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淹没了多少个“陶渊明”?
起身,一抬眼,才猛然发现,怎么天都要黑了,不是才4点半吗?
下午坐在面对窗外的桌子上,嗑瓜子,喝茶,看书——这是一本对于我来说不太轻松的书——李泽厚的《美的历程》。
故意将手机放在另一房间里充电,让自己远离诱惑,才能一次次冲进书里,稍不留神,又被“不懂”抛出来,再冲进去,再出来,再进去……如此反复,居然不知不觉也折腾了2个小时了。这样一本上个世纪风靡中国、大学生人手一册的普及读物,竟然让我读得这样的痛苦,看来,我实在不算一个合格的读书人啊!
想起毛姆的一句话来安慰自己:“我宁愿读普鲁斯特读得厌烦,也不愿意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来解闷。”哈哈,我还没那么高的鉴赏水准,没有那么“忠贞”的执念,只是觉得这里有些与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代文学的发展史有关的内容,我需要了解一下。
刚读到他写陶渊明这一段,他认为陶渊明采取的是“政治性的退避”,只是他与常人不同的是,“宁愿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禄”,他的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他与山水草木生活在一起,与农人村妇在一起,他的生活既真实质朴,又超然事外(他特别强调陶只是“超然事外”,还没有做到“超然世外”),他的作品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翻看笔记本,忽而看当代心理动力学创始人温尼科特的话:“捉迷藏游戏中,藏起来是一种快乐,不被发现是一种灾难。”
想起昨天自己好不容易写完的文章却被“简书”官方锁定,不让公开发布时,火都不知道向哪里发的状况。其实我写出来,也并不是为了大家都来看的,但是还是有这样的失落感。
陶渊明有这样的苦恼吗?一首好诗,一篇好文,无人阅读,无人传扬?
陶渊明的“退避”,居于郊野乡间,日日种豆锄草,忙于生计,也可能造成一种情况——成为一名“泯然众人”的农夫。
如果真是如此,那他会怎样?会失落吗?还是毫不在意?(其实,陶渊明的地位主要是因后世的苏轼推崇才得以凸显的)
我们会怎样?我们的文学天空会不会暗淡很多?我们的民族性格中会不会少了这样一种特别的冲和平淡?
转念一想,这历史的烟尘会不会真的淹没很多个“陶渊明”?细思极恐之余,也只能为这些不知名的“陶渊明”长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