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大莫过于心死——读《沉默的病人》所想……
一位年仅33岁,颇有前途的女画家,却朝着自己深爱的丈夫脸上,连开五枪;这样的场景,自然会引起读者探究内情的好奇心;可她随后不管是庭审还是入驻精神病院,长达六年多,却一直沉默不语,这就更令人百思不解;经过作者精巧的布局、隐秘的伏笔和缜密的逻辑推理后,当读者面对故事最后的巨大转折时,感到的是合情入理的惊叹,而不是强词夺理的突兀;感到是豁然开朗后的赞赏,而不是匪夷所思的疑虑。
这便是英国作家亚历克斯-麦克利兹的处女作——《沉默的病人》读后给人留下的初始印象和感觉。
该书在2019年刚一面世,即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此后霸占榜单长达392天之久,至今疯狂售出了300多万册。
掩卷反思,该书之所以被那么多人喜欢,我认为,是因为它揭示了“哀大莫过于心死”的道理,心死意味着绝望,而绝望在精神上等同于死亡。
一个绝望的人,已生无可恋、与世无争,选择沉默,也属合情合理。尤其是知道了这沉默与我们所熟悉的婚外情有关的时候,就更容易让人产生兴趣、联想、思考。
书中女主艾丽西亚深爱着她的丈夫——加布里耶尔,但他背叛了她,与别的女性偷情,而那个她,恰好是书中男主“我——西奥”深爱着的妻子——凯西。于是,当西奥发现奸情以后,就会理所应当的进行窥视和报复。一天晚上,当西奥让被绑的他们选择其中一个必死的时候,无耻背叛的丈夫——加布里耶尔却选择让无辜的妻子——艾丽西亚去死,这无异于判了她的死刑,使她彻底绝望;可西奥解开了她的绑绳后一走了之;于是,如她在日记中所说:“我没有杀死加布里耶尔。是他杀死了我。我只是扣动了扳机。”
六年后,身为心理治疗师的西奥为了帮助艾丽西亚恢复正常人的自由,也为了弄清她因何开枪的谜团,以便救赎自己的良心,摆脱自己的负罪感;西奥经过努力,成功地做了艾丽西亚的心理治疗师。
他经过多方探寻和努力后,终于使艾丽西亚放弃沉默,开口说话了。但是,西奥却又怕被牵连,为了自保,他私下又给艾丽西亚注射了药剂,还嫁祸于别人。但最终,他还是被识破并逮捕。
故事表面上看来曲折复杂,实质上隐含了两个问题:婚外情的危害和心理创伤的影响。
书中婚外情的危害是:加布里耶尔死了,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精神崩溃,形同如死;凯西“抑郁寡欢”,她的丈夫——西奥成了罪犯。这婚外情的结局可谓是家破人亡。
现实中婚外情或“小三”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我的同事和我的邻居,都曾出过轨;我也亲眼看到过他们的吵架、咒骂、离婚等表面激烈地反应,至于那些背后的、间接的对孩子、身份、亲朋、名声的影响所造成的危害,虽未见但可知。我在此不想多说。我想说的是心理创伤对人生的影响。
书中的西奥是名心理治疗师,他如果早知道艾丽西亚有过这样的经历:她在十三岁的时候,与母亲同遇车祸,不幸的是母亲死了。他父亲深爱她的母亲。背着她哭喊:“我的爱妻,我的伊娃……为什么不让艾丽西亚为你去死?”她听到了后:“刚才,爸爸杀死了我。”她为此自杀未遂。他就能早一些理解艾丽西亚开枪杀人的过激行为。因为他知道:成年人所有的怪异举止,都会从自己未成年前,尤其是童年时期,追踪到缘起的种子。
所以,当艾丽西亚第二次被她丈夫判了死刑后,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于是,她本该有的自杀变成了杀人。正如作者所言:“语言等同于谋杀。”只不过,他的语言杀死的是她的心灵,而她杀死的是他的身体;一个想自杀而死的人,还会在乎外界的是是非非吗?于是,她选择沉默地活着,如同死了。
这也提醒我们,在对待年少的孩子时,父母的言行一定要慎之又慎。孩子们所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任何不公、委屈、责骂、讥讽、嘲笑、甚至暴打,他们都无力摆脱和反抗,只有忍受。忍受的结果不是消失,更不是无影无踪,而是在存储、堆积中,并潜移默化的对孩子们的一言一行施加着影响,形成他们特有的一些言行习惯,并最终造就他们特有的性格,进而影响到他们整个人生的历程。
尤其像“傻瓜、没出息、笨蛋、去死、该死……”等等,诸如此类带有贬义色彩的恶语标签,更要避免贴在孩子的身上。因为这些贬义色彩的语言,会像蚂蚁一样去悄悄地啃噬孩子的自信心,它们还会内化成孩子身体的一部分,隐匿在某个狭小的角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也在长大,待到他突遇外界洪水般的巨大困境时,那些蛰伏已久像幽灵般的杂碎们,就会被唤醒,起到内奸的作用,协助洪水冲垮人的心理防线,呈现出精神的崩溃,而酿成意想不到的的后果。
书中女主艾丽西亚的一生就类似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