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自述:我承认我此刻的失败,这没什么好羞耻
“学生们在求学时期步步为营、做事谨慎,面对毕业后的生活他们更加求稳,因此很大部分学生做出了相似的选择。” ——威廉•德雷谢维奇
01
几天前的一条新闻消息引发大家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称“自今年8月份开始,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暂停发布。”这一举措引发网友各种猜想和讨论。
作为正好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年人,不免多了一份感触。可能是由于信息茧房的原因,我身边或者通过网络看到的这一年龄阶段的毕业生,所焦虑的事情都离不开工作。
曾经的我一直认为因为我的学历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我可能匹配不到适合的工作,所以一门心思想再提高自己的学历。但当看到越来越多“名校硕士毕业依旧找不到工作”或者“当初本科毕业能进的工作,硕士毕业后反而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这样越来越多的例子,让我怀疑我想走的那条路,是不是应该走的路。
此刻的我更像是处于黑暗洞穴之中,望着那个阳光照进来的洞口,一直走,但是接近洞口后,发现离真正站在阳光下感受温暖依然很遥远。
图|_kang_han_(侵删)
02
或许我身处“洞穴”太久,周围亲戚朋友都纷纷朝我投来“走出洞穴手册”,有看到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就第一时间发给我的,有接二连三给我打电话,让我报考家附近一个编制,告诉我这是女孩儿最好的归宿。
还有一次被父母揪着报了一个教师招聘,报完名的那天,父亲开车回家的路上,我坐在车后排望着车窗外美丽的云朵默默掉眼泪。坐在我旁边的妹妹看了我几眼,并没说话。回家后妹妹问:
“姐,你不开心么?”
“嗯”
“为什么呀”
“因为这可能不是我喜欢的工作”
“那你不好好考就行了呀”
图|_kang_han_(侵删)
03
如果说之前的我还在用我一腔孤勇去对抗走那条看似安稳的道路,那么此时的我也会偶尔生出安稳的道路没什么不好,我不要用我的主观臆想去否定大多数人选择的那条路,那条路或许不错来洗脑自己,我发现我开始动摇。
朋友小沈毕业后在家乡当了初中语文教师,我经常看到她在微博分享丰富多彩的生活碎片,但这些美丽的图片她又会配一句有点丧丧的文案。
曾和她聊天时,她和我讲起现在工作的辛苦,经常需要看晚自习到九、十点钟,班级里大部分琐事也都落到她这个副班身上。本以为这是她毕业后第一个过渡一下的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点消磨了她跳出舒适圈的勇气。
“人的勇气真的是一点点在丧失”她这么和我说。
图|_kang_han_(侵删)
04
如果说找工作这件事困扰着我们这些资质平平的普通人,那么那些名校背景的学生又是如何进行刚毕业时的职业选择。
在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的书中,他分享了他任教多年的观察“资质至上的心态限制了人对教育的理解,使人们把教育的价值用短期的回报率或实用性的狭隘目光来衡量。因此,在众多的顶尖学校里,经济学成了众人皆爱的专业。”
教授在书中说精英教育阻碍个人成长的一大原因就是,人没有被给予犯错空间,所以使得很多人对风险极力回避。所以即使学生们的选择是无限的,但他们中大多数也会选择更多的人走的那条路。
就像耶鲁的一位毕业生在自己的文章《潜在可能性的自我矛盾》中所说“我和我的朋友并非去尝试过上千种职业道路,游遍了世界各地,才决定自己要做什么。事实上,我们都是抱着从众心理,在一条久经测试过的职业道路上,步步谨慎,步步为营……”
虽说我们与名校学生相距甚远,但我还蛮诧异当面对职业,大家做出相同的选择——选择多数人走的那条路。我想这也是各种考公考试越来越热门的原因。
我想很多人会好奇,想知道那我会如何选择,怎么感觉我好像有点不太喜欢一眼望得到的生活。其实,不是的。“不过分美化与排斥没走的路”一直是我的想法。
我知道每一条路上都有它的风景与荆棘,如果可以我更想去尝试更多,在经历中去找到心流的状态,感受马克斯•韦伯所说的calling 。
图|_kang_han_(侵删)
05
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任何社交软件,也不更新文章,因为我害怕将自己的这种不堪暴露在大家面前,极度坦诚的去剖析自己。而且我也知道我现实中的一些同学会想透过我的文字去揣测我的生活。
这一切让我更加蜷缩,大脑好像开启了某种保护机制,让我没当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总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当内心桃花源被觊觎,我的想法大概是摧毁这一切。因为长期以来我就像被包裹在花盆里的土,只有被严严实实的包裹,我才会有安全感。
图|_kang_han_(侵删)
06
这种想法有了些许的改变是前两天看了我最喜欢的作者的读者见面会。她今年27岁,她说她的公众号里记录了她从20岁到27岁成长里的故事,她与读者就像“天各一方,也一起成长共鸣了好久的老朋友。”
如果说写文章剖析讲述自己的生活,是一种社交实验,那么我的迷茫、不堪也是实验的必要条件,或许到我27岁的时候回看自己的文字,勾勒出自己来时的路,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
图|_kang_han_(侵删)朋友
继续向前走,
不要囿于旧人旧事,
我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