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我需要鼓励,更需要真诚的指点

2017-09-07  本文已影响65人  伊兰微微666

1,

鼓励是虚缺资源,自从这句话在学习的圈子里传开了后,我的身边人对别人都是大加鼓励,不论对错好坏,赞美之词从不吝啬。

一篇文章出来了,不管好不好,屏幕上面大拇指一片,小太阳一大排,更有甚者 ,礼炮都会放出来。

一幅画发出来,没看清楚上面画的什么,赶紧一排大拇指竖起来,然后还加上一句:

“完成比完美重要,亲,你真有天赋。”

至于是不是有天赋,鬼知道?反正说别人有天赋是最好的赞誉。

我也曾经淹没在这一片的赞誉声中,甚至沉浸在这样的赞誉声中不能自拔,更是为了赢得更大片赞誉拼劲全力,人都是快飞上天了。

如我这样从小被家人极不认可的女孩子,是极度需要这种赞誉来刷下存在感的。

幸好,我的身边一直有挚友在,对,就是挚友,不是一般的朋友。他们总是在很多时候适当的提醒我,那点做得不是很好,就算知道当时我沉浸在赞誉中,就算知道也许说了我不会很开心。

2,

很长时间,我一直自我感觉语言比较有天赋,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需要练习普通话,因为我没有想过要做播音员或主持人,只是偶尔会讲点东西而已。

更重要的是,我身边的人基本不讲普通话,我是唯一讲普通话的,经常会有人说,你普通话讲得真好,也会有跟我语音聊过天的人说,你的盛宴真好听。

有段时间,我喜欢读诗,每天读一首诗发到朋友圈,居然也有粉丝了。大家都跟我说,你读得真好,读出了诗的感情色彩。

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我的普通话不标准。直到有一天,一个微信朋友跟我说,你的普通话很不标准,你需要练习普通话。

我的普通话很不标准,不标准就算了我也不是播音员,还要加一个很字,如此严重!!!

从来没有人说我说话听不懂呀,电话咨询做培训的朋友,她说普通话标准不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只能是加分项。

电话咨询做演讲培训的,也说不需要讲很标准的普通话,你这样已经可以啦。

可是那位朋友依然跟我讲,你要练习普通话,你的普通话带着很浓厚的乡音,还很热心地把我拉到了一个练习群。

进了一天我就沉默了,因为我一开口,大家就说我读的太不标准了,自然从此不开口了。

不开口不意味着不关注,不开口不意味着不思考。

某一天, 我去听一个老师的讲课。一直喜欢他的文章,一听讲课却懵了,那个蹩脚的普通话真的好难听,我第一次感觉对于一个公众发声的人,普通话的标准是多么的重要。

我想到自己的普通话,想到那位一直提醒我的朋友,想到群里已经讲得那么标准还坚持练习的群友,也开始了练习。

再次找了那位战友,开始跟他早上一起练习,请求他跟我指正我哪个字发音不准,然后一个个字开始练习。

普通话群里也有鼓励,但是更多的是,热心的群友会告诉你,你哪个字发音不准, 于是你知道自己该朝哪方面练习。

练习了一段时间,大家说我有进步多了,我心里很清楚,如果没有那些群友的指正,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练习。

在这个练习中,大家其实没有多少时间去互相鼓励,更多的是相互指正。

那时候我才知道,在学习的道路上,需要鼓励,更需要真诚的指点。

3

可是,指点别人是有风险的,毕竟谁都不喜欢听别人说自己不好。人的天性就喜欢听好话,谁也不例外。

我的那位朋友第一次跟我讲我需要联系普通话的时候,我是很不开心的,甚至很不屑的。

我在群里第一次被一位姐姐指出自己的话里带着很浓的四川口音的时候,心里曾经闪过一丝深深地厌恶,因为我最讨厌被人跟四川人联系在一起了。

这个感觉马上就消失了,很清楚那位姐姐是为了我好。我普通话说得好不好关别人什么事,她是看我练习不知道方向,好心为我指正方向。

这年头,谁不是明哲保身,谁不是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爱管谁的闲事。

我妈妈小时候跟我说,说你好的人不一定是真对你好,说你不好的人你要记得,不管对不对,别人是为了你好。

我一直记得妈妈的话,却是常常迷失在自己的虚荣里面,还好挚友一直在身边。

我自己有时候也是很喜欢给人指点,却也不是次次都被人领情,细思良久,才知道自己的方式不对。

我的身边有两个朋友,专给我泼冷水,一个我特别喜欢,一个我从来不听,为什么?因为他们站得立场不同,说话方式也不同。

去年我换行业的时候,这两位朋友都给了我建议,我接纳了我喜欢的朋友的建议,压根没有理睬另一位朋友的建议。

我喜欢的那位朋友说:“你现在的选择只是看钱,个人觉得你目前不应该这样考虑,如果两份工作,一份你每年赚三十万不开心,一份赚十万很开心,我希望你选择后者。”

另外一位朋友是说:“我也想过转行,可是我一想,多大了,转行的代价多大,转行了重新开始不成,再回来多丢人……”

前面的朋友说了我马上思考,后面的朋友说了我马上挂电话。

给人指点的时候,立场不同,说话方式不同,当然结果也是不同的。

想想我很多时候,指点别人时,似乎也有犯这样的错误,立场不对,方式不对,真诚也会变味。

4

很多时候我也不理会别人的指点,甚至是说很多遍充耳不闻,特别是那些关于人生的指点。

生活里就是有很多这样的人,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每天却忙着指导别人的人生。

“你应该这样……”

“你要是那样就好了……”

然后看看他自己,也就是那样,这样的话现在的我基本不听,因为我觉得这样的指正不够真诚。

我也一再告诫自己,当我想指正别人的观点时,问下自己:

“此刻我是想满足我的虚荣,还是为了别人的进步。”

在全民学习的年代,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鼓励,稀缺的是真诚的指点。

而且在长期的学习中,鼓励这事情我自己都会了,而真诚的指点自己很多时候不会,所以我更需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