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講|《稻桿經》之外因緣法因相應義(2)
師父所講文字版:
我先念,然后再解,我们才会了解这个经文当中啊,弥勒菩萨给舍利弗尊者的答复,何以要这么答复?怎么要这样讲?
那么先前面说完了以后,接下来就说了:
彼种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是念:我从种生;乃至花亦不作是念:我能生实;实亦不作是念:我从花生。
那么这个是基本的一个描述,后面还有讲,那么先说这一段我们来了解。
“彼种亦不作是念”,就是“种”跟“芽”的关联性、关系性。虽然从现象界形态的角度上来看呢,种子决定了芽,芽从于种子,有这么一个连贯性的关系。而且从这个形式上来讲,种子坏了,看不到了,长了芽就没有种子了,那么这个芽继续长了之后,有了叶子,有了苗了之后,原来那个芽的样子又不见了,没有了。
你比如说看一棵稻苗,或者是你看一棵桃树,你还能够想象到,能够看得到这个当初芽的样子吗?看不到了,没有了,完全变了一个样。而且经过时间一长啦,长得越来越高大了,根本上就改变了原来的形状、原来的这个质性,原来的质性就没有了,这个质性,质量的质,原来的质性、质地没有了,不一样了。
比如说这个种子是椭圆的,这个苗呢长长的,这个树呢比较高大的,这个苗呢小小的一个嫩芽,这都变化了。
可是从相应“因”的角度上来讲呢,它前后有这个连贯性的影响和决定,这个是确定的,确定如此的。
可是从事实上来讲,种子和芽互相之间是没有一个羁绊的关系,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牵缠的关系。没有办法牵缠?为什么?
你的芽出现的时候,种子已经不出现了,种子怎么来牵缠芽呢?芽又如何来牵缠种子呢?它要去牵缠的时候,种子已经不在了,是这个意思啦。
所以这里是怎么讲呢?就是说了,“彼种亦不作是念”,就是说这个种子它不会起这么一个念头、这么一个想法:我可以生芽,这个芽是我生的。
但是我们人就不一样,说这个儿子是她生的,这个女儿是她生的,她就是说对她的眷属她有这么一个系属感,有这么一个固化的感觉。
可是这个种子跟芽它没有这么一个概念啦:我能生芽;而且这个芽也不会作是念,它也不会这样想:我是从种生出来的。它怎么样讲它是从种生出来的呢?如果真要讲从种生出来的,只有可能是相对参照的两个个体,而不是一个——唯一的一个。
它不好说我是从种生的,为什么?
当芽出现的时候呢,种子没有了,所以你从哪里生的了?所以芽不作此想,种子不作此想,这个芽不能说我从种子生,种子不能说我能生芽,当它能生的时候,它已经不见了,不能生了。
所以这个就是由前面“因相应”的展开观察之后,进一步会要趣向的一个观察层面,所以这些基本因缘的观察,它慢慢慢慢成熟观察者的智慧。
那么这一重呢,进一步就转入到说种、芽、花、实彼此因缘生起,相待而有,此消彼长,是这样的一个显现。所以二者之间,没有所谓的再进一步的相并联系,没有这个相并联系。
可是在其他的常见、断见、自性论等等呢,那他的这个观点就不是因缘观,就不符合因缘观,就认为这个种子生芽,种子当中有芽的体性,种子能够生出芽来。
那如果依因缘观来讲呢,种子是一个阶段,芽是一个阶段,这个苗、花、实、果只是各个不同阶段当中事物的显现,不会有一个东西从种的地方一直带到果实这里,不会有这个样子的。
所以这里呢作了因缘观、如实观之后啊,转入更深的一个层面,就是“(彼)种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是念:我从种生;”乃至于“花”都是如此。
就是像唯识、中观这些体系对于极微,对于种子生芽这些现象的剖析和讨论,就是运用了更细致的推理过程,那么从这个结论上来讲跟这里的这个描述呢都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从观修上这个发展来讲呢,你好好的了解“因缘法”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