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迷茫:读研?为什么?
1.
前两天看学校的“表白墙”发了一条说说,有同学关于毕业后的去向发表了这样的看法:

首先想说的是,这个同学所说的,确实是大学里普遍的现象。
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大学生,都按部就班地读完了九年义务教育,自然而然地参加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获得了一个或满意或失望的分数,然后在老师、家长、朋友、亲戚等介绍、推荐、劝说后,填报了志愿,来到了大学。
然后发现,从小老师开导我们说的“到了大学你们就轻松自由了!”这句话,和想象的似乎有些不一样。
大学确实是轻松自由了。
——没有那么多课,没有固定的教室,甚至连班级的概念都相对之前更为淡化。没有老师每天布置的当天必须完成第二天必须上交的作业,没有之前的一轮又一轮月考模拟考,甚至好多的期末考试都只用交一篇论文,而考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一半。
这和之前压力满满的每一天比起来,简直轻松的不能再轻松了。
2.
然而大学真的轻松自由了吗?
不,一点都不。
看似有着大把可共支配的时间和精力,看似有着大把可以选择的机会和方向,但对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刚成年的学生来讲,大学不轻松。
而原因也很简单——让大学生来做决定,让大学生来做规划,这件事本身就很难。
之前我们接受的教育,从来都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于是当掌舵的任务落到习惯了被安排,并且已经被安排了十几年的我们手上时,迷茫产生了。
轻松自由是因为——眼前的航区广阔而不受限制。
不轻松不自由是因为——“该驶向哪里”这个问题始终悬在头顶上。
而有着明确目标和人生规划的,只是一小部分。
能朝着目标和规划踏实迈进的,更是凤毛麟角。
绝大多数人,大一浑浑噩噩,跟着大潮流,进社团、办活动、学习、看书、打游戏。每一天都过的很忙,却又会发现自己其实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大二有一部分人顿悟,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空间,或常驻教学楼自习室,或窝在寝室几日不出,或在外奔波兼职……
而大三,有一个问题不得不去考虑了,不久之后该去哪儿。
保研?考研?工作?
3.
很多人会选择继续读研,但就像开篇的那位同学一样,即使明确了今后的大方向,依旧迷茫。
我为何读研?
为了找工作时更有竞争力?
可我们也会想——一部分行业确实如此,但也有企业觉得本科毕业生可塑性强,成本比研究生低,更愿意选择本科生。
因为周围人都去读研了,我不去会和别人拉开距离,觉得低人一等?
但是我们会说——别人怎么做,难道我就非要一样吗?大学快读完了,还是和一开始一样随大流,大学不是白读了吗?低人一等的难道真的是学历,而不是心态?拥有自信以及创造自信的条件,谁都能高人一等。
因为父母亲戚更希望我读研?
然而我们问——读书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读的,受了这么久的教育却还是找不到自己的答案?还要继续用两三年或更久的深造时间来寻找答案?
而这条说说下面的一些回复证明了,不管我们怎么纠结,以上三个读研的理由占了主流:

提问的同学显然觉得,自己读研的动机并不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了解科学,为国家社会科技进步做贡献。而这样的“动机不纯”,让他觉得读研是一种浪费,让他更加迷茫和不知所措。
这也是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想法,现实和理想,总是有些出入,而这样的偏差,让我们产生了一些“意不平”,坚持的想法和摆在面前的现实正在进行着拉锯战,无论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还是向现实妥协,似乎都没办法好好跟自己和解,没办法安抚自己有些郁结的心。
4.
让我有所感叹的,是这样一条回复: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不管有没有考虑清楚,我们都身不由己,却又水到渠成地到接受了教育,到了一所大学,将要步入社会,继续发展。
孩童时,我们并不知道,或说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将飞快长大,将面对各种挑战也将受到很多挫折;进入青春期,我们也只了解那些大人想要让我们了解的信息,学习安排好的知识,对自己即将面临的变化及应对之法却一概茫然。
现在,终于轮到我们自己做主了:在迈入人生下一阶段之时,做好充足准备就是自己的责任了。
然而却会不由自主地这样感叹:我们的生活啊,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却又水到渠成。
有些无奈,而这无奈中却又有些期待。
期待我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期待下阶段的努力可以让我们少一些身不由己。
5.
青春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篇章,我们在年轻时的各种发现,那些美好,那些迷茫,那些欢笑,那些无奈,都是无价之宝。
因为正是过去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那让我们感到痛苦感到幸福的一切,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我们将在已经经历的故事、已经做出的选择、已经拥有的经历的基础之上,继续我们接下来的路。
所以,大学的我们,迷茫,痛苦都是正常的。
正如《四月是你的谎言》里小薰给公生写的信里说道:“痛苦是当然的,因为我航行在没有海图的海面上啊。挑战和创造都是很痛苦的啊,但是很充实。”
记住这些痛苦迷茫,记得这些经验教训很重要,而学会放下过去迎接未来,也同样重要。
在大学,不只是学习知识,还有学习如何规划和安排,更是学习如何选择。至于读研或是工作又将学到什么,可能要等我们经历了才能完全搞懂。
但这也不妨碍我们做选择,因为虽然人生在于选择,但人生的选择没有正确选项,更何况,通往成功的道路远不止一条。
所以,哪怕不能水到渠成,只能身不由己也无妨,把握好当下,然后创造未来!
就像Mozart说的那样——大胆地踏上旅途吧,我不知道路途的前方究竟有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迈出了步伐。我们仍在旅途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