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阅读
怎样才算会读?
告诉孩子:学做读书札记吧!
梁启超说:“读书莫要于笔记……无笔记则不必经心,不经心则虽读犹不读而已。”
胡适也说:“发表是吸收的利器……手到是心到的法门。”古今这些论述,都揭示了读书札记的重要性。
从中学生写作实际来看,写作高手一般都有自己心爱的读书笔记本,经常写读书札记。
2014年江苏省高考理科状元吴呈杰的语文获得141分的高分,他的学习心得是:“同阅读密不可分的是摘抄。我的摘抄是全校闻名的,高中三年积累了近50万字。课余时间我的主要时间都用于阅读,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品味并及时摘录到摘抄本上,在它旁边写好自己一闪而过的灵感火花。将别人的思想、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这样一个内化过程恰恰是语文学习的精髓。”我们在惊叹他的语文成绩时,更要看到他背后所下的功夫。近50万字的读书笔记,让他拥有了傲人的写作资本。
据我的观察,语文学习优秀的同学大多有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不是为应付老师的检查,而是为了自己精神成长和写作提升的需要,是自觉而为,而非被迫所写。
怎样才能做好读书札记呢?
告诉孩子:试试这三种类型!
第一,应和式。
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所面对的作者,大多是阅历、知识、智慧比自己更为丰厚的年长者,“应和”,势必获益良多。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就是缩小阅历、知识的落差,意味着人的超前成长、成熟。
「例」:看到一个大气的人,好比行走于莽莽野草之地,忽然撞见一棵森茂大树,……在微风习习中,聆听了千叶万叶相互的交谈。
——简媜《大气》
白批:我也很欣赏大气之人。大气,但不傲气,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份气度惹人艳羡。简媜对大气之人的阐述很是切中要害,那些人,不争,不是因为不敢争,而是为人留道路;不让,不是不想让,而是坚守着原则。应是如参天大树一般,质朴的魅力,这样才能遮蔽一方水土,逍遥千年万年。
第二,品评式。
品,是品味、品赏;评,是评论、评析。品评,就是对所读文字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品读。较之“应和式”,“品评式”理性、智性成分更多一些。
「例」:文学应当是作家心中最后的堡垒。一个作家很难做个完人,但是他至少对自己的文学要做到真诚。不应当有作文或为文等概念,作品应当是作家淋漓的心血。为了这样的作品作家才活着,为了这样的作品青春被点燃,生命被耗尽。为了追求这样的作品,作家眼中只有一片辉煌的幻彩,而绝不会看到红地毯和金钱;为了保卫这样的自己的作品,哪怕是最弱小的作家也敢挺身而起,一直牺牲到自己心跳的最后一下。
——张承志《又是春天》
白批:掷地有声。我感觉到了一种专属张承志的硬气。谁说文人必是娇弱无能的,中国文人只是大多成了政治附庸,才不免多了圆滑和长袖善舞之感。张承志,是难得的敢于脱离束缚的作家,使文学成为文学,而不是一如千百年来中国所推崇的文为政的附庸,又或者文为名利的附庸。逃离是一种勇气,寻梦更是一种勇气,张承志也许不是伟大的作家,但他至少具备了一个伟大作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对于文学的热情和责任感——为文学,牺牲到最后。
第三,探究式。
探究,指的是对文本隐秘的含义、道理、规律、因果等的揭示,其理性、智性成分进一步加强了。
「例」:创造是“用生命去交换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这样诞生了画家、雕塑家、手工艺人等等,他们工作一生是为了创造自己用不上的财富,没有人在乎自己用得上用不上,生命的意义反倒是寄托在那用不上的财富上。
——周国平《走进一座圣殿》
白批:“创造”与“劳作”的不同在于,创造是创造者主观意愿促使的,而劳作是由劳作者客观环境所支配。这样的不同自然会造成心态的不同,从而使得制造出的物件在本质上就有了优劣之分。我们能使用的东西仅仅能背负起“生存”二字,而不能使用的,往往足以承担“生命”二字。
当然,读书札记的形式还不止以上这些,我们还可以将读书札记写成完整的一篇书评,或者将所读内容化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有写作的意识,
“发现并发展别人未展开的动机”,
这其实是一条写作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