反倒雪中送炭对能力的要求不高,说几句暖人心的话,帮忙做点打杂的事情就真的能帮到对方。

人脉是“麻烦”出来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上一辈给我们的箴言:“没事别麻烦别人。”很多善良的人,他们什么事情都自己处理,从来不爱请别人帮忙,他们认为麻烦别人是错误的。

但是,这类“好人”的人脉网络,却往往挺单薄。因为,当我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时,我们就缺少了建立关系的缘由。

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忙是可以请求别人帮的。

首先,这个忙不会给对方造成真的大麻烦。否则对方会马上建立防御:你小子到底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

其次,尽量不要涉及金钱这样的利益关系。人脉更多是一种个人感情,一旦牵扯可以精打细算的利益,就会变成劳资、雇佣、购买的关系。即便真的有利益关系,那也最好不要将这种帮忙看作是搭接人脉,而把它看作一个契约。

最后,一定要及时还。人际关系的核心行动是“来往”。《围城》里讲最好的谈恋爱的方式是“借书”,因为有借就有还,这样就有了“来往”,一来二往就暧昧了。建立人际网络的方式同样如此:你麻烦了朋友一次,算是借了一个人情,人情总要还的,当下次再还的时候,就可以暧昧了。

打磨“人脉漏斗”

在这里,先谈一个神奇的“营销漏斗”模型:有没有想过,在商业领域,一款产品或某项服务,比如某个品牌的保健品,如何从被顾客发现到被顾客购买,再到让他们成为忠诚顾客?这其实是一个销售漏斗的过程:

《今日泪,昨日水》下

当企业建立起这样的营销漏斗后,企业最盼望的是什么?就是目标客户、忠实粉丝如果能越来越多,这样市场就会越来越大,企业就能多赚钱。

那么,如何能让信任客户、忠实粉丝越来越多呢?换一种说法,怎么能让这个漏斗漏下来的客户越来越多呢?

无非两种办法:

1.扩大漏斗的开口。只要客户认知度越来越高,确保最终埋单的为某一个固定百分比,目标客户就会越来越多。这也就是为何每年快消品、保健品的广告都会抢占电视的黄金时间,网络媒体的最好位置,因为能让更多人看到。

2.让漏斗的壁更直。如果漏斗是一个圆筒,那所有能知道该产品的人就都成为埋单者、忠诚者,这也能多赚钱。这也就是为何产品质量、精准营销、市场定位如此受到企业关注的原因。

以上所谈的都是营销的玩法,这跟人脉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大有奥妙可言。你的人脉模型同样是一个漏斗,假如把自己看作某种产品或某项服务,会有一些人认识你,也会有一些人认可你,还有一些人信任你。而当认可你、信任你的人越来越多,你的人脉就会越来越丰富,你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而从认识到认可到信任,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漏斗模型。

《今日泪,昨日水》下

当我们在经营自己时,就是在经营这个漏斗。同企业做产品一样,每个人都希望这个漏斗下边的洞越来越大。凯文·凯利说过一句名言:“只需要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便能糊口。”实现足够多的铁杆粉丝,同样也是两个策略:

1.开口策略:扩大漏斗的开口。就是想办法让更多人认识你。当认识你的人越来越多,总会有一定比例的人认可和信任你,人脉网络就能轻松建立起来;

2.圆筒策略:让漏斗的壁更直。如果每一个认识你的人都能认可你和信任你,那人脉网络也会很坚固。

《今日泪,昨日水》下

开口策略(广度策略):你应该知道什么样的人是那种开口特别大的人了吧,就是“名人”“明星”。微博里粉丝最多的大V就是这类人。所以,开口策略的核心方法是:自我宣传,追求认知度。这里边,多数人本身就有很大本领和成就,再借助媒体平台频繁上镜,慢慢就形成了个人品牌。当然,还有一些人,本领和成就确实不够,但是在这样的眼球经济下,他们会制造各种爆炸性新闻来吸引眼球。当开口足够大时,即便99%都不认可,只要能获得1%的认可,就获得了某种自我品牌。

圆筒策略(深度策略):如何能保证知道自己的人都会认可和信任自己?这类人会在某个领域更深入研究,使自己在这个领域成为真的专家,拥有更多的认可度。同时,他会在可控的范围内自我宣传,精心培育更少,但更认可的粉丝。

强弱连接

我们总会把人脉看作一张网。它以每个人为中心,一层层张开。假如你要画出你的这张人脉网,会怎么画呢?它通常会是这样的:

《今日泪,昨日水》下

首先,每个人跟别人的连接有粗有细。越粗的连接说明关系越紧密,是强连接,比如至亲、多年的同学同事朋友。越细的连接说明关系一般,是弱连接。

人们认为,在日常生活、职业和学习中,这些强连接往往会起极大作用。此类观点更适合于古老的村落宗族文化。那个时候根本没机会建立弱连接,因此那些在宗族和“同窗”里最有话语权、最得到族人认可的人,也有最多的烟抽,善于利用弱连接。之前我提到了发现对方的需求、价值观和兴趣。弱连接不是相互换个名片就结束了,这种不叫弱连接,这种叫“虚”连接,就是我过去做电路板时的“虚焊”,看上去连接上了,其实完全没有。

弱连接是你过了几个月在QQ上遇到他,还会打更多的招呼:“最近如何?”“我最近在做一个产品,不知道能否对你有用?”“正好有个小事,不知道你能否支持一下?”这样才能经营好弱连接。他自己的需求会更容易满足。但是时代变了,而今过分依赖强连接的个人却在这个社会环境难以生活和发展。

对弱连接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投入小,产出大。如果你还在校园里,不妨花点时间放在跟你的同学、专业无关的领域和团队里。生活立体一点,可以出现很多弱连接。

还需要根据自己的价值做转换。如果总认为弱连接就是弱连接,强连接就是强连接,那就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想想你过去跟一帮哥们儿喝酒、打牌不亦乐乎,突然冒出一个女神要追要陪,哥们儿就说你“重色轻友”。我们的心智是一块有限存储的硬盘,只能存最多大约150个连接,这其中包括了大约15个强连接,因此当一个弱连接变成了强连接,就只好要有一个强连接变回弱连接。

强弱连接转换的重点,是清楚每个人想要的价值是什么。

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得区分出强连接跟弱连接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弱连接拿来拓展视野,接触新事物;而强连接则用来降低信任成本,抱团进退,形成合力。

主次连接再回头看上边那幅图,除了强弱连接,你还看到了什么特点。

《今日泪,昨日水》下

是不是“我”的每个连接,他们也有自己的连接关系,这是第二层连接。当然,这第二层连接的每个个体,也有自己的连接,那对于“我”来说,就是第三层连接……

为何次级连接在这种时刻会发挥威力呢?

其一是熟人引荐,这就增加了一层信任,能让“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下坦诚地交换意见”;

其二就是这些信息都属于不那么公开也不那么机密的内容,比如圈子内的关键人物和协会、企业内部流传的故事及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于是乎,你会发现原来的蓝海里竟然暗流汹涌,又或者那个竞争激烈的领域竟然有新的可能。

说得再耸人听闻点:一次聊天也许就挽救了一个人的一生。

达成次级连接的重要方法就是“开口得助”。

既然介绍人是你的熟人,请他推荐一个人对他也不是麻烦事。即便产生了一点麻烦,我之前不是提到了“人脉都是相互麻烦出来的”吗?这点麻烦正好是可以“来往”的借口。过去的年代,约着见面总有各种“没时间”,而今改革开放春风吹,网络走进新时代,微博、微信、QQ、邮件,这些方式都可以成为达成连接的好方法。

找个“连接者”做朋友

我们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人能把这150个连接用足用满呢?

其中一个职业叫月老,工作职责是给有缘人拴红线,每三天要拴住两根红线。我发现有一类人,就是人间的“月老”,他们天生喜欢搭接人脉。只要他的一个朋友有需求,他又知道另一个人能提供,他就会很卖力地把这个关系搭接起来。这路人是“跨界达人”,会跟很多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人打交道,他们的手里有一堆“弱连接”。而且,更重要的是:经营人脉在他们眼中不是工作、负担,而是享受,甚至可以上升到“使命”,他们就是为此而活的。如果我们不愿去成为这样的角色,不以“当灯泡”、经营人脉为使命,我们至少还有一个办法,那就认识一个这样的朋友。没关系,他一定愿意成为你的朋友,这是他的享受。花点精力把他经营好。

降低人脉经营的“倦怠”

第一种人,被各种人情“托付”人。这类朋友真的是很善良,他们愿意被各种人麻烦:上司让他去组织一个会,他放下手里的项目就发邮件;同事让他去查一下下周的飞机票,他又上网去查;对于背负太多人情的人,需要改变的是与他人形成的“托付与被托付”的关系,学会沟通、带尊重的拒绝是很好的方法。

第二种人,把人脉当功利交易的人。这类朋友十分明白人脉是以交换为核心而形成的,同时他们也愿意投身于各种经营人脉的活动当中。但是这类朋友的问题是:他认为人脉就是一场交易。对方有我所图,我才会去结交;如果对方没什么价值,我才懒得理。说得更难听一点,叫“势利”。

把人脉当交易的人,不妨再把这个交易算得更细一点。经营人脉的收益包括了:对方的回报以及自己内心的快乐。

第三种人,喜欢独处的人。这类人喜欢独处,在喧嚣之后更愿意头戴耳机、听着蓝调的美国音乐、对着苹果笔记本。卡夫卡的小说中总会用城堡、地洞来描述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但是,当要进入这个社会环境中,独处的人们会不得不面对人脉关系,经营个人品牌。这会让一些人难以平衡。

首先确认不刻意经营人脉关系是否真的妨碍了自己的生活。独处反而会产生别人所没有的眼光和能力。

假如,生活要求独处的我们必须经营人脉,那就不妨把经营人脉看作某种“分享”。独处的人通过自己待着获得信息、知识、思考和智慧,这是他们的能量来源。

同时,释放能量的最好方法是分享,通过分享同样可以收获人脉和品牌。而我恰恰发现,一些爱独处的人反而有分享的癖好,这似乎莫名其妙,分享和独处在同一个人身上全部体现,但用能量流动就更好理解:

喜欢独处的人在独处时能吸收各种能量:阅读、听歌、做东西、写代码……都能让自己更深地理解和觉察。

而当他们跟他人接触时,一旦触动了他的某根神经,他就能分享那些自己开心的内容,把能量释放出来,个人品牌也得到提升。

有没有想过,其实孤独如卡夫卡,依旧有跟他人接触的法门,就是他的写作。他用写作实现了分享和释放能量。

人脉象限地图

如何打磨自己的“人脉漏斗”,你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从这个地图中可以看到其中的策略。当刚刚出道、初来乍到时,先提升技能,走深度策略,得到少数人的认可。

之后当稍有怀才不遇之感时,则花点时间自我营销,但同样会觉察到,也许某个时间感觉自己飘飘然,此时,再退而结网。之后……这样阶梯式上升。我们也可以看到,越往高处,所花精力也会越大。

另外,这条阶梯上升的通道,不同的人的自我设计也不一样。对于更喜欢研究和琢磨的人,他的通道往往会是这样的:

《今日泪,昨日水》下

而对于更爱追求名声的人,他的通道会设计成下图:

《今日泪,昨日水》下

第六章 做自己,还是学别人

做职业的模仿秀

这个诀窍非我发明,而是人类天生就有。回顾一下各位曾经的模仿对象:刚出生时叫的第一声“妈妈”是在模仿妈妈;这种对母亲的模仿一直持续到上小学,小学时开始模仿你喜欢的那个老师;进入青春期之后有了偶像,开始模仿追的那个明星。你会去学他带颤音的风格唱歌,你也会模仿电影里他的动作、表情和语言。

一些人在第一份工作中之所以能迅速成长,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个比他强,又经常在他身边人作导师来模仿。

这让我想到了我第一份干了十几年的工作,工作的第一年我就“相中了”一个负责人,把他当作职业导师,这让我的很多处事能力迅速提升。

人类的学习从模仿中来。而当我们进入工作或转换工作时,外界过多的干扰导致我们遗忘了儿时沿袭下来的才干。

当我们来到了一家新公司、一个陌生的组织,两眼一抹黑,面临各种新问题:开会流程、邮件风格、PPT要求、工作内容……全都是新内容,在他们看来驾轻就熟,在你看来又面临新的磨合。此时,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迷茫期和成长期,不妨把模仿的绝技开启,先去相中一个职业导师做模仿对象。

这个模仿对象,首先得有魅力。你看中的那个人要么自信干练,要么学富五车,要么智慧深刻,反正无论怎样,他在这个组织里气场够足。

其次得跟你臭味相投。假如某天,你看到他在茶水间跟人聊天提到了某个民国大家,而你竟然也曾经深入研究过该大家的野史。你就会对这个职业导师有惺惺相惜之感,从而你跟他有了那么一点共同语言。

再次,最佳的方案是,他还会跟你经常在一起工作,如果是你的顶头上司或项目合作伙伴,那就是天赐的机会,吃定他。即便不能经常在一起工作,那你也可以尽量创造出在一起工作的机会,抓住每一个会议、每一次邮件、每一个可能的项目。

如何模仿?只需要做到:

观察。观察是模仿的第一方法。

你要观察你导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通过观察你就明白:当遇到多个利益纠纷的邮件时,他是如何回复的,他写PPT的思路是什么样的,他在会议中是如何发起提问的,他是如何安排自己和团队工作的,他跟团队谈具体事情的语气如何、眼神如何、手势如何……

附体。当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当面对类似场合,你就会有“在这一刻灵魂附体”的感觉。

写邮件时很像他的口吻,写PPT时比肩他的思路,会议沟通时调用他的语气、他的手势……整个过程是完全下意识的,以至于你会在一段时间里说的口头禅都跟你的职业导师一模一样。继续观察,附体……这两个动作多次循环。之后,你就会成为×××第二。这时候,你就长成他的样子。

模仿是进入陌生世界的通道,也是成为自己的契机。

先抄后“偷”

但是你只能在开始时模仿,却不能一直模仿。

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都是模仿加整合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开始时模仿某个人,找一个标杆,拷贝他的风格、讲话、做事,但是无须担心成为“×××第二”,因为当我们能意识到可以整合之后,就开始掺入其他元素。一个孩童,先开始只会模仿妈妈,慢慢地开始掺入爸爸、奶奶、爷爷、老师、同学、同事……而作为进入到职业环境的成年人,先开始模仿导师,逐渐熟悉之后,开始整合他人,在与更多人的互动中营造出能让自己成长的空间。

不过我们也会发现,“模仿加整合”,有的无与伦比不可替代。

但是做自己没有错,模仿没有错,整合也没有错,但是如果放到不靠谱的节点,就错了。

先说整合,乔布斯、比尔·盖茨、毕加索以及王菲之所以能靠模仿、整合之后成为让我们都崇拜的人,其核心是在于他们在无数次的模仿之中,逐渐清晰了自己的定位。这是从copy到steal的最精髓之处:既然是整合,就得先想清楚重心在哪里,谁整合谁。因此,在谈论完这么多学习别人的论调之后,我还是得回归到“做自己”头上。

首先,在模仿的初期,不是盲目地谁都模仿。我之前已经提到了最好的模仿对象是能“臭味相投”。所谓的“臭味”,就是每个人对自我的一点点觉察。王菲为何要学习小红莓乐队主唱的“咽音”,是因为她经过多年演唱,发现自己的声线很适合咽音。我再次强调,这种觉察并非那种多么深刻、自我感染、五雷轰顶的“自我顿悟”,仅仅是一种感觉就足够了。

其次,这是一个循环。当迷茫的时候,先仅凭个人感觉找个标杆,去“模仿”,然后再次关注个人的感觉和模仿,用禅语来说:“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有机会“偷”到自己身上。

《今日泪,昨日水》下

我的性格适合吗?

我到底适合不适合啊?”这是职业咨询中出现最多的问题。一旦谈到适合,就必然离不开“性格”(或人格)。这也是为何性格测评能在各种媒体上大行其道的原因。每个人期待发现自己的性格,借此找到匹配的工作、事业、爱情、婚姻。

这背后同样有几个误区:

误区一:性格是遗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打从娘胎出来就具备。

遗传只是性格成因的一部分。

人格的成因主要包括四方面:

遗传、

社会文化塑造、

成长小环境(就是家庭、学校、小伙伴)塑造

个人主观意图。

先说遗传

遗传到底决定了多少比例的性格,过去的研究认为是40%左右,但是这个研究很快被更多科学研究所质疑。而最新的研究则发现:生物遗传因素只有在适宜的家庭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出生前已经种下某个种子,但是总是不给它浇水,一辈子也长不出性格的果子来。

社会文化塑造、成长小环境(就是家庭、学校、小伙伴)塑造

在人生的头20年,因为个人主观的意识尚未成型,社会文化及成长小环境也会成为性格形成的因素。由此你就会知道,为何成长在过于挑剔和严厉的家庭及学校里的孩子都比较内向,为何艺术家的孩子也多比较“二”,为何学理工科的学生都比较“理性”,为何广东人都比较“务实”。这些往往都是社会文化和成长小环境塑造而成。

再有就是人们对自己的塑造。

当一个人刻意地把自己塑造成“白羊座”的性格:外向、热情、性急,那随着岁月的持续,即便其基因里留着沉稳的种子,社会文化宣扬的是内敛的文化,但因为他自己的刻意塑造,他也可能真的就成为外向、热情、性急的“白羊座”。我们借助测评测试出来的个性或性格,并非遗传而来的天生基因。而是这多种因素经过整合,并在测评那一刻呈现出来的样子。

米兰·昆德拉说:“你以为改变是像高楼大厦坍塌那样悲壮吗?其实根本不是。”性格在每个人做出每个小的选择时都做了十分细微的隐性变化,当这种变化积累、持续到一定时间时,我们的性格就真的发生了某种显性的变化

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性格,比你测出自己是什么性格,更为重要。

当我们执着于自己的性格时,性格反而成为困扰我们行动和成长的枷锁和各种借口:做事拖延,是因为性格;沟通情绪化,是因为性格;不爱学习,也是因为性格;睡觉前不洗脚,还是因为性格。既然是因为性格,就是没法改变的,那也就只好这样了。

可塑性真的是一个神奇的词,当你相信自己是“可塑”的时,那些加之于身的性格枷锁就自动解开了。当你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塑造成自己想成为的性格时,改变就一点点出现了。

你说我到底是偏感性,还是偏理性啊?”我都会给他一个暧昧的眼神:“你希望让自己在哪个位置呢?”如果知道哪个是自己希望的点,不如就像调音师一样,拨动那个性格游标,一点一点地改变,塑造成自己想的性格。

从战士到国王:找到自己的人生主题

这些朋友过去的职业经历都是一部奋斗史,努力工作、学习领导模仿上司、结果思维、快速学习。他们如同一个个腰上挂着无数首级的战士,一路拼杀,其间学得各种兵器技能,逐渐成为校尉、将军,而今他们发现自己三十大几,再往上拼遇到瓶颈了。

我往往会让他们回顾一下过去:当年,你从一个助理升到主管,有多快乐;奋斗了几年从主管升到了副经理,有多快乐;之后从副经理升到了经理,有多快乐……随着他们职级的提升,他们快乐的持续时间却在减少。一旦拥有,短暂的快乐之后马上感觉无聊。

他们所谓如何升职的问题只是表面。我在之前曾经提到过“职业倦怠”的话题,这类朋友的问题本质是职业倦怠。叔本华讲过钟摆理论,人生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需求没满足时是痛苦,需求满足时是无聊。职业倦怠就是掉进了钟摆。

我之前也提到了跳出钟摆的方法:找到内心源源不断的加油站,寻找内部动机。

大家无一例外地开出“做自己”的良方:你是自己的国王,聆听一下你的内心: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我承认,这种“门卫问题”(问这类问题最频繁的就是门卫了)对一些人确实有感觉和触动。他们在一系列问题之中受到了启发,发现了天命。

如果真正有一些方法,来找到自己的“人生主题”呢?首先我先要强调几个误区,这十分重要。一旦清晰了这几个误区,你可能就迅速清楚“门卫问题”的答案。

是人生主题,而非人生目标

现在社会,你很难设定一个特具体明确的一辈子目标:当企业高管,开全国连锁的店铺,拿到博士后学位,赚够1个亿,做出一个能改变世界的产品……这种一辈子的清晰目标会因为种种外在原因难以实现。

但是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人生主题,“主题”往往不是某个清晰的目标,不是收获什么成果,也不是实现什么目标。它往往可以描述成一个可以持续不断从事的过程。它可能很抽象,比如“支持他人”,也可能很具体,比如“写作”,但都有一个特性,就是“没有结束的时刻”。

如果你要不到你想要的,那你愿不愿意做你想做的”。人生主题就是那些“你想做的”。当发现人生主题时,别人看到后也许会很不屑,但是你内心会很坚定:这就是我的。

当我将这个概念澄清给一个朋友时,他马上就脱口而出他的人生主题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是目标,是一个过程。今后,如果看到某个机械或软件问题,他用各种手段解决了,整个过程他会十分享受,问题解决之后,他也会有成就感。而且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可以没完没了一直干到生命结束。

我在此列出一些可能的人生主题,你看到这些,也许会启发出你自己的:

解决问题,探索,经营团队,让事情好玩,支持他人,设计产品,用文字表达,链接人与人,维护家庭,制作东西,在人群中表演,沟通影响他人……

请注意:你的人生主题也许不是单一的某个描述,它可以是多个描述的组合,比如:修理东西,并将方法分享给别人。

人生主题不会锁定在某一个特定的职业上

人生主题可以用在大多数行业的职位和企业中。如果是“解决问题”:到IT行业做技术支持可以是典型的解决问题;在金融行业里做运营也是解决问题;在淘宝店做店长,其大部分工作同样也是解决问题。如果是“用文字表达”:当作家是典型的用文字表达,做记者也同样是,在传媒行业做编辑也同样是。

链接人与人,这似乎是公关行业的专利,但如果你做销售、市场,是不是大量的工作也是链接人与人?如果开咖啡厅呢?在一家社交网站做产品经理呢?这些职业都是链接人与人。

因此,当发现自己的人生主题之后,你不会感觉自己的可能性变少,反而发现可能性变多了。相比“目标”这个短期、明确、具体的概念而言,人生主题更像是一个大方向。目标只是一枝花,而人生主题却是一个花园。

往往需要一定职业生活经历之后才能发现,我们很难在高中、大学一毕业就发现自己的人生主题,那时候谁也没有太多人生经历,一个只写过几篇作文的童鞋很难体会到“用文字表达”的享受和成就感,一个没组织过几回活动的人也很难发现自己很善于连接人脉…

这也是为何有十几年职业经历的人才会有“追求内部动机”的渴望,因为职业初期的他们往往处在模仿和追求社会价值阶段,还没到追求自我成就的程度。退一万步讲,假如一个人真的在大学时就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主题,那该恭喜,他可以照着他的人生主题来自我实现了。当清晰了上述误区之后,发现人生主题的方法就变得简单了。

我推荐几个有意思的“魔法”:

1.墓志铭

假如有一天,那个夜里,月朗星稀,一切安详静寂,周围响着微风的簌簌声,偶尔有蝉鸣声做和弦。衰老的你躺在床上,你很清楚自己今晚睡过去,明天就再也不能醒来,但是你知道你的墓碑上会刻着一些字,它描述了你一生所从事的事情。你因此觉得这辈子没白过,死而无憾。这些字就是你的“人生主题”。

2.放回忆电影

如果自己的一辈子是一部电影。仔细回顾一下自己从有意识起的每一个精彩片段,在哪个片段中你感到了享受和振奋?在哪个片段中你有“高峰体验”?在哪个片段中你无所畏惧地投入自己的全部?

你会发现,这些片段背后都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只要是触及了这些共同的东西,你就如同共振般有莫名的兴奋反应。如果你发现不了共同的东西,那还有一个方法来区分,就是把这个片段的内容分解,然后做删除,你会发现有那么一些部分你无法删除,一旦删除就没有感觉,而其他部分的都可以删除。

举个例子

在我给一个客户做这段体验时,她提到她最享受的是把一些事件背后的原因弄明白,然后跟同事分享。我会让她再区分:“那假如没弄太明白就跟同事分享更让你有感觉,还是弄明白,但不一定分享更让你有感觉?”她说如果弄明白不分享她会觉得没感觉,而即便没弄得太明白但只要能分享她依然会很享受。

于是,她就意识到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心得是她的人生主题。那些无法删除的内容,总结成为一两句话,就成为你的人生主题。

3.疯狂写这是从国外知名博客写手史蒂夫·帕丽娜的博客中找到的,我起名叫“疯狂写”。这个方法似乎真的符合我最开始提到的有效、快、容易这三个人类都喜欢的价值。你只需要单独一个人一个小时,就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人生主题。

(1)首先找一个完全单独的一到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把所有可通信、上网的玩意儿全扔出去,然后单独在一个空间里。这一小时只属于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这件事。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当这个游戏结束以后,你的生命将发生奇迹般的变化。

(2)准备几张大白纸和一支笔。如果有电脑,可以打开word,新建一个空文档(注意千万别借打开电脑之由打开小游戏什么的)。

(3)在第一张白纸上的最上方中央或者在那个空白文档最上方,写下一句话:“我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4)是的,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把你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马上写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几个字。比如说:“赚很多钱”“周游世界”。

(5)不断地重复第4步。直到你哭出来为止(作为男人,恐怕你哭不出来,但你会激动不已,以至于有种被什么附体的感觉)。这确实是个比较有效的方法。这是对大脑和心智的艰苦挑战,你的心力要穿越那些“虚伪追求”,从而一点点发现真实的人生。这期间你在做各种回顾,你的大脑如同过电影一般,你过往的悲伤、喜悦、无聊等各种图片和声音掠过。

但是不幸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坚持写超过30分钟。他们并没有找到那让他激动不已的时刻就放弃了。不过没关系,你有很多个能单独安排的两小时,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呗。在你写的时候,会发现那种激动会在某个描述中出现,此时你可以回顾并圈起来,然后继续写,你会发现这种描述会一再出现并更加清晰,逐渐达到激动不已的时刻。此时,准备好纸巾,人生主题会蹦出来。

以上三种方法,不才我全部实验过。我的反馈是,不一定第一次就灵。多试几次,效果就出来了。而且我强烈建议隔几年就实验一次,人生主题会随着你经历的更加丰富而有微微的调整。

当人生主题清晰后,你会有种“从战士到国王”的变化。也许在生活和职场上,你依然是那个执行力强、每战必争、勇往直前的战士,同时你内心那个“国王”会一直召唤,让你抽点时间回归到自己的“王国”里,对你自己的人生主题进行建造和经营。

行动是合力

而我想问的是,假如你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主题”,你是否也如《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一般,追寻神性的声音,全心投入到自己的主题之中呢?

拦在通往你人生主题道路前方的,是一堵堵又长又高的墙;而自己身上突然凭空多了几道绳索,它们拉住了你前进的步伐。如果你真的做了一个义无反顾的选择——走直线,就必须挣脱这几道绳索,用尽全力冲破一堵堵高墙,如同斯特里克兰德及高更,面对的是收入锐减、不被亲人理解、为外界嘲笑的窘境。我在第二章提到“浮士德契约”,你是否愿意为了自己的人生主题而跟魔鬼签一份契约呢?走直线,看上去路途很近,但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今日泪,昨日水》下

前有高墙,后有拉力。欲进不能,欲退不甘。”多数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难题:欲进不能,欲退不甘。但是我们可以把这幅图分解一下,你就会发现新的思维方式。

应对拉力如果你身上有多个拉力,将你向各处拖动,不让你向自己的方向前进,这代表着什么?看到这幅图的人一般会认为,这代表着其他人的看法、社会的看法、家庭的看法……

我们都学过初中物理:当一个物体被多种方向的力量共同作用时,它所行动的方向一定是这多个力量的合力。因此,当一个人内心被很多力量拉拽时,如果力量均等,那他就会留在原地,但很纠结。一些人为了让自己不纠结,便行动起来,就采用了饮鸩止渴的方法,把自己内心的那个方向拿掉,似乎一下就能动起来了。这就是之前提到的,继续做“战士”,成为别人的“画笔”。

1.把力量的强度和角度画出来,做道物理题“你能画一下来自不同方面的力量吗?假如你自己的人生主题是正前方,那其他方向的力量是什么方向呢?”“然后你能画一下不同力量的强度吗?假如10分是最强,各自的力量都有几分?”

如果回到中学物理,当能清晰地描述出一个物体被作用的不同方向的力,就一定能计算出最终的合力。当一个人把加之于身的诸般力量都量化出来时,他也能发现最终的合力,方向是哪里,强度是多大。

《今日泪,昨日水》下

此时,很多人会惊喜地发现,原来他还是会朝着自己的那个方向走,只不过力量有点小,方向有点偏。那个33岁干着本职工作但想分享的人,此时会发现:我还是可以的,哪怕是业余时间做做分享呢,也算是为我的人生主题做了点什么。这个力量很小,不那么聚焦。面对这样一个局面,我们还可以做更有效的改变。

2.调整拉力的方向“如果你期待有一个力量可以发生方向上的改变,那会是什么改变呢?”这是个开启思考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其实没必要把其他力量看成“妄图分裂自我完整的境外敌对势力”,只要把其他方向的力量稍微调整一点角度,那个合力就会更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前进。

《今日泪,昨日水》下

3.调整拖力的强度“如果你期待有一个力量可以发生强度上的改变,那会是什么改变呢?”这个问题同样能开启思考。一来我们可以让后向力量减弱,二来我们也可以让前向力量增强。每个人同样会有很好的方案:“我可以跟我的父母分开住一段时间,每个月见一面。这样我非但听不到他们的牢骚,每次见面时还能更加快乐。”“我可以减少我的工作量。是的,我知道这样会带来收入降低,没有年终奖,但是我能空出时间干我想干的事了。”

《今日泪,昨日水》下

应对阻碍你面前有一堵高墙,它拦住了你朝自己的人生主题前进的步伐。那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不自信,或许缺乏能力,或许缺乏勇气。

当你遇到一堵真实的墙时,你怎么办?办法无非几种:

1.绕过去沿着墙根平行走,直到发现有某道门,或者某个地方的墙头比较矮,然后翻过去。这绕的方法,在前边已经提到了,就是人脉定位:探索对你有需求的市场。假设“解决问题”是一个人的方向,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愿意用自己的技术来处理数据、材料和很具体的事务,但他当前的技术能力还很一般。此时,一旦能先找到需要他这种一般技术的人群,那他就找到了高墙的薄弱处。这个方法我在上一章已经详细讲过。

2.拆掉墙,冲过去这是《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的玩法。在他绘画能力还很一般的时候,他就敢抛家舍业,让生活的一切都为了画画服务。这需要敢撞得头破血流的巨大勇气和坚信在沥青地上浇水能开出百合花的强大信念。

3.找梯子,爬过去梯子,就是我们逐步提升的技能。我之前已经花巨大篇幅提到如何提升技能,按照“刻意练习”的玩法,两年时间就能打造一架不错的梯子,让这个人生主题成为一种可以挣钱的技能。

4.撤退,先把其他拉力“落听”电影《南征北战》里有一句著名台词:“我们现在大踏步地撤退,是为了以后大踏步地前进。”我特别理解很多朋友对稳定、安全感的重视,那些“背贷男”说:“不行,我一个月5000多元的房贷,正好这个工作收入高,三年内还完房贷先。”那些“恨嫁女”说:“先别扯理想,我先嫁个好老公,生个好娃娃再说。”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先完成那些“紧急”的任务,为的是让自己有个安定的“大后方”“根据地”,这跟理想主义不那么对胃口。但别以为每个人都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只要能看清楚,让自己心安,撤退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只不过,大踏步撤退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当自己的急事“落听”之后,再大踏步地前进。

《今日泪,昨日水》下

N个“我”

以前周末被父母要求收拾自己的房间吗?你把被子叠起来,把摊着的书摞在一起,扫了扫地,然后就收拾完了。你眼中你的房间,那简直就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焕然一新、井然有序。而在你妈眼中呢,那就是三个字:脏、乱、差。而你妈如何描述的呢:“猪窝!”

即便是房间,在不同人的眼里都有差别,更何况是一个人呢?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会给自己和别人“贴标签”,同时又有别人给我们“贴标签”。当这一切的标签让我们感受到不舒服和凌乱时,我们就会产生一个“我到底是谁”的念头,期待能让这不舒服、纠结、凌乱消失。我们期待发现那个“真实的自己”。我们首先得先想清楚为何天上会飞满标签。

原因一:每个人在不同场合下会呈现不同的侧面。

我想说的不是“多重人格”的病态特质,而是场合本身会让人的行为、习惯以及“标签”发生改变。当你进入一个环境十分干净整洁的场合,你的行为也会趋于追求干净:把垃圾放到垃圾箱,打喷嚏会捂嘴,说话会彬彬有礼,即便你内心狂野。我们要在各个场合来回穿梭。当一群人总是看到你在某一个场合的样子,他就会以为你在所有场合都这样,这就是他对你的印象和“标签”。

原因二:他人对你的评价是他自己的“投射”。

鲁迅对《红楼梦》读者有一段评价:“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人们都知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小说如此,对一个活人而言,也会有类似感受。相传苏东坡见到佛印,说佛印好像一坨屎,而苏小妹的解读是,你心中有屎,所以眼中也有屎。

因此,当一个人评价你无能、不靠谱、爱抱怨的时候,你需要觉察一下,也许问题出在他身上。他只是因为自己的无能、抱怨和不负责而把情绪投射到了你身上。如果你因此而焦虑担心、自怨自艾的话,就属于他犯了错,你却为他的错而挨打。

原因三: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也不见得多准确。

有时,我们会过高估计自己。之前我提到冯唐说写小说“金线”的感觉:“外行人看若隐若现,内行人看洞若观火。”外行人看内行人做事,总会认为自己也行:一些人看自己上司的管理,觉得自己会比他干得更好;一些人看别人画的画,也会认为自己要是画能画得更好。真正的方法不是以为自己如何,而是在以为自己很棒之后亲自尝试。也许你尝试后发现自己真的有这个潜能,从而迅速提升,也可能你尝试后发现其实水还很深,于是浅尝辄止,并专注于自己的领域里。这都是好事。另外,我们有时也会过低估计自己。

原因四:“真实的自己”一直都在变化。

这点在“我的性格适不适合”中已经提到了:性格一直在变化,并且改变绝对不是突发,而是一点一滴的。因此,“真实的自己”也在变化中:那个爱喝可乐、爱抽烟的文艺男子没准哪天找了一个看得住他的女人做老婆而戒掉可乐和香烟,变得稳重、守时、自律、严肃,这样的案例到处都是;如果拘泥于发现“真实的自己”而不相信可塑性的话,用古代的成语描述就是“刻舟求剑”。

因此,也许你一直给自己贴“理性、逻辑、冷静”的标签,但经过一系列职业家庭的变化(如找了个温柔如水的老婆,然后又有了一对如花似玉的双胞胎)之后,突然被一群新朋友贴上“感性、亲和、热情”的标签后千万别诧异,这简直是无可厚非的。

人们面对N个我时还是会不知所措、坐卧不宁、茶饭不思。那我们不如来谈谈该如何应对。

一、找“交集”

假如你对自己的认知跟别人对你的认知中有交集呢?比如你认为自己幽默、亲和、专业、可靠,而别人认为你冷静、专业、坚强、果断,此时你发现“专业”这个词是交集,那往往这个交集的“标签”既是你自我的认同,也是别人对你的认同。这往往是“标签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自身固有且难以变化的。不妨把这个“交集”看作是自我的标签。

你愿意成为什么,并在人群中坚持和强调什么,慢慢地,他们也会认同你什么。如果你愿意成为果断的人,同时在很多件事上都很果断,并持续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果断,即便在之前被贴了犹豫的标签,也会改变别人的印象和看法。

在此,有人可能会说:“不是说不要贴标签吗?”“贴标签”其实是人进化的能力。当你跟一个人见面后,如何回忆起这个人?如果你看到的、听到的一切信息都记录在大脑里,回忆的时候再一股脑提取出来,大脑就会宕机。因此,大脑这个数据库为了减轻读取的压力,将每个人的复杂印象大大简化成几个标签:小张是幽默、热情但不靠谱,小刘是严肃、努力但不聪明……否则的话,你无法回忆起那么多人。你不给自己贴标签,别人也会给你贴标签。

三、别着了他人评价的“道”

一个朋友说自己的上司总是说自己沟通能力差,以至于不懂管理,这是他愤然离职的原因。他问我是否自己很不会沟通,并要提升这个能力。经过与他沟通,我发现,其实他和前任上司的沟通很顺畅,和同事、下属的沟通也很顺畅,而他新来的上司反而跟各个相关部门处处掣肘。我给他的反馈就是,他着了他上司投射的“道”。

当别人因为自己的情绪而投射给你时,第一步,先别因此而跟着上心,而是区分自己是否真如他所说。假如一个人说你有拖延症,你先看看自己做事是否因为拖延而总是完不成,也许是他对自己拖延不满的投射呢?第二步,如果不是,那自然一笑了之,即便有些证明,也没必要跟着上心,不接招就好。

要有用,也要有趣

诚然,你有自己的职位,被人称为“王工”;你有头衔,被人称为“李总”;有社会担当,被人称为“英雄”……但是,你首先得是一个人,首先得是你自己。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我们之前谈论的一切关于人生意义、职业意义、生活意义的“意义”话题,一旦脱离了人本身,就毫无意义。

我承认,我们从事的职业,学习的知识,训练的能力,大部分是为了“有用”而存在,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存在。这是作为职业生涯咨询师,咨询中谈论最多的部分:你该如何变得有用?

当突然被大风刮走几天雾霾的冬夜,当坐在窗外无一丝风、室内没有空调,只能拿本杂志当扇子扇的夏夜,你完成了一天的加班任务,坐在窗前望着月亮。你是否想过,假如,假如每天能给自己一点时间,为自己,为你这个人,做点什么,你会做什么呢?

你是否会考虑给自己做一个菜,也许它真的很难吃;你是否会考虑给自己写一段文字,可能它惨不卒读;你是否会考虑给自己弹上一曲,也许跑五个调;你是否会考虑写一首诗,大家都知道写诗是最“没用”的,但是这就是你为你自己做的一些事,它无关是否对别人有用,只是你愿意让自己喜欢、让自己觉得有趣、让自己享受。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有点意义,那就是:每天能为别人做有用的事,同时也为自己做有趣的事。

力量罗盘:用一张图看清你行动纠结的原因

一、画出一个点,这是你自己。

二、然后把推动、拉拽你行动的所有力量都列出来:

1.你自己想去的方向

2.你的亲人(父母)施加的力量

3.你的亲人(配偶、子女)施加的力量

4.你的朋友的力量

5.你的老板的力量

6.你家那只猫的力量

7.……

三、把你自己的力量方向画作正北,然后自己体会一下施加于你心中不同力量的方向。在此,我有一个力量罗盘帮助你画。

《今日泪,昨日水》下

同时,单独感受一下各个力量的强度,不妨用10分来自我评估。这就是你的内心力量图。

《今日泪,昨日水》下

这张图干吗用?

1.如果懂点中学物理的话,你就能算出合力,其大小和方向。往往你真的就会按照那个方向、那个力度去行动。

2.你可以尝试调整这几个力量,调整角度和强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