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险,先厘清两笔账
在如今这个人人投资的时代,保险已经成了很多家庭必备的金融产品。别看都是金融产品,买保险和买理财却很不一样,先不说其中潜伏着多少隐秘的投资技巧和专业性,单看时间就有很大区别。理财产品大多是短期的,而保险费一交就是五年十年,一张保单需要长期供养。打个比方,银行理财好比闪婚闪离,而投保险大多需要白头到老。找个称心伴侣生活大半辈子,不考虑好能行?
投保险,先厘清两笔账第一笔账:我们真的需要保险吗?
这个问题应该是买保险前想得最清楚透彻的事。清晰的诉求,可以大致明了自己的风险担忧,其后才有勇气无怨无悔长期供养一张或数张保单。如果没有答案,给你两个参考。
投保险,先厘清两笔账一个远的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胡适。他在1933年4月9日的上海《申报》“人寿保险专刊”第四期上这样推荐人寿保险:“保险的意义,只是今天作明天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现代人。”
一个近的是当代企业家,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他喊出的口号是:“买车、买房、买保险,是现代生活的新三大件”。理由是:“买了养老保险,未来养老就不用愁了,买了医疗保险,未来看病就不愁了。”
此两人的观点你同意吗?当然,如果能保证自己一生都没有风险,包括意外事故、重大疾病、失能失业、经济困境等,那根本不用买保险。
所以,如果没搞清楚自己的风险和真正需求,光糊里糊涂听某某代理人的漂亮说辞,最后买到的保险可能根本覆盖不了自己和家庭的风险。虽然老话也说:天下没有买错的保障,但保险绝对是担不起所谓“聊胜于无”的虚名的。
投保险,先厘清两笔账第二笔账:谁是家中最应该被保障的人?
如果人生有风险,那就需要保险。但谁应该是一个家庭中首先应该被保障的人呢?
一个最简单的标准就是,谁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谁就是保险第一顺序人。现在最普遍的情况是,家里孩子一落地,家长就忙着为宝宝买保险,往往是孩子保险一大箩筐,大人的保险很少或者没有。有人可能会说,钱只有那么多,没有能力给家里所有人买保险,大人好歹有单位保障报销。
但请不要忘记了,保险是对冲风险的金融手段,孩子的保单需要有经济能力的家长来缴费供养。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人一旦不能继续工作,即使单位有保障,当事人的经济收入也必然下降,那么孩子已有的保单供养就可能面临断缴。
坐过飞机的人都看过起飞前的安全教育视频,其中有一段话这样说:一旦发生紧急状况,氧气面罩垂下来后,首先要给自己穿戴好,然后再给身边的老人、小孩穿戴。其实这就是应对风险应有的程序,家庭保障的顺序是这样。而且经济资源越有限,越应该先给家庭中给最重要的人投保,这是一个家庭规避风险最起码的一环。
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家庭经济支柱人的保险额度应以被保险人5至7年80%的收入总和为保障额度,重疾险保额按目前医疗费用,在50万元上下,有条件的话可再多准备一些。
投保险,先厘清两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