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见识》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这是我拆开快递时映入眼帘的一句话,道出了这本《见识》的作用——升级认知。
这本书,是吴军博士,把在“得到”App专栏的重点内容整合而成的一本著作。按照往常的读书习惯,我把序言、目录和后记浏览了一遍,然后翻到书的底面,大概了解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让我想起一句话——只有认识改变了,行动才有可能改变。
001 幸福感的由来
人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幸福呢?《心流》这本书告诉我们,降低精神熵,进入心流状态,大多数情况下会感受到幸福。可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通常在工作的时候,更容易达到幸福的状态。
有人说,幸福就是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的感受,我觉得不完全是。这样说的话,幸福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不对,幸福不是一个终点,幸福是一段旅程。
只有自己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极大的正向影响,才能有幸福的感受。利他,即是利己。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必须投资自己,提升自我技能,扩大影响力。
002 效率的关键
效率的高低不取决于开始了多少工作,而在于完成了多少。
很多人一天忙忙碌碌,看似做了很多事情,但大部分事情能够产生的效益很低,或者产生作用的有效期很短。这样的“忙”,实际是“茫”。
产生80%效益的往往取决于20%的关键重要事件,这是经典的“二八定律”。提高效率,从拒绝伪工作开始。
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做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重要工作,努力完成,舍弃细枝末节的次要任务。
判断任务是否重要,根据目标而定,那么目标如何制定?谷歌的目标管理法(OKR)就是一种自我督促跟踪的好方法。
003 有效沟通
你,会讲话吗?开玩笑,我又不是哑巴,我怎么不会讲话?
对,但是你讲话是否能够达到你的目的呢?这个问题,估计就很难肯定地回答了吧?
很多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会很容易忘掉讲话的根本目的,还常常犯几个毛病:忽略了听众;讲得太多;哗众取宠。
如何才能达到说话的目的呢?通常会说以理服人,其实就是要突出事实的力量。事实比口才,更能说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