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之晒场
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是我们村的晒场,那是在一个向阳的地方将地打平然后用一块块大条石镶嵌而成,晒场的周围也全是那种大条石堆一层而做的栏杆。小时候这里就是我们玩耍的天堂,不管是春夏秋冬我们就在这里不停的奔跑,挥洒我们的汗水与精力。
由于整个生产队就这一个晒场,为了保证每家每户都能有一块地方晒东西,生产组把晒场平均分到每一个家庭里去,由于是按人头分的,人多的家庭得到的地方可能就要宽一些,我们家只有三个人,就只分到了三块石板。每年到了快收割庄稼的时候,人们就会拿着小锄头,石灰等来打整晒场。因为经过了大半年的停业,石缝与石缝之间可能会掉进了头一年晒的谷子呀、豆子之类的,经过春天雨水的浇灌可能有一些小芽已经冒出来了,人们需要把那些小芽拔掉并且石灰把那些小缝隙填上以免会掉东西进去。虽然晒场分给每家的地方不多,但相邻的几家人其实是可以商量着用的,今天你晒,明天我晒,这样不光保证晒粮食的面积大一些,也不让人每天都套在晒场上翻呀什么的。但有的人就不会给你讲规矩什么的,她就讲早,她一早就把东西拿到晒场上了,不管是自己的地方或者是别人的地方,就只管晒了。如果碰上的是讲道理的,看到别人把自己的地盘占了,就会说算了,明天我来晒算了,如果碰上的是比较较真的人,这样晒场上就会响起一阵阵的争执声,最后被占地方的人家会要求别人腾出地方还给自己。
每年到了晒粮食的时候,老人和小孩就负责在晒场上翻粮食或者撵麻雀。收割的季节是非常忙碌的,既要趁着仅有的好天气把粮食抢收回家,也要争取在不多的阳光好的时间里把粮食晒干。这样我们所有人的分工都比较明确,大人们就负责在田里或者地里去收割,我们就负责在晒场上晒粮食。为了争取粮食快点儿干,我们就用那个耙一会儿把粮食翻成一个个小田垅似的,一会儿又翻成平原似的,据说这样一层一层的晒要干得快些。我们小孩哪里懂得这些呀,这都是那些老人教我们的,有时看我们人小做不好,就干脆自己拿着耙来帮我们翻了。有时坡上的大人怕我们耍忘记了,就在坡上大声喊着自己家小娃的名字,提醒别忘了翻粮食哟。那时候的麻雀也是特别的多,也是也会趁晒场上没有什么动静的时候就一群一群的飞来偷吃粮食。看到麻雀来了,所有的人都在那里拿着杆子,用里大声的喊着“哄哄”的声音向麻雀赶去,这样它们就又惊慌失措的飞走了,临走之前还不忘狠狠的啄一口。这时候在坡上大人们收割时的号子声与大人们呼喊小孩的声音与赶麻雀的哄哄声就编织成了一首动听的乐曲围绕在晒场上响起。
晒粮食的时候最怕的就是下雷阵雨,那个抢收粮食的时候就跟打仗差不多的。当看到天上有乌云的时候,我们每家晒粮食的人就开始用那个耙使劲的把粮食往中间拢,由于到后面粮食很厚的时候拉不动了,就使劲往中间推,那个时候又急又慌,就怕粮食被水淋湿了会被自己大人们埋怨的。看到天气越来越暗了,坡上的大人们也会挂着汗珠赶回来一起帮忙收粮食,这样拢的拢,扫的扫,装的装速度就会快很多。当自家的粮食成功抢收了以后,看到别人家还在抢收时,人们这时特别的团结,不管以前有什么恩怨,都会主动拿起自己的工具加入到抢收大军之中。有时阵雨来得太快了,还来不及装,大点子雨就来了, 人们就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塑料布,放在那拢成小山的粮食上,四周用石块把布压住,防止风把塑料布吹起。直到这时人们才在旁边的屋檐下躲起雨来,只见每个人都是一脸的污水,一脸的灰,在那里喘着大气休息一下。
每到周末的时候晒场上的小孩就特别的多,男孩子们在这里玩打仗的游戏,女孩们则玩跳绳呀、捡子呀、跳房呀、过家家的游戏。直到天黑了自己的大人喊着自己的名字的时候才肯回家去。
网络图片现在家家户户的房子都修成了一座座小洋房,屋前屋后都是水泥坝子,屋顶也有很宽的坝子,人们几乎都不用到晒场上去晒了。前几年,我回家去晒场上去走一圈的时候,只见没人打理,晒场上都已经长满了野草,有的地方被人把那条石也橇走了,完全看不出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