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践行笔记樊登读书-书评群读书

《能力陷阱》——职场中最明显又最隐秘的一个坑

2019-05-19  本文已影响4人  Lyne_友谅仔
《能力陷阱》——职场中最明显又最隐秘的一个坑
本书使命:打通职场上升的任督二脉

人生到处是陷阱,职场上更是如此,要过好我们仅此的一生真不是简单的事情。能力弱,技不如人,处处受限,显而易见,我们都不希望这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追求上进,努力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使自己不至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然而本书认为,如果太过强调专业能力,以至于这个岗位没人能取代你了,估计这个岗位就是你职业的天花板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难道真的是寸步难行了吗?当然不是,书中还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应对策略——先行动再思考,也就是说不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限制和规划自己的职位,而是要根据自己想要人生目标来发现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像领导一样的去思考——假装成为,最终成为。

本书指出了我们职业生涯中最容易被我们忽略,但又非常重要的三个障碍——能力障碍,人际关系障碍,真实性障碍。要避免这些障碍,要做到:从重新定义工作,到改变做事的方式,由外而内地提升我们的领导力。

一,从新定义工作——破除能力陷阱

我们不要被自身的优势和最擅长的技能禁锢住了,要像领导一样去工作,思考更多的是“我们应该做出一些什么样的改变?”。

像出色的领导一样行事,就要更多的做以下的事情:

1)像桥梁一样连接不同的人或组织,多连接外部资源,而不是受困于公司内部的琐事,对很多事情要放权,留出时间来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2)做一些“有远见”的事情,

像日野原崇明,在做医院改革的时候,坚持要把走廊做的非常宽敞,方式人们是无法理解的,但崇明坚信自己在美国学到的先进理念,并确定自己动机至善,私信了无,所以坚持自己的“远见”,最终证明自己是对的。

3)提升影响力,提方案的过程,注意方法技巧很重要,要做到有亲和力,你所说的才愿意去了解,不然方案再好也等于零。

4)提升领袖气质

然后就是,改变你的工作日程安排

越是在忙碌的时候,越需要空出一些时间来应对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与此同时,暂时先不用减少太多过去的旧工作。只有当新角色开始发挥效果时,你才会有动力放手从前那些阻碍你进步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破除人际交往陷阱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两种不好的交往理念——“自恋原则”与“懒惰原则”,

自恋型,会容易被那些与我们相似和地理位置相近的人吸引。以至于我们身边的朋友都跟自己差不多,这样不利于看到自己的盲点,也对自己的提升帮助不大。

懒惰型,会接触那些与自己地理位置相近的人,相对而言更轻松,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

此外,许多人认为,人际网络本质是虚伪的,认为是在“利用别人”,认为带有目的性的人际交往让自己变得卑鄙、“不干净”,从而拒绝主动与人交往。

类似的情况还有:认为人际关系网络不具有实质性,认为经营人际关系网络耗时太长缺乏耐心,认为人际关系应该自然而然建立而不需要刻意经营。

这些认知都会导致人们陷入人际关系的陷阱。它让你和你的团队都经不起外界环境的变化,留守在一个既舒适又封闭的圈子里,被突发情况打个措手不及。

但优秀的领导者们则不然。LinkedIn(领英)的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曾经说过,扩展人际关系就像使用牙线清洁牙齿一样,一点也不好玩,但是很重要。

领导者们利用人际关系网络感知发展趋势并寻找机会,与各领域的人才建立联系,跨领域合作以创造更多价值,避免陷入单一的、统一的群体性思维。

借助这些拓展性关系,他们得以提出更多的突破性想法,并获取工作机会。

衡量人际关系网络的健康程度可以参照以下三个指标:广泛性,连接性和动态性。

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我觉得这部分可以参考《他人的力量》

三、改变你做事的方法——破除真实性陷阱

我们很多人都会说要做真实的自己,沟通的第一要义也是展现真实和真诚,但如果理解稍微有偏差,就会变成一个限制性信念,会把自己局限其中而不自知。

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1)做个“随机应变者”,这样就能自如地适应环境的需求,同时不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很虚伪的内疚感。当然还要有核心的自我价值观和目标,所以不担心转变会对自己的信仰造成影响。被称为“变色龙”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是一名随机应变者

2)像艺术家一样偷师学艺。学习是要靠模仿的。

3)灵活地讲述你的故事。这也就是包装宣传自己吧,当然要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了。

四、成为一名优秀领导者的进步阶段

阶段一:发现差异

成年人的学习和改变大多数时候都是从对自己不满意,或是觉得很迷茫开始的,他们发现了自己的期望与别人的评价之间的差异。而这个差异往往能激励我们开始付出行动。

阶段二:只加不减

很多人在开始练习一些新技能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比以前忙很多。因为我们不会立即中断从前那些有价值的工作。只有当新工作获得足够回报并能让我们坚持下去后,我们才会减少之前的工作。

阶段三:混乱迷茫

个人改变的道路都是曲折的。我们都天真地希望改变过程是不断前进的,可也都清楚地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决心无法支持我们继续完成改变,也许是因为身边的人认为我们做不到,或是不认可我们的改变。这些压力都会消磨我们想改变的决心。

阶段四:重新设定前进方向

混乱迷茫阶段产生的那些困惑,使得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之前所定下的目标。因为在设定它们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考虑到新的行为方式符不符合我们的目标可能性,所以最后我们不得不改变目标。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把外在表现力内在化——反思、修改,再设定一条正确的前进方向。

阶段五:内在化,从术到道的过程。

内在化是改变的必经一步,它能帮助人们从所知及所做进一步走向认识自己。比如,一名管理者也许知道,在她演讲时不应该只是对稿念,而是应该用一种富有激情的演讲方式来感染员工。但如果她将这种鼓舞人心以及关心员工的价值观内在化,她将比之前更能展现出激情和感染力,因为这种演讲方式符合她的价值观。

这五个阶段对应读书的三个境界

一,昨日西风凋玉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所以改变,最佳的时机是现在,最佳方式是——去做。just doin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