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磊/从“矩”所欲方不逾
从“矩”所欲方不逾
文/石岩磊
昨天有网友问我:孔子说他“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中的“从心所欲”跟“不逾矩”是不是矛盾呀?我当时一愣,因为尽管自己经常将这段话挂在嘴边,可还真没有注意到里面的“玄机”,但仔细想想,觉得圣人所言并无相悖之处。
石岩磊/从“矩”所欲方不逾“从心所欲”就是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逾矩”是指不超越规矩,两者似乎有些冲突,但将其放到孔子的整个表述中去理解便没了违和感。他从而立到不惑,及至知天命,再到耳顺,孔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经过了不同的心路历程阶段,也步入了渐进式的思想境界: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
石岩磊/从“矩”所欲方不逾等到七十岁时,所有的规则早已成竹在胸,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犯规,这与庖丁解牛有异曲同工之妙。庖丁因为对牛的骨骼筋络结构烂熟于心,所以能游刃有余,他的刀用了19年,宰过上千头牛,可仍崭新得像刚磨出来的一样,这种境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千锤百炼的结果。同样,孔子是用几乎一生的历练才达到如此至高的意境。
石岩磊/从“矩”所欲方不逾我们不能只羡慕别人的“从心所欲”一面,而对其“不逾矩”的一面视而不见:垂涎总经理的威风,却接受不了忍辱负重的艰辛;艳羡“大款”挥金如土的豪爽,可不愿承受创业打拼时的辛酸;渴望一夜成名的荣耀,但对凌晨吊嗓子练功退避三舍。付出应该是最大的规矩,不懂得它的深意,便无异于守株待兔般的可笑了。
石岩磊/从“矩”所欲方不逾付出既包括挥洒汗水的辛劳,也包含对规定规则的熟稔和笃定遵守,任何不管不顾的蛮干看似洒脱,实则最终会用百倍的悔恨填补受损的心,只有敬畏规矩的人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无论是哪种付出都是在用心呵护内心深处的坚守,可能是对辉煌成就的期许,可能是对甜蜜感情的憧憬,在不违章不出轨的信守中磨砺心智,让恪守理智与遵从信义成为习惯。
石岩磊/从“矩”所欲方不逾我简要地把自己的想法发给这位网友,他过了一会说:“看来,‘不逾矩’既是‘从心所欲’的前提条件,也是它的最终结果呀!”我大惊,赶紧回复道:“有道理,比我总结得精辟!”真的正如他所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切实际的想法仅是瞎想,而整天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人生也便成了匍匐在阴暗角落里的苔藓哪能有天马行空的酣畅,大概可以说成是:从“矩”所欲方不逾吧。
2019.6.9
石岩磊/从“矩”所欲方不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