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意爱玲人物

活在薄凉人世的张爱玲

2017-03-06  本文已影响110人  简子Jane

张爱玲是个穿过民国烟雨的惊世才女,她不需深入红尘,文字却也通晓世事。

活在薄凉人世的张爱玲

有人说她本身就是一部经久不衰的传奇。也有人说,她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而她的文字,无形中亦是一种入骨髓的“荒凉”。

“张爱玲的文章,无论结局是好是坏都给人以一种悲凉的感觉。其文笔冷静,文章惯用第三人称来描写。其小说中虽然没有掺杂太多个人的情感,但是感情基调悲凉;张爱玲的散文很“散”,通常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和中心,让人感觉全是作者信手拈来。”

如果说林徽因是四月天里面盛开的牡丹,那张爱玲就是在冥地绽放的曼陀罗。

活在薄凉人世的张爱玲

第一次读张爱玲的文字,是在初二。对于与张爱玲交臂而过的人,就只能从她留下的文章去认识她。在散文里,她显得清晰和直接一些,小说则要隐晦与曲折一些。

先看张爱玲的散文。

有人曾说,在散文总能看到的是一个世俗得有些惊艳的张爱玲。她对日常生活,并且是现时日常生活的细节,怀着一股热切的喜好。在《公寓生活记趣》里,她 说:“我喜欢听市声。”城市中,挤挨着的人和事,她都非常留意。在后天井生个小风炉烧东西吃;谁家煨牛肉汤的气味。这样热腾腾的人气,是她喜欢的。

活在薄凉人世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虚无与务实,造就了她的最好的小说。

有位文坛大家曾说,《倾城之恋》是他个人觉得她最好的小说之一。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一对现时的男女,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做成了夫妻。这是张爱玲故事里,少有的圆满结局。

如文中所说:“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人生,还是苍茫的。在这里,张爱玲是与她的人物走得最近的一次,这故事含有着对虚无的人生略作妥协的姿态, 是贴合张爱玲的思想的。

活在薄凉人世的张爱玲

提到张爱玲,不得不提到她的爱情,似乎是一个令人难以诉说的悲剧。一个如此坚强的女性,终不免陷于爱情的困境,在她与胡兰成的情感纠葛里,我们可以把许多情况归咎于历史弄人,但其自身原因却是一个少女在家庭的成长环境里备受孤独的折磨,缺少母爱的怜惜,更没有一个慈祥父亲的关怀。

“在那个动荡的乱世,她碰到了胡兰成,而正是这个并不忠贞的男人,却对她有着透彻致命的了解,还有对她文学才能的赏识与理解,这是一种知音难觅的惊喜,作为一个正处于文学成长路上的少女,她又怎能不为之心动。”

活在薄凉人世的张爱玲

正如同胡兰成在《民国女子》中所说的“她又像十七八岁,正在成长中,身体与衣裳彼此叛逆。她的神情,是小女孩放学回家,路上一人独行,肚里在想什么心事,遇见小同学叫她,她亦不理,她谁也不理的那种正经样子。”

他们的相识相知相爱,张爱玲亦在她的散文《爱》中有过经典解释: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活在薄凉人世的张爱玲

记得高二,特别喜欢读张爱玲的《天才梦》。在一篇杂志中看到这样一段评论:“……她在其中给了自己一个很精准的剖析——在人的世界里她完全是个废物,但在物的世界里她是个天才。文章末句直指人心——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她习惯了用淡淡的不经意的口气诉说自己的绝望。”

在22岁这个年纪,再读张爱玲,开始更多的欣赏她身上具备做为一个女人全部的智慧,洞察生活和人性,敢爱敢恨聪慧达观,爱吃爱美有自己的姿态;虽有执念,但也懂得适当舍弃;虽免小女子性情,但总能洒脱释怀。

活在薄凉人世的张爱玲

在很多人眼中,张爱玲是个作家;但更多的,我觉得张爱玲是个女人,是一个有很有趣很多面的女人:比如她的深情、她的毒舌、她的画作。

梁文道曾说过: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如此生活才能有乐趣和惊喜吧,就像张爱玲这样,她的职业是作家,却做些无用之事,比如画画。

活在薄凉人世的张爱玲

张爱玲16岁时发表的小作《某同学之甜梦》,少年同学都画了个遍。每个人的动作神情各异,可见张爱玲洞察生活的细致和精巧。最喜欢她随笔散文集《流言》的自画像封面,非常有风格,时髦的不得了,简单的轮廓勾勒,极富神韵。

“因此可见张爱玲是一个追求时髦时尚,爱漂亮的女人。张爱玲还包揽了自己所有小说中的插画,真正的自说自画。一生那么长,要做一个有趣的女人。”

活在薄凉人世的张爱玲

就像她自己说的:“在三十岁之前,及时回头。从此褪下幼稚的外衣,将智慧带走。然后,做个合格人。开始负担,开始顽强地爱着生活。”

不管是要做家庭主妇,还是立志做新时代独立女性,甚至想成为叱咤风云的女强人,但都需要记住:一切所有的前提——你是一个女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