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散文

成为父亲

2023-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kesain

2023年4月22日,女儿两岁。

这张照片拍摄于2023年4月9日上午,在楼下小区的配电房旁。

树叶还未舒展,早春的风还带着一丝凉意,但阳光很好。

带着女儿在墙根下看蚂蚁,给她拍照片。

虽然女儿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但更多的是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

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关注她的身体健康。

开始留意女儿行为背后的情绪,考虑到她心理的健康,意识到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父亲的责任,

只是最近的事情。

这种角色的认知和转变,我用了两年的时间。

01

女儿是傍晚出生的。

先一天晚上十一点多,妻子说肚子疼,我们去医院检查,直接收治入院待产。

妻子想顺产,并一直为此努力着:控制食量,坚持运动。

遇见好吃的,总告诉自己要少吃;每天出去走圈,总觉得运动量不够。

很是自律。

即便如此,生产也并不顺利,用了近20个小时,还借助了产钳。

好在母女平安。

孩子推出产房的时候,妻子说,我再也不想生孩子了。

笑容里满是疲惫,言语中夹杂着如释重负的轻快。

十月怀胎,生产的剧痛,其中的幸苦只有她自己清楚,刻骨铭心。

这张照片是妻子在病房拍的。

小小的人儿,还只能用听觉和触觉感知这个全新的世界。

正是需要和母亲建立强联系的时期,却被迫和母亲分离,

因为黄疸异常,出生后的第三天便入院治疗。

妻子的病房在五楼,女儿在七楼。

因为疫情的原因,女儿送过去之后,不允许探视,直接等出院的时候接走。

妻子那边也不能入院陪护,每天送点营养餐过去,然后在医院走廊里干等。

这期间妻子一直不停的跟我絮叨,小家伙吃奶怎么弄,吃不吃得饱,会不会及时更换尿布,

黄疸退的怎么样了,哭了有没有人关注,会不会有人哄,

没有妈妈在身边,小家伙会不会害怕……

我的回应是没有必要紧张,妇产医院有专业的护理人员,等黄疸退了,接出来就好。

当时根本不懂得,也不理解妻子的焦虑和担心,

直到女儿一岁半左右,发现她特别胆小,去找原因的时候,

才意识到,女儿出生后与妈妈分离住院的那五天,在未来,或许要好多年才能找补回来。

回过头来看自己,当时是父亲,也不是父亲。

02

女儿黄疸退了,妻子本想着女儿可以回到身边,但伤口出现感染,需要继续住院观察治疗。

医院让把孩子直接接回家。

接女儿出院的时候,刚好是病房探视的时间,就带女儿看妈妈。

因为伤口感染,妻子没法卧床喂奶,走路都不稳的妻子,坚持要给孩子喂奶,

一边是新手妈妈,一边是还未熟练吃奶的小婴儿,

抱都不知道该怎么抱,更不要提带着伤痛站着喂奶了,

女儿哇哇叫,妻子也急着抹眼泪,

场面一度混乱。

妻子明白怀抱着婴儿吃奶对于孩子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而我仅限于知道,但并未意识到。

这张照片拍摄于2021年4月29日。

妻子还在医院,奶瓶里是从医院背回来的母乳。

女儿的奶奶和姑妈在帮忙照看,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看孩子。

定时定量给孩子喂奶,及时更换尿布,但女儿有时候还是会哭闹的很凶,

尤其是晚上,我记得有那么两次,怎么哄都哄不好,又担心吵到家人休息,

就把女儿抱到阳台,把门拉上,任由她哭,

哭得太久,哭得我烦躁,我甚至直接把襁褓中的女儿放在阳台的椅子上,

然后自己木然看着窗外,看窗外的路灯,还有灯下偶尔驰过的汽车,

等女儿哭累睡着了,再抱回屋里睡觉。

现在想来,在女儿最需要温暖怀抱的时候,我怎么可以这样做!

要知道,哪个时候面对女儿说“爸爸”这个词的时候都会卡顿一下,

出现那种行为,应该也正常吧?

可以理解,但不能被原谅。

父亲的角色,成长得太过缓慢。

03

这张图片拍摄于2021年8月29日。

疫情缓和,我们从北京到燕郊去看爷爷。

女儿出生之后,这是爷爷第一次看见孙女,

一大把年纪,做各种可爱的动作逗孙女笑,

满脸的疼爱。

爷爷说,二胎的计划要提上日程。

我说,一个孩子就足够了。

爷爷问,你不怕我孙女一个人孤单吗?

等你们老了,你不怕我孙女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吗?

等你们老了,遇见事儿,有兄弟姐妹,她还能有个商量的人……

回答的理由千万条,本质上是我的自私:

养两个孩子太累,

生活里除了孩子,还有其他,

我想过得轻松一些。

比起老一辈对子女的那种无私的爱,我要走的路,还很长。

04

妻子说,生活要有仪式感。

女儿生日,春节,我们都要拍一张全家的合影。

这张图片拍摄于2021年7月30日,女儿百天。

这张图片拍摄于2022年4月22日,女儿周岁。

这张图片拍摄于2023年4月22日,女儿两岁。

看着这几组照片,我忽然意识到,

当熟悉了女儿的日常,有些仪式感会变得清淡,

责任在我。

最近两三个月,我越来越多的意识到,在生活的日常中,

我需要更多的去反思,

需要关注女儿情绪背后真实的需求,

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女儿所有的哭闹,

需要无比多的耐心等待女儿的成长……

陪伴着女儿的成长,成为合格的父亲。

05

都说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第二次成长,

我们一起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