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的摘要
【150规律、邓巴数字】
社群,自古便有“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之说,更有“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之释意。
社群,简单来说即是一群人的集合,他们有明显且共同的社交属性(共同爱好,共同偶像抑或共同的家乡等等)。
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的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教授提出过“150定律”, 即著名的“邓巴数字”。邓巴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而精确交往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该定律认为,这是由人的大脑新皮层的应对能力决定的。
照这么说来,现在很多社群(特指基于IM产品)动辄数百人,岂不是造成信息过载?的确是的,楼主曾经对比过,一个二三十人的私密小群每天的信息量并不比一个两三百人的大群少多少,至少量级上面差不了太多。前者可以轻松每几百条,后者顶多就千来条。
再计算下来,人均信息量更是非常接近。参考下面曲线图
从上面的定性分析曲线图可以看出,社群活跃与邓巴数的关系。过量的人和信息,低效的传播,对于自己需求的信息获取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高。
那是不是社群就一定要小为好?
No,肯定是越大越壮才给力呢(别想歪)。
上面说到的信息过载更多是体现在以IM为存在基础的社群中,各类微信群,QQ群,微博群等。同步交互便捷高效,副作用也是过于直接,用户对信息没有回避的地方。
【社群蒸发冷却效应】
做过社团的组织工作、运营过微信群,或者做过社交型产品的朋友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社群里的人越多,活跃度越低,甚至还会有些人要求离开。为什么会这样?36氪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说,这个现象叫蒸发冷却效应。意思就是,随着社团里人数的增加,最有价值的成员会感觉到整个社团的平均水平降低了,于是他们就会离开。他们的离开又会引发更多高价值成员的离开,所以最终,这个社团就会沦落成一个平庸的组织。高价值从团体中蒸发消失,团体的热度随之冷却,这就是蒸发冷却效应。
那造成蒸发冷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作者说,就是开放。我们可以想一个问题,就是从开放圈子里蒸发了的人都到哪去了呢?当然是到封闭的圈子去了,因为那里才都是跟自己水平相近、能够平等社交的人。作者还举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做例子。他刚搬到旧金山的时候,以为那里会有很多公开的聚会、活动,以为自己的社交圈从此就打开了。可过了一段时间他却发现,那些私人的、需要别人主动邀请的,甚至可以说排外的活动,才是硅谷真正的活力所在。而这些圈子之所以能逃脱蒸发冷却效应,成为硅谷活力的核心,就是因为它们并不向公众开放。
那如果想长期保持社团的活跃度和凝聚力,该怎么做呢?文章给出了两个方法。
第一,设置社交门卫,就是提高社群的门槛,这个方法的目的就是降低社群的开放度。你可以通过限制主题、规定内容甚至通过收费来达到这个目的。比如说作者自己就参加过一个社团,这个社团存在了20年,几乎没受到过蒸发冷却效应的影响,就是因为这个社群每次讨论的内容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定,而且领域很窄,只有真正对这个小众内容感兴趣的人才会每周抽出几个小时来参加社群的活动。
第二个方法是时不时地给成员塑造不同的角色,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能学习到别人身上的价值。作者又举了个例子,他参加过一个活动,参与者的素质都很高,关键是主办方还请来了Facebook的设计总监和Google 的设计总监,让他们来给其他成员讲课。一方面,这个组织提供了讲台,让部分人的价值得到了发挥,他们就更可能留下来;另一方面,这个活动也让已有的成员感受到了这个社团的高价值。这样,就消除了蒸发冷却效应。
明白了蒸发冷却效应,我们就可以看明白一些社交产品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比如说Facebook,就是消除蒸发冷却非常成功的案例。Facebook从开始到最后,用户规模增加了500倍,但是他的用户体验却没有下降多少。原因在于,Facebook在产品一开始的设定上,就让用户感受不到陌生人对自己的影响,因为用户只能看到自己关注的那个小区域。
作者管这种模式叫做大杂院模式,用户只能在自己的院子里活动,最多移步到隔壁院子,但是看不到所有的院子。你可千万别以为这个模式大家一开始就认同,其实早在Facebook出现之前,还出现过另外一种模式,作者管它叫广场模式,就是你可以和任何人互动,互动的内容也会被公开可见。这种模式就很容易造成蒸发冷却,导致成员、用户的流失。巴西有一家社交网络公司就犯过类似的错误,他们的社交软件的模式是随机显示陌生人的信息给用户,而陌生人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用户就感觉到被打扰了,体验很不好,渐渐就弃用了。Facebook的成功也算是吸取了这家公司的教训。
所以,如果你也有自己的社群或用户,不妨从蒸发冷却效应的角度考虑一下,该怎样具体提高社群的活跃度,避免社群的平庸。
【不确定杠杆】
但这里要注意一件事情,在任何情况下,上升通道资源本身都是稀缺的,或者说,人类社会本身就是金字塔结构的,上升之后的空间是天然小的。所以,没有任何人能够给全部的用户提供上升通道。
那么怎么尽可能的在提供少量的上升通道的前提下,却能保证大部分的用户都会愉快的提供内容呢?
我的答案是,利用“”不确定杠杆”。
所谓不确定杠杆就是,我们为了争取一个巨大的不确定的成功,愿意付出一些成本,并且承担这些成本全部付诸东流的风险。
最经典的不确定杠杆就是彩票,花5元就有可能赢取500万,很多人都愿意冒这个险。可是彩票运营方永远是是控制一个稳定的兑出率的,中国一般是50%,也就是收到1个亿的话,只会拿出5000万做奖金。所以彩票运营方一定稳赚5000万,就是这么简单。(所以彩票才会是特许经营行业)
而类似的不确定杠杆在互联网中也运用非常多,比如网易玩得很6的一元夺宝活动。
而内容行业中比较经典的不确定杠杆是互联网影视行业中的网大市场。当然,这个市场已经不算是UGC了,基本上都是高度PGC,至少也是高度PUGC。
但是利用了不确定杠杆以后,以前没有能力做电影,只能拍广告的影视团队,也能掏出50-100万的投资杀入“电影市场”,这极大的释放了中国互联网上的影视产能,产出了海量的雷人低质量内容,填补了大量的近似B级片内容消费需求的市场。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魔游记》。今年的网大市场的走向是减少总供给量,扩大连续剧集的量,增加单部作品投入,创造出“超级连续网大”。
当然这个过程中,我看着一个个影视团队从做10个赚5个,变成做10个赚3个,据说今年已经到了做10个赚1个都难了。
不过还是有大量的影视从业者前赴后继的涌入“网大事业”中去,只要影视投资人还相信这个不确定杠杆,这些人就像买彩票的人一样,不会停下来的。
这一点在UGC市场是同样奏效的,君不见去年火了一个Papi酱之后,满世界的单口相声短视频么。想火的人很多,只要花点时间拍个视频就有机会火,火了之后就有千万投资,上亿广告,这么好的事情,很多人都会愿意去试试的。
而优秀的UGC社区的运营,几乎也都在这里面下功夫,来激励社区的内容提供者不断贡献低价的内容来养起平台的用户量与日活跃。
【社群模板】
集合上一段总得情况,总结一下随便建群带来的问题:
社群没有门槛
无法在一分钟内让人明白社群是干嘛的
新进的人群内的人相互陌生
没有热闹的社群氛围
如果让我来做一个社群,首先我需要清楚的知道我的社群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拥有哪些特质,我该用哪些方式去筛选出拥有这样特质的人,也就是先要设立一个门槛;如果是摄影社群,那就拿作品说话;如果是学习型社群,就拿学费进群;无论是作品或学费,这都是门槛,前阵子L辑思维做papi酱广告招标会的时候,不就是拿8000元一张的门票费和100万保证金以及300w的注册资金来做门槛的吗?
但实际上,人家能这么做是因为人家确实很牛,有人认可他、愿意拿钱买这个门票。如果换成没什么权威和实力的人,这样做就是傻逼了,没人会鸟你的。
所以呢,你必须先建立一个样板社群,用邀请的方式,拉一些具备社群需要的特质的人进来,作为种子用户,将这些用户试着运营一段时间,目的就是要在正式对外招募社群成员之前,将社群氛围、规则建立起来,这样才能让先进来的人,去影响和带动后进来的人,让新人快速的融入社群,跟大家一起互动起来。
社群萌芽期
建立样板社群模型
确立社群规则和目标
依据社群规则和目标设置社群门槛
通过门槛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样板社群用户
通过试运营制造出社群氛围、形成社群文化
塑造并整理社群成功案例
我们就根据这4条建立一个社群模型,假设我现在想建立一个本地公众号运营者的社群。
确立社群规则和目标
目标:是聚集一批做同城公众号的运营者,一起分享、探讨运营经验,一起把自己的城市自媒体号最好;
规则:禁止发广告,不活跃的用户和插科打诨的用户将被踢除。
依据社群规则和目标设置社群门槛
门槛:只要城市自媒体(同好),只准运营者进群、粉丝数必须达到3w(同层)
通过门槛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样板社群用户
a、我发现一个规律,你做哪一行,你就会认识哪一行的人,所以,发挥你的人脉关系,把符合要求的人,通过邀请制的方式拉入群里;
b、明确社群规则和目标、介绍社群成员概况,这是让用户对社群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通过试运营制造出社群氛围、形成社群文化
a、带头自我介绍,带头分享有价值的内容,带头将城市号做好,取得行业领导地位。(你想要别人做什么,首先自己要先这么做,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b、对每一位社群成员进行介绍,刺激彼此之间互相了解、促进连接。
c、鼓励成员分享运营中的经验;比如分享爆文文案,兄弟城市可以拿去改编发布;分享城市自媒体活动流程经验,城市兄弟就可以按照分享的流程去做,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d、鼓励大家用红包的方式奖励经验分享者
e、不定期拜访社群成员、不定期举办线下沙龙分享活动。通过这样的线下交流,第一可以让自己和用户吸收运营经验;第二可以与成员之间形成更牢固的关系。
补充:在社群创建初期,由于社群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渠道,不用户关系还是用户对社群的认知,都比较陌生;如果不能在短期内让大家相互认识、认可,并建立起社群氛围与文化,社群很快就会失去活性。面对这种情况,很有必要做虚拟马甲运营,俗称:托儿。其实在一些社区和一些社交平台运营初期阶段,马甲运营的应用是很常见的一种方式,目的就是为了加深用户之间的关系,刺激用户生产内容,完成平台氛围与文化的建立。在社群建立初期,如果你没有信心让一个社群迅速活跃起来,那么就可以尝试一下虚拟马甲运营。
将各种成功案例进行整理,扩大城市自媒体组织的品牌声量。
将成员分享的案例包装成社群案例
将线下活动进行宣传造势
做到这一步,一个样板社群基本以及完成,但是具体的运营效果,还需要对社群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才能的得出明确的结果,比如:记录社群每天的活跃人数,发言数量,发言人的发言条数、话题谈论时间等;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很直观的反馈出社群氛围与社群价值输出。
这个时候,社群的规则与目标早已确立,社群文化与氛围也在运营的过程中建立,就可以考虑下一步:社群拓展。
社群拓展期
依托样板社群吸引够门槛的用户进群
a、在这个阶段,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社群基础与成功案例,那么就可以将门槛提高,比如粉丝数 必须达到5万的人才能进群,缴纳1000群费才能进群。
b、依靠成功案例,并利用户口碑传播和自我推广的方式吸引够门槛的用户进入社群
引导连接、迅速驯化社群新成员
a、新人进群后,引导老人举行欢迎仪式;让新人感受到社群气氛
b、对新人进行介绍,吹嘘抬高新人身份;刺激新旧连接
社群运营到这个阶段,已经接近成熟,在继续进行常规运营的同时,要做好价值变现。
社群收割期
最大化的实现成员连接(线上线下结合)
坚持鼓励用户做价值输出
反复强调社群规则与目标
建立社群淘汰机制
继续挖掘新成员入群
整合社群整体价值,实现价值转化
整合社群整体价值,实现价值转化
前5条是基础运营,前面有详细的解说,我重点说一下社群价值转化;对于社群而言,它的价值转化是贯穿整个运营过程的,比如运营者的自我实力的增长;比如人脉资源的建立。但其实社群还有一些可视化的价值,一个城市自媒体社群,其粉丝总量绝对是令企业羡慕的,因此,我们可以以此为筹码,吸引一些企业广告主做广告投放,再或者吸引投资者来对社群进行投资等等。
推拉说:这篇文章对于社群运营者而言,很有借鉴意义和实操性,字字句句都是我对社群运营经验的总结。但是在整理文章思路的时候,脑子比较乱,大家凑合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