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散文简书散文推首备选

三旬尚远浓烟散,一如年少迟夏归

2017-07-22  本文已影响11817人  九北鱼
图/网络

长大这个词,连偏旁都没有,看着就孤独。

小孩有小孩的梦想,老人有老人的归宿,我们把天真留给童年,把安稳留给暮年,到了少年,只能靠着一腔孤勇和满目彷徨和这世界周旋。

都曾是那个在阳光下笑得无所畏惧的少年,也终将成为身处人潮汹涌中挑着眉满眼心酸的大人。

就像村上春树写得一样: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不是所有鱼都会活在同一片海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和你同行,很多路,只能自己走。

我的小学生活并不是很顺利,在9岁那年去到一个陌生的工业城市生活,满目是高筑的工厂和烟囱,空气里常年弥漫着硫酸和煤炭焦化的气味。

语言不通,人言不懂,我成了班级里被孤立的学生,那时候我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哭泣,在父母下班回来之前,对着飘雪花的电视机在潮湿的出租屋里哭的撕心裂肺。

我不懂人为什么要选择漂泊,为什么要放下现世安稳选择远走他乡,为什么要接受陌生的事物来让自己难受。

直到我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直到老师把大队长的袖章挂在我的肩膀上我才明白,很多东西之所以发生是为了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就像我学会了融入别人的圈子,成为班级里受人欢迎的学生干部,开始成为运动会和国旗台上唯一的演讲员。

年少总是一枚利器,让你一面锋芒毕露一面被打磨,我们会感谢当年那个无所畏惧的自己,也会安抚如今肩负重担的自己。

图/网络

在电影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里,谢霆锋曾有过这样一段台词:

人一共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当你发现你不是世界的中心时,于是你开始努力,第二次是当你无能为力还会拼命争取时,第三次,是当你发现已经站在世界中心但不想成为世界中心的时候。

什么是年少,是避世更要在世上。

是无能为力也要负隅顽抗。

一位朋友曾经私信和我聊天说:

他十六岁那年,因为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一路下跌,后来无法继续学业,听家人的话选择了当兵,然而到了部队,生活并不比当学生,他从一个愣头青彻底脱胎换骨,经历过生死考验,目睹并参与过枪决犯人,享受过鲜花与掌声和考验后,十八岁的自己又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

后来,在一腔努力下考取了军校,毕业后工作相对顺利,他给自己的人生留了较为满意的答卷。

聊天的最后,他感叹,自己才刚刚三十岁,可感觉一切才刚刚发生,还来不及感悟,已经老了。

或许男生对于这种少年成长的感觉更为深刻,但我们无法否认,每个人从那段黑暗又闪烁着破碎星光的日子里走过来,有多么不易和匆忙。因为曾经不留余力过才会寄予厚望。

很多攥在手里的时光会在无形之中随风消散,很多事情我们来不及多想就会发生,年少衣衫薄,春日明媚也短暂。

图/网易云

每每看到毕业季的话题就会泪目,有人问:你知道什么时候最难熬吗?

有人回答,从学校过度到社会,来不及有一份体面的简历就要涌入求职大潮的时候,看到喜欢的人和异性甜蜜的时候,来不及处理清楚彼此的关系就要对影成三人的时候,或是,一个人面对黑暗恐惧,面对无助绝望时,亲人朋友们并不知道你在经历什么,甚至会挑着眉说几句事不关己或落井下石的讥言。

当你渐渐熬过这些时候,你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这大概就是成长,就是一次次在薄暮和清晨里与年少挥手道别,一路洗净风尘,归来仍是少年模样。

岁月会带来皱纹,白发和肚腩,但一定带不走你我心中那个风马少年。

陈鸿宇在《一如少年模样》里唱:多少薄凉世态可动荡,还有孤独要顽抗,多少遗憾自负存念想,唯有时间不可挡。

当曾经的希望和绝望被无情碾压,当我们不得不学会面对,能做的,就是拍拍衣袖,继续向前。

前几天因为去驾校我坐了很早一班公交车,空荡的车厢里只有我和一个背着包的年轻男子,他衣服的款式很旧,向像是经过多年的水洗,背着的包是用粗布编扎的,一双黑帮白底的家做布鞋,崭新的白边在晨色里闪着莹莹的光,他拨打了一个电话,口音我并不太懂,大意是:钥匙在抽屉里,你要照顾好孩子。

该有多舍不得,才会选择在白昼之前离去,隐去悲伤和离别,我突然懂了九岁那年的自己的迷茫,为什么有的人要选择远走他乡,要负隅顽抗。

就像我刚读大学一天夜晚,蹲在万达广场角落散着行李抱头痛哭的模样,世人皆繁华,唯你藏凄凉,这是年少必经的路。

沈从文说:在春天,去看一个人,愿你在历经过所有的世事沧桑后忍受了所有的孤苦无依后,过了无数个泪往肚里流的夜晚之后,内心仍然充满积极向上的希望,依旧拥有疯狂爱一个人的力量。

成年之间不过十年,成长却在一瞬间,在没有老去之前,该认真的年轻。

当浓烟散尽,你是否还记得仲夏夜里,那个扬言要走遍世界的迟归少年。

人间黄沙漫天烟波浩渺,此去天地混沌前途未卜,归来时,洗去风尘烫一壶老酒,记忆中年少并未远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