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书记在老家看自行车
同事探亲归来,告诉大家一个令人惊叹的消息:堂堂上万人的集团老总竟然在老家给人看自行车。
一个有着留学苏联的背景,管理过数千人公司,技术上绝对是大哥大式的人,竟然会屈尊去做一个不起眼的看守自行车的人?
在常人眼里,他的举动的确有些惊世骇俗,但我却暗自敬佩他的高明。
高人毕竟还是高人。首先他不留恋大城市的花花绿绿,事了淡然归,两袖不染尘,何其潇洒!
其次,少小离家老大回,几十年都忙了公家的事儿,当初离开家的时候,还是一个穷光蛋,在异乡干了几十年工作,工资一直都不高,只是够维持了自己的生活罢了,现在上岁数了,只有几个退休工资也帮不了什么人,还是第一低调做人的好?拿着工资回乡养老,在势利的人眼中很可能会引发妒忌和非分之想。当这些乡里乡亲手伸到你的眼前,你总不至于绝情到一毛不拔吧。施予吧,像古代达官贵族那样的挥金如土,仗义疏财,未必会获得投桃报李的效果,再说也没有那样的财力。君子之交淡如水。而当了看车子的老人,在众人眼里也许会认为自己的日子紧张,要不怎么老了还要出来给人打工,挣着几个小钱?于是便会打消向他伸手的念头。这样耳根清净多好!
第三,回乡定居,自然对故乡的人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乡情,几十年魂牵梦绕的故乡,生他养他的故乡,怎么能不怀有深深的情感呢?他很想关注他的乡亲,但是,登门拜访吧,多年不见难免话不投机。一把年纪了,在别人家里,轻不得重不得。让别人来自己家里,人还没活到那个份,即使自己愿意,儿子儿媳妇未必愿意端茶倒水。如果态度冷淡说不好还要得罪人,何苦来呢?而看守自行车,交际面广,可以避免困局家里的寂寞和孤独。再一个自行车站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信息汇聚的地方,在这里工作可以使自己不至于脱离社会太远。
第四,在自行车站南来的,北往的,唠唠嗑,递一根烟,送一杯茶,在不经意之间融入了人乡民之间,修补了几十年因为他乡工作而变得淡漠的感情。
沐浴在故乡的阳光之下,听着久违的乡音,在和左邻右舍的过从中感受故乡的温情,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真有你的,老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